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美國哨兵在冬天值勤時發現,哨所
窗戶
玻璃所凝結的霧氣或霜阻擋了他們對周圍情況的監視,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值勤。于是有人就考慮將兩片玻璃間隔一定的距離后將其四周
密封制成了
中空玻璃,解決了哨所窗戶玻璃結霜或結霧的問題,并使得哨所的保暖和
隔音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就是最初的
中空玻璃。隨后,中空玻璃逐漸民用化,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中空玻璃開始大規模應用,尤其到了七十年代,世界發生能源危機,西方各工業發達國家強烈意識到節省能源的重要性,于是在社會各領域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節能運動。當然,作為為類最主要活動場所建筑物的節能是節能最主要的環節。此間,中空玻璃作為一種優越建筑物節能材料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到了八十年代,世界中空玻璃的年產量已達1億平方米,使用主要集中在德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為了加快中空玻璃的推廣和使用,各國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德國政府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就立法,不使用中空玻璃,新樓房就不批準建設。到了九十年代,德國又實施了更加嚴格的新條例,從1995年1月起,現有樓房外窗
熱導率若達KF18W的話,必須使用
鍍膜中空玻璃。不僅如此,1997年歐盟開始在全歐洲實施新的節能條例,也是以1995年德國的條例為依據的。當前美國、加拿大等國的中空玻璃使用量也在80%以上,亞洲的韓國、日本等國中空玻璃的使用量也相當大
相比之下,我國和發達國家在中空玻璃的推廣和使用方面相去甚遠,中空玻璃在我國的推廣應用僅有20多年的歷史。目前,我國中空玻璃的普及率還不到1%。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經濟的快速增長,近幾年來,中空玻璃的使用和普及很快。隨著我國節能工作力度的加大和相關節能、環保政策的出臺,我國中空玻璃的推廣和使用速度將進一步加快。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