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在放緩,鋁業的黎明未見曙光。4月,中銀國際分析師樂宇坤對中國鋁業(601600.SH)開出了全年凈利123.52億的預測單,6月底中國鋁業發出盈利警告:2008年上半年的盈利將較去年同期下跌多于50%,上半年純利將少于32億元,只有上述預測的25%。7月份,
有色金屬增值稅增長3.0%,增速大幅回落16.6個百分點。其中,市值量最大的中國鋁業并沒有逃脫周期性行業的升降魔咒。
“上游電力、煤炭、鋁土礦等價格上漲直接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下游需求持續走弱造成了
鋁制品價格普遍下降”,安信證券分析師衡昆這樣描述中國鋁業的近況,產業鏈上下游的一升一降,將這個對資源依賴強烈的推到了一個極為不利的位置。
電價上浮1%=盈利下滑1.9%
國內最大的鋁制品加工生產商中國鋁業,其產品構成主要分為
氧化鋁和
電解鋁兩個板塊,其中電解
鋁板塊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的69.89%,所占比例最大,同樣在遭遇成本風波時,哪怕是生產用電每度提高了幾分錢,所引起的壓力也是最大的。
“對于電解鋁的生產來講,成本壓力主要來自于電力供應成本的增加”,西南證券分析師蘭可告訴記者,“此種情況下,自備電廠的電解
鋁企業優勢較大。”據了解,中國鋁業子公司中僅有蘭州、貴州、河南的三個分公司有自備發電廠,電力來源主要還是以購電為主。由于優惠電價政策取消,7月1日,我國銷售電價每千瓦時(一度電)上浮2.5分錢(平均上調4.7%)。由于中國鋁業旗下各制鋁企業分布區域電價調整幅度較低,因此,生產平均電價僅上升了1.84分/度(平均上調3.5%),相應的,其電解鋁的成本上漲6.36%。
由于電解鋁成本的上升,公司相應的盈利率有所下降。中銀國際樂宇坤分析師對中國鋁業的未來盈利率做出了詳細分析,預計生產每噸鋁需要1.45萬千瓦時電力,電力成本約占中國鋁業經營成本的35%。分析得出,電價每上浮1%,中國鋁業的2009年盈利將下滑1.9%。僅電力成本上升將導致中國鋁業的 2008-2010年盈利下滑4.7%-7.6%,對中國鋁業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盈利預測分別下調15.6%、17.2%和 15.3%。而目前,市場對價格管制改革的呼聲高漲,電力價格調整勢在必行。
氧化鋁價格接近成本線
原料成本不斷走高給中國鋁業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除了電力成本,鋁土礦和煤炭成本提高也為公司的盈利帶來一定壓力。中國鋁業6月召開的分析師交流會上指出,今年1-4月,中國鋁業共生產氧化鋁345萬噸,平均銷售價格為3364元/噸,由于鋁土、煤炭和石油焦等氧化鋁主要制造原料價格上漲,其制造成本同比上漲23.29%。
原料上漲趨勢仍在持續,截至6月23日,進口鋁土礦價格上漲40%至80美元/噸,國內鋁土礦價格上漲25%至400元/噸。據了解,中國鋁業所需煤炭主要來自現貨市場采購,鋁土礦35%來自自己礦山,30%來自聯營礦山,其余均來自于外購。
國內氧化鋁廠的毛利率經進一步擠壓,其中使用進口現貨鋁土礦作為原料的氧化鋁廠的毛利率下降最為明顯,氧化鋁的價格也逐漸接近成本線。長江證券分析師葛軍預測,在未來的幾年中,上游原料價格仍將維持高位,甚至有可能再創新高,因此中國鋁業未來2年成本壓力依然較大。
需求和政策兩面夾擊
7月,20家電解鋁企業達成停產協議,但在同一個月,國內原鋁產量仍然保持了較高的水平,國泰君安報告認為,原鋁供應關系持續向寬松方向發展。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也持相似論點,國內電解鋁市場繼續呈現供應過剩的局面,使得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升難以向價格傳導,中國由電解鋁凈出口國轉為凈進口國的時間將推遲。同時預測,電解鋁需求增長率將由2007年39%下降到2008年的18%。據統計,2008年1-4月,中國電解鋁的表觀消費量為411 萬噸,同比增長11%,增速明顯放緩。
安信證券衡昆分析師告訴記者,經濟增速放緩直接導致了電解鋁需求量的放緩,對其供求影響較大的主要有房產、汽車、電力和鋁制品增速出口下降等幾個方面。
建筑方面,由于政策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較多,2008年新開工率和在建面積增長都已開始呈下滑趨勢,并且該趨勢在未來仍會持續。
國內乘用車產量增速放緩,2008年1-4月產量增速19%,比2007年同期增速低了4個百分點。另外,今年乘用車主要增長車型從較高級車轉為較低級車,而低級乘用車耗鋁量遠低于高級乘用車,汽車板塊的結構性變化導致對鋁的需求下降。國金報告分析指出,以德國汽車分類標準,2008年1-4月B級以上車型(D級為最高級車型)的產量增速為15%,而07年全年的增速為28%,下降幅度非常明顯。
另外,鋁制品的進口增速放緩非常明顯,2008年1-4月鋁制品凈出口同比僅增長23%,4月甚至出現同比下降,而07年全年的凈出口量增速為83%。
8月20日,國家開始對
鋁合金加征15%的出口關稅,新政策將減少國內的電解鋁消費,對電解鋁價格構成一定壓力,當日國內鋁市大跌,最低下挫至17600元/噸。高庫存、供應過剩加劇以及需求持續疲弱的特征令鋁市積弱難返,市場人士對鋁后市多抱消極態度。
并購財務風險暫時不大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是,中國鋁業四處跑馬圈地,會不會帶來財務風險。
今年以來,中國鋁業的并購量處于收縮態勢,據預測大約在70個億左右,對于凈資產達到600個億,負債率不到40%的中國鋁業來講,并購帶來的財務風險并不是很大。
8月24日,
澳大利亞監管部門批準了中國鋁業公司要求將所持有的力拓股份增加到11%的申請。安信證券衡昆分析師給出分析,“增持力拓股份主要為母公司行為,更多的出于戰略角度考慮,對中國鋁業本身的業績影響有限。”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