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5.12發生了7.8級地震,成都震感強烈。成都人民在此次地震中經濟、房屋、健康等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心理和價值觀方面。地震會對房地產市場形成哪些影響呢?
一、需求
1、近期內,本地客戶、其他一線城市客戶的需求將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投資性需求可能退市。
近期內(3個月),地震后大部分市民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抗災、保護好自身人生財產安全,不會急著買房;另外,其他省市原打算到成都購房的客群多數會停止原計劃。二手房市場需求將受到更大影響,特別是建成年份較長的老舊多層房屋。
2、短期內,將加快省內二級城市客戶到成都購房的計劃。
地震后,省內二三線城市市民第一個想法就是去一個安全位置,讓生命不在受到嚴重的威脅,其中有購買能力的市民就會加快移居到其他城市的想法。其中成都經受住這次地震考驗后,將大大增加對省內二三線城市居民的吸引力。
3、住房消費觀念將發生改變——喜新厭舊、喜低厭高,高層產品價格體系也可能會隨之發生變化
目前的舊房或正在興建中的商品房,由于
結構設計仍是依據舊法規之要求,且購屋者本身并無專業能力鑒定其施工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故在購屋選擇上會較為保留。在考慮新的建筑物應會加強結構設計與施工質量,且本身能全程參與監工工作,較無安全之疑慮下,購屋者的選擇標可能會由成屋轉向預售屋,也就是有所謂的喜新厭舊的效果。另外,地震時高樓產品的震感
強度要大于低樓,倒塌時高樓的損害規模也要嚴重于低樓,在這里情況下,消費者的偏好將發生變化,對低樓產品越來越喜好。
4、地產企業品牌需求將發生改變——除了過去開發商品牌外,人們將再次關注建筑商品牌和物管品牌
地震后,知名開發商和物管公司開發管理的物業都組織了抗災小組對業主的房屋及家庭安全進行了檢查,并在震中提高了對業主的關懷,這些舉動贏得了市民的尊敬。另外,與房屋質量直接相關的建筑施工單位也受到關注,很多市民對知名建筑商建設的房屋更有信心。因此,地震過后,人們除了關心房屋開發商品牌外,今后必將加大對物管、建筑等相關單位的品牌關注度。
5、建筑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這些年,人們買房對房屋質量基本不再關心,原因是1998年鬧出“豆腐渣”工程后,政府加強了監管、開發商和建筑商也都能保證基本質量。但此次地震發生后,人們將重新審視自己在住和將要購買的房屋質量問題,同時會提高對住房質量的要求,特別是在
抗震方面。這次地震中就有很多成都市民對自己家中住房的建筑質量產生了懷疑,因此震后多天都不敢回家住,一有風吹草動又提心吊膽。一市民說,自己剛剛購買品牌開發商的住房才入住就被地震給震出多處
裂縫。認為此樓抗震級度不夠高,希望開發商給個說法。并希望以后修建的房屋質量抗震級度高,能讓人安心的住宅室內。
6、自住需求的觀望與轉變——租屋需求可能會的增加
震災后購買用于自住型購屋者因對現有成屋質量無信心,造成買盤觀望,即使真正有心購屋自住者亦需花費較長的時間搜尋,暫時租房等有理想的房屋質量時才做打算,以獲得較高的質量保障與優惠價差。另外,購房房屋一旦被毀,損失慘重,會加強部分人“買房不如租房”的觀念。
7、板塊需求結構將發生改變
汶川地震發生后,成都市區周邊的彭州、都江堰、青城山等區域發生了嚴重的破壞性損壞。因此,這些區域房地產市場需求量產生了較大影響,特別是都江堰——青城山版塊。整個城西由于更靠近震區,人們在買房時可能也會重新審視。當然,這部分轉移的需求就會傾向受地震威脅較小的區域城南、城東版塊。
8、本地富裕人群或投資人群需求可能外流或更加追求高抗震性能的低
密度建筑。
二、消費者心里的影響
1、更加重視安全與質量
以往房地產市場信息相當缺乏,且買賣雙方信息極不對稱,造成市場缺乏區分建筑物質量優劣的機制,價格往往成為購屋者決定購買與否的關鍵,隱藏于建筑物內部的質量風險未能成為重要的房屋屬性,此次地震災后,消費者將會更重視質量,不再以價格高低做為購買與否之主要考慮,此對于促進產業之長期經營具有正面的幫助。
2、更加注意逃生設施和逃生便捷性
過去都說中國人不大注意緊急逃生通道、逃生方法,通過這次大災之后,人們在購房時將會更加注重逃生設施,如安全避難室;而逃生通道的便捷性也會更加關注,比如樓梯的寬度、質量、
采光;另外,室外擁有有開闊地帶樓盤可能更受歡迎。
三、開發商
1、外地開發商進入成都的步伐可能會放緩
地震之后短期的蕭條和對前景的疑慮可能會打消部分開發商進入成都,特別是進入川北二三線城市搞開發的步伐,除了義務或必須參與災后重建的企業。不過,這對區域內的開發企業反而是一種機遇。
2、近期開發商營銷計劃和促銷活動會發生改變。
震后市場看房、購房者很少,開發商原來的營銷計劃和促銷活動全部打亂,直接的降價促銷和各類推薦會、開盤儀式等都暫停了,都以抗震救災作為主題,要不就停止觀望。原計劃近期開盤的項目也都不得不推遲,這可能會加劇第三、四季度的集中供給,又造成短期供給和競爭壓力。
3、開發商的成本壓力將進一步增加
地震后,購房者對建筑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政府也可能會增加
抗震設計要求,再加上地震后
鋼材、水泥等主要
建材漲價。都會增加開發商的成本。
4、開發商資金回籠放緩,部分開發商將再次面臨資金鏈危機
地震后,全市商品房已經停止修建,檢查相關安全事項;同時,購房者也無心買房,最近銷售中心的來電來訪量明顯下滑,很多項目的成交量為零套,連個別品牌地產項目的成交量也為零套。如此現象持續3個月以上是可能的,這對部分開發商的資金壓力無疑是雪上加霜。
5、開發商項目工程進度將放緩,在建樓盤可能會延期交房。
四、政府政策
1、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實際操作或顯現“溫和傾向”,特別是針對災區會實施差異化經濟政策
2、政府可能會增加對成都等震區建筑抗震要求,并出臺相關
設計標準
3、近期政府將會加大對建成房屋和在建工程質量檢查,一些房企可能因此陷入“質量
門”危機。
4、四川和成都市政府或許會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市場走出陰影。
總之,汶川地震發生后,對四川和成都房地產市場的影響較大,房地產市場地短期難以恢復災前水平。但也蘊藏著一些機會,特別是對于在企業品牌、產品質量和公共危機控制上有優勢的企業,將是一個借勢突破的好機會。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