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建設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我國首個水泥行業節能
設計標準《水泥工廠節能設計規范》(以下簡稱《規范》)。
《規范》對水泥工廠的
建筑節能、工藝節能、電力系統節能、礦山工程節能、輔助設施節能等方面的設計都作了詳細規定,其中不少條款是國家強制性條款。
據悉,《規范》將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規范》到底能夠降低多少能耗?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曾學敏說,如果全面實施規范的設計要求,以4000噸級標準設計為例,與“十五”期間建設的水泥廠相比,可實現節能15%以上。
據統計,水泥能耗每下降1%,就可年節約標煤106萬噸。由此可見,節能15%將給中國水泥工業帶來多么大的影響。
《規范》之所以被稱為“節能設計規范”,是因為其涵蓋了水泥工廠從廠房到
生產線再到生產工藝所有可能耗能的領域。“全面而細致,是《規范》的特色之一,也是確保能耗降低的關鍵所在。”
比如,為了保障水泥工廠節能指標的實現,《規范》經過反復調研驗證,列出了生產過程從石灰石開采到水泥包裝的分步電耗,每個步驟都有具體的能耗要求。“這比過去籠統地要求每噸水泥少用多少度電更有可操作性。這種細節在《規范》中還有很多。”曹學敏如是說。
筆者發現,在“廠房節能”部分,《規范》除將A類建筑屋頂與外墻的
傳熱系數限值在原基礎上提高5%之外,另外還對“建筑外窗”這些細節之處提出了節能要求:在嚴寒地區,C類工廠外墻必須使用
塑鋼單框雙層
玻璃;D類工廠則必須使用塑鋼
中空玻璃。
再比如,《規范》要求水泥工廠應改進密封裝置和
隔熱保溫設計,系統表面熱損失要小于9%;鼓勵使用工業廢棄物作為替代燃料。
《規范》還首次強調了“能源計量”,要求能源計量應滿足生產線各子系統單獨考核計量的要求,且“計量應具備自動記錄和集中、統計功能”、“原料配料秤、入窯生料喂料秤及喂煤秤的計量精度偏差應不大于±1%”。
筆者從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獲悉,近幾年來,特別是2007年1月1日《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國家標準正式實施以來,大中型水泥企業已基本建立了獨立的能源計量體系,但也有一些小型水泥廠還沒有按國家標準配備計量器具。
在采訪過程中,筆者還發現了一個過去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水泥是配制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目前,我國在建筑上多使用低標號混凝土,這就使得我國生產的水泥中有80%是32.5及以下標號水泥。中國水泥協會有關人士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修訂建筑工程規范和標準,全面提高我國建筑用混凝土、水泥制品和構件的性能和質量,從而減少低標號水泥的使用量,降低能耗。
另外,筆者從國家標準委獲悉,近期,其將組織制定包括水泥在內的22項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