根據GBl5763.1-2001《建筑用
安全玻璃 防火玻璃》的規定:
1、建筑用
防火玻璃按結構分為:
復合防火玻璃(FFB)和
單片防火玻璃(DFB)。 復合防火玻璃:是由兩層或兩層以上玻璃復合而成,或由一層玻璃和有機材料復合而成,并滿足相應
耐火等級要求的
特種玻璃。單片防火玻璃:是由單層玻璃構成,并滿足相應的耐火等級要求的特種玻璃。 防火玻璃按結構型式又可分為:防火
夾層玻璃、
薄涂型防火玻璃、單片防火玻璃和
防火夾絲玻璃。其中防火
夾層玻璃按生產工藝特點又可分為
復合型防火玻璃和
灌注型防火玻璃。
2、 防火玻璃的技術要求 建筑用防火玻璃的
耐火性能是將防火玻璃直接鑲嵌在墻洞中或與
框架組合好再鑲嵌在墻洞中制成
構件按GBl2513進行耐火試驗而得的,它包括耐火完整性、
耐火隔熱性、
熱輻射強度的測定。其中,
隔熱性的測定以背火面溫度作為判據。
根據GBl5763.1-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 防火玻璃》的規定,建筑用防火玻璃按其耐火性能分為:A類(同時滿足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熱性要求的防火玻璃),B類(同時滿足耐火完整性、熱
輻射強度要求的防火玻璃),C類(滿足耐火完整性要求的防火玻璃)。這三類防火玻璃按耐火等級可分別分為I級(≥90 min)、Ⅱ級(≥60min)、Ⅲ級(≥45 min)、Ⅳ級(≥30min)。耐火完整性--指試件背火面出現火焰,并持續燃燒10s或10s以上;在試驗過程中,當試件有火焰或氣體從孔洞和其它縫隙處出現時,進行棉墊著火性試驗,棉墊被點燃,則表明試件失去完整性(如果試件在試驗過程中垮塌,同樣表明試件失去完整性)。
耐火隔熱性--指試件背火面測溫點單點溫升180℃,平均溫升140℃。 熱輻射強度--指距試件背火面3 m處,臨界輻射熱照度達到0.42W/cm2,及距試件背火面在等于其較小尺寸(長度或寬度)1.2倍的距離內,臨界輻射熱照度達到3.35 W/cm2。
3 、 防火玻璃的構成和工作原理
復合型防火玻璃(或稱防火夾層玻璃)是將兩片或兩片以上的單層
平板玻璃用膨脹
阻燃膠結劑粘結復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其中灌注型防火玻璃是在兩片或兩片以上的單層
平板玻璃的四周先用邊框條
密封好,然后由灌注口灌人防火液,經膠結、封口而制成;在室溫下和火災發生初期,復合防火玻璃和
普通平板玻璃一樣具有
透光性能和裝飾性能;發生火災后,隨著火勢的蔓延擴大,火災溫度升高,復合防火玻璃防火夾層受
熱膨脹發泡,形成很厚的防火隔熱層,起到防火隔熱和防火分隔作用〔2〕。但復合防火玻璃一般有微小的
氣泡及不耐寒、透光性差等問題,影響其使用的效果〔3〕。
薄涂型防火玻璃是在單層或多層平板玻璃
基材表面噴涂防火透明液,
干燥固化后即制成防火玻璃。薄涂型防火玻璃遇火時,防火
保護層受熱膨脹,形成致密的防火保護層,保護基板玻璃,阻止火災蔓延擴大。
防火
夾絲玻璃按結構分為夾絲玻璃和防火夾絲夾層玻璃。夾絲玻璃是用
壓延法生產的一種安全玻璃。當玻璃液通過壓延輥之間成型時,將經過
預熱的
金屬絲或金屬網壓于
玻璃板中,即制成夾絲玻璃。防火夾絲夾層玻璃是在復合防火玻璃生產過程中將金屬網置于夾層中制成的。夾絲玻璃受到外力或在火災中
破裂時,玻璃碎片仍可
固定在金屬絲或網上而不
脫落,可防止火焰穿透,起到阻止火災蔓延的作用。夾絲玻璃最大的缺點是隔熱性能很差,發生火災十幾分鐘背火面溫度高達400~500℃。防火夾絲夾層玻璃同時具有夾絲玻璃和防火夾層玻璃的優點,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前景。但是,我國生產的夾絲玻璃不透明,起不到玻璃的透光和裝飾作用,影響了它的推廣應用。
單片防火玻璃是采用物理與化學方法對普通玻璃進行處理,使其表面
改性,改善玻璃的抗
熱應力性能,從而保證在火焰沖擊下或高溫下不破裂,達到阻止火焰穿透防火玻璃及傳播火災的目的。由于單片防火玻璃的重量輕,
透明度和裝飾性與普通玻璃一樣,因而在越來越多的建筑中得到應用。但單片防火玻璃不能阻擋火焰的熱輻射,只能通過
C類防火玻璃的檢測,當其用做防火分隔時須考慮這一點。單片型防火玻璃的
表面處理方法
4.1 防火玻璃的
表面應力 貝爾比層和殘余
應力;固體材料加工后,在幾微米至十幾微米的表層中可能發生組織結構的劇烈變化。如在金屬
研磨時,由于表面不平整,接觸處實際上是點,其溫度可以遠高于表面的平均溫度。由于作用時間短,摩擦后該區域溫度迅速
冷卻下來,原子來不及回到平衡位置,造成一定程度的晶格畸變。這種畸變隨深度而變化,在最外層約5~10nm可形成一種非晶態,其成分為金屬及其
氧化物,即為貝爾比層。貝爾比層可提高材料的表面強度。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