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來建強)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高建國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房屋
抗震設防標準、房屋選址、房屋建筑設計與施工質量以及房屋裝修,是決定房屋
抗震性能的四大關鍵因素。
高建國說,房屋的抗震性能最大程度上取決于房屋的抗震設防標準,抗震設防標準越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就越強。目前,已有數百位專家在研究討論新的房屋抗震設防標準,以期修改沿用多年的房
屋建造抗震標準,增強新建房屋的抗震能力。北京地區近日已率先將農房抗震要求提高到了能抵御8級地震的高標準。據測算,抗震設防標準每提高一級,建筑成本將隨之提高8%-10%。
高建國說,房屋的選址是房屋抗震性能的外部主要條件,初步總結四川地震的經驗和教訓可以發現,遭遇同等
強度地震的不同位置的房屋,其抗震性能有所不同。位于地質斷層附近的房屋比其他房屋更易被震塌。我國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發生過破壞性地震的城市占全國城市總數的10%以上。因此,各地今后在房屋建筑設計與施工之前,必須充分重視房屋的選址應遠離地質斷層,防患于未然。
高建國說,房屋建筑設計與施工質量、房屋裝修是決定房屋抗震性能中受人為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在房屋建筑設計中,一般而言,
剪力墻結構的抗震性能優于
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優于磚混結構。在施工質量中,建筑物必須嚴格根據
抗震設計規范施工。
居住者在房屋裝修時不得隨意更改房屋結構,尤其是不可隨意更改房屋承重墻等一些關鍵部位,更改結構時應得到專業人士的指導或相關許可,任何擅自改動都有可能降低房屋抗震性能,造成致命隱患。
近年來,
高層建筑不斷涌現。房屋的抗震性能與樓層數沒有直接的必然聯系,購房者在挑選抗震性能更好的樓盤時,應多了解樓盤的房屋結構、梁、
樓板等信息,驗房時尤其要關注質量細節。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