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熱隔音材料工業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人們的吃、住、行到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宇航、原子能技術的發展都要采取絕熱隔音材料。人們要達到小康生活水平,實現小康型城鄉住宅離不開絕熱隔音材料及制品。
自1973年爆發世界能源危機以來,節能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外把節能稱為“第五常規能源”,同石油、煤、天然氣和電力并列為五大常規能源,對節約能源采取了許多措施,其中之一是共同的,即發展和應用絕熱材料。在我國能源消耗中,建筑能約占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1/4。各國建筑能往往是以使用過程的能耗,特別是其中的采暖和空調能耗為主。因此建筑節能的重點放在采暖和降溫能耗上來。最有效最經濟的節能措施之一,就是加強建筑保溫隔熱,即絕熱。
絕熱材料深加工的部分品種可作裝飾裝修材料,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收入增長的條件下,對家庭居室、社會娛樂場所、賓館飯店都要進行裝飾裝修。絕熱材料作為高檔建筑用的不燃性裝飾裝修材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目前絕熱材料已在冶金、電力、化工、石油天然氣、石化、建材、輕工、船舶、軍工、航天、交通、機械、倉儲等行業得到廣泛地應用,在節能建筑領域逐步開始應用。
回顧20世紀:從無到有初具規模
20世紀是我國絕熱材料工業迅猛發展的時期,新中國成立時,人們用草繩、稻殼、爐渣、石棉制品等進行簡單的工程保溫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開始用硅薄土制品、膨脹蛭石、膨脹珍珠巖、礦渣棉、玻璃棉進行工程保溫。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絕熱材料工業的發展十分迅猛,為促進絕熱材料工業的技術進步,國家先后從瑞典、意大利、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波蘭、德國、法國、韓國、奧地利、比利時、希臘、英國等國家引進了巖棉砂查棉、玻璃棉、硅酸鉛纖維、硅酸鈣、泡沫塑料、膨脹珍珠巖、膨脹蛭石、礦棉裝飾吸聲板、鋼絲網架夾芯板、彩鋼夾芯板等各種生產線近80條。預計2000年底,全國從事生產、科研、設計、施工、流動領域的單位近4000余個,從業員工近60萬人,銷售收入40億元,實現利稅5 億元,完成各種絕熱材料產品產量95萬噸,位居世界第二。完成鋼絲網架夾芯板800萬平方米,金屬面夾芯板2000萬-2500萬平方米,礦棉裝飾吸聲板2500萬平方米。
絕熱材料產品品種可以講國外有的我國基本上都有了,品種齊全達30類,幾千個規格尺寸,即石棉保溫制品、硅薄土制品、軟木制品、膨脹蛭石制品、膨脹珍珠巖制品、巖棉礦渣棉制品、玻璃棉制品、硅酸鋁纖維制品、硅酸鈣制品、泡沫玻璃、泡沫石棉、泡沫硅酸鋁、泡沫巖礦棉、泡沫石膏、泡沫混凝土、泡沫橡膠、泡沫橡塑制品、泡沫塑料、泡沫粉煤灰制品、粉煤灰微珠制品、硅酸復合絕熱涂料及制品、各類裝飾吸聲板、金屬絕熱制品、各種復合制品、蜂窩絕熱制品、直埋式保溫管殼、硅酸鋁紡織品、各種噴涂制品、各種夾芯板等。適用溫度范圍在-180℃-1350℃。已基本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絕熱材料行業和絕熱材料技術體系,已發展成為一個為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的重要行業。絕熱材料產品及技術裝備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也逐步走向國際市場。
制訂標準,規范生產與應用,使行業逐步走向良性循環。預計2000年未,國內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共計60項,其中絕熱材料應用工程標準10項,絕熱材料產品標準21項,導熱系數及熱阻的測試方法標準6項,燃燒性能測試方法標準6項,其它性性能測試方法標準17項。這些標準的制訂對應用絕熱材料與生產絕熱材料都做到有法可依,使絕熱材料在設備和管道的絕熱工程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國家為了推動建筑節能,1986年頒布JGJ26-86《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采暖居住部分)》,要求節能30%,只有北京、天津、哈爾濱等少數城市執行較好,各省會城市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試點,但建成的節能建筑所占比重很小,所以我國的建筑能耗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為加快建筑節能實施步伐,建設部又頒布了新的要求節能50%的采暖住宅節能設計標準 JCJ26-95,從1996年7月1日起施行。去年建設部又出臺了《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建筑節能標準,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的相繼頒布為絕熱材料在建筑上的應用創造了良好條件。各項標準的頒布實施對我國絕熱材料產品的質量控制與評定,絕熱工程設計、施工的指導和質量評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數和依據。
20世紀70年代前,我國各種絕熱材料產業的技術裝備是很落后的,基本上是手工式生產。為了發展我國新型建筑絕熱材料,適應建筑節能的需要,70年代末北新建材集團從瑞典引進第一條年產1.6萬噸巖棉生產線,從此開始了我國絕熱材料產業技術進步的全新時代,隨后對各種產品引進的生產線又相繼進行了消化吸收。
雖然絕熱材料工業經過50年的艱苦奮斗得到迅猛發展,技術裝備水平提高了,品種齊全,但也存在全行業整體素質較低,重復建設,產品質量不穩定、企業規模小,加入WTO后將遇到嚴峻的挑戰。
展望21世紀:肩負新時代的重任
21世紀,能源短缺仍然制約著可持續發展,為完成“十五”規劃和2015年遠景規劃,除積極開發能源外,更主要是要節約能源。在各種建筑物、各類設備和管道采用絕熱材料進行保溫保冷,是最值觀的節能,節能效果也是最為顯著的。
21世紀我國絕熱材料的產量將居世界第一,工藝技術裝備自動化水平將躋身世界行水平,品種更加齊全,將進一步拓展國內、國際市場。開發符合環保(綠色)標準的復合制品為主的新型絕熱材料,開發保溫防水一體化的產品,利用納米技術開發新型絕熱材料,將是今后行業發展的方向。絕熱材料的應用將是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生產的絕熱材料各持半壁江山,復合材料的制品將是市場挑戰者。
絕熱材料生產是需要大力發展的一門新興的綜合利用的節能材料工業,國家在政策和稅收上應給予支持。國家應對節能產品進行階段性的減免稅收,以利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國家科技部應撥專項資金進行節能產品的基礎科學研究。
為實現21世紀絕熱材料工業新構想,應加快對引進技術與裝備的消化翻版工作,建議政府應撥專項資金進行消化吸收翻版。具體項目要進行專題調研,以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加強基礎科學的立項研究,如研制各種絕熱材料產品的配方、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等。在目前市場經濟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國家科技部應撥專項資金、專題立項進行研究,也可采取企業公司、國家共同開發研制。
加快行業和的技術創新進程,國家應加大對節能產品的投資,節能產品的生產雖然本身經濟效益較低,但社會效益大。所以,要按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的原則,安排好技術創新投入。
絕熱材料是資源綜合利用的節能材料,是利國利民的新型材料,國家開發銀行在安排基建開發貸款方面應約予優先考慮。以絕熱材料為芯材的輕質復合板是新型輕質建筑材料,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應優先安排。
國家應支持并鼓勵引進外資,發展合資與獨資企業。雖然絕熱材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能耗高、勞動強度大等原因,發達國家愿意尋找勞動力便宜、原燃材料便宜的地區或國家進行生產,然后再去銷售。利用這個機遇提倡企業走股份制的發展方針。在項目的審批中,各級政府、銀行應給予考慮。對外商開辦獨資企業應給予支持。
加強絕熱材料產品的應用推廣,尤其是在建筑方面的應用。充分利用國家強制推行建筑節能的有利時機,使絕熱材料工業全方位得到發展,絕熱材料產業也要以優質的產品滿足建筑節能工程的需求,共同把建筑節能工作搞好。

自1973年爆發世界能源危機以來,節能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外把節能稱為“第五常規能源”,同石油、煤、天然氣和電力并列為五大常規能源,對節約能源采取了許多措施,其中之一是共同的,即發展和應用絕熱材料。在我國能源消耗中,建筑能約占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1/4。各國建筑能往往是以使用過程的能耗,特別是其中的采暖和空調能耗為主。因此建筑節能的重點放在采暖和降溫能耗上來。最有效最經濟的節能措施之一,就是加強建筑保溫隔熱,即絕熱。
絕熱材料深加工的部分品種可作裝飾裝修材料,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收入增長的條件下,對家庭居室、社會娛樂場所、賓館飯店都要進行裝飾裝修。絕熱材料作為高檔建筑用的不燃性裝飾裝修材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目前絕熱材料已在冶金、電力、化工、石油天然氣、石化、建材、輕工、船舶、軍工、航天、交通、機械、倉儲等行業得到廣泛地應用,在節能建筑領域逐步開始應用。
回顧20世紀:從無到有初具規模
20世紀是我國絕熱材料工業迅猛發展的時期,新中國成立時,人們用草繩、稻殼、爐渣、石棉制品等進行簡單的工程保溫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開始用硅薄土制品、膨脹蛭石、膨脹珍珠巖、礦渣棉、玻璃棉進行工程保溫。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絕熱材料工業的發展十分迅猛,為促進絕熱材料工業的技術進步,國家先后從瑞典、意大利、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波蘭、德國、法國、韓國、奧地利、比利時、希臘、英國等國家引進了巖棉砂查棉、玻璃棉、硅酸鉛纖維、硅酸鈣、泡沫塑料、膨脹珍珠巖、膨脹蛭石、礦棉裝飾吸聲板、鋼絲網架夾芯板、彩鋼夾芯板等各種生產線近80條。預計2000年底,全國從事生產、科研、設計、施工、流動領域的單位近4000余個,從業員工近60萬人,銷售收入40億元,實現利稅5 億元,完成各種絕熱材料產品產量95萬噸,位居世界第二。完成鋼絲網架夾芯板800萬平方米,金屬面夾芯板2000萬-2500萬平方米,礦棉裝飾吸聲板2500萬平方米。
絕熱材料產品品種可以講國外有的我國基本上都有了,品種齊全達30類,幾千個規格尺寸,即石棉保溫制品、硅薄土制品、軟木制品、膨脹蛭石制品、膨脹珍珠巖制品、巖棉礦渣棉制品、玻璃棉制品、硅酸鋁纖維制品、硅酸鈣制品、泡沫玻璃、泡沫石棉、泡沫硅酸鋁、泡沫巖礦棉、泡沫石膏、泡沫混凝土、泡沫橡膠、泡沫橡塑制品、泡沫塑料、泡沫粉煤灰制品、粉煤灰微珠制品、硅酸復合絕熱涂料及制品、各類裝飾吸聲板、金屬絕熱制品、各種復合制品、蜂窩絕熱制品、直埋式保溫管殼、硅酸鋁紡織品、各種噴涂制品、各種夾芯板等。適用溫度范圍在-180℃-1350℃。已基本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絕熱材料行業和絕熱材料技術體系,已發展成為一個為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的重要行業。絕熱材料產品及技術裝備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也逐步走向國際市場。
制訂標準,規范生產與應用,使行業逐步走向良性循環。預計2000年未,國內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共計60項,其中絕熱材料應用工程標準10項,絕熱材料產品標準21項,導熱系數及熱阻的測試方法標準6項,燃燒性能測試方法標準6項,其它性性能測試方法標準17項。這些標準的制訂對應用絕熱材料與生產絕熱材料都做到有法可依,使絕熱材料在設備和管道的絕熱工程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國家為了推動建筑節能,1986年頒布JGJ26-86《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采暖居住部分)》,要求節能30%,只有北京、天津、哈爾濱等少數城市執行較好,各省會城市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試點,但建成的節能建筑所占比重很小,所以我國的建筑能耗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為加快建筑節能實施步伐,建設部又頒布了新的要求節能50%的采暖住宅節能設計標準 JCJ26-95,從1996年7月1日起施行。去年建設部又出臺了《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建筑節能標準,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的相繼頒布為絕熱材料在建筑上的應用創造了良好條件。各項標準的頒布實施對我國絕熱材料產品的質量控制與評定,絕熱工程設計、施工的指導和質量評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數和依據。
20世紀70年代前,我國各種絕熱材料產業的技術裝備是很落后的,基本上是手工式生產。為了發展我國新型建筑絕熱材料,適應建筑節能的需要,70年代末北新建材集團從瑞典引進第一條年產1.6萬噸巖棉生產線,從此開始了我國絕熱材料產業技術進步的全新時代,隨后對各種產品引進的生產線又相繼進行了消化吸收。
雖然絕熱材料工業經過50年的艱苦奮斗得到迅猛發展,技術裝備水平提高了,品種齊全,但也存在全行業整體素質較低,重復建設,產品質量不穩定、企業規模小,加入WTO后將遇到嚴峻的挑戰。
展望21世紀:肩負新時代的重任
21世紀,能源短缺仍然制約著可持續發展,為完成“十五”規劃和2015年遠景規劃,除積極開發能源外,更主要是要節約能源。在各種建筑物、各類設備和管道采用絕熱材料進行保溫保冷,是最值觀的節能,節能效果也是最為顯著的。
21世紀我國絕熱材料的產量將居世界第一,工藝技術裝備自動化水平將躋身世界行水平,品種更加齊全,將進一步拓展國內、國際市場。開發符合環保(綠色)標準的復合制品為主的新型絕熱材料,開發保溫防水一體化的產品,利用納米技術開發新型絕熱材料,將是今后行業發展的方向。絕熱材料的應用將是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生產的絕熱材料各持半壁江山,復合材料的制品將是市場挑戰者。
絕熱材料生產是需要大力發展的一門新興的綜合利用的節能材料工業,國家在政策和稅收上應給予支持。國家應對節能產品進行階段性的減免稅收,以利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國家科技部應撥專項資金進行節能產品的基礎科學研究。
為實現21世紀絕熱材料工業新構想,應加快對引進技術與裝備的消化翻版工作,建議政府應撥專項資金進行消化吸收翻版。具體項目要進行專題調研,以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加強基礎科學的立項研究,如研制各種絕熱材料產品的配方、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等。在目前市場經濟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國家科技部應撥專項資金、專題立項進行研究,也可采取企業公司、國家共同開發研制。
加快行業和的技術創新進程,國家應加大對節能產品的投資,節能產品的生產雖然本身經濟效益較低,但社會效益大。所以,要按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的原則,安排好技術創新投入。
絕熱材料是資源綜合利用的節能材料,是利國利民的新型材料,國家開發銀行在安排基建開發貸款方面應約予優先考慮。以絕熱材料為芯材的輕質復合板是新型輕質建筑材料,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應優先安排。
國家應支持并鼓勵引進外資,發展合資與獨資企業。雖然絕熱材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能耗高、勞動強度大等原因,發達國家愿意尋找勞動力便宜、原燃材料便宜的地區或國家進行生產,然后再去銷售。利用這個機遇提倡企業走股份制的發展方針。在項目的審批中,各級政府、銀行應給予考慮。對外商開辦獨資企業應給予支持。
加強絕熱材料產品的應用推廣,尤其是在建筑方面的應用。充分利用國家強制推行建筑節能的有利時機,使絕熱材料工業全方位得到發展,絕熱材料產業也要以優質的產品滿足建筑節能工程的需求,共同把建筑節能工作搞好。
下一篇:注膠式隔熱鋁型材 |

相關文章
|
- 論壇熱帖
- 最新產品
- 展會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