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8月25日消息】香港監管機構肯定希望自己從未聽說過
俄羅斯聯合
鋁業公司(Rusal)。
俄羅斯聯合鋁業在香港股市上市已幾成定局,但監管機構與其達成的折衷方案可能令香港作為高
透明度金融中心的聲譽受到挑戰,而香港交易所作為全球發行人優選上市市場的吸引力也可能被削弱。
這項折衷方案旨在兼顧兩方面意見:一種意見是尋求讓香港對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公司敞開大
門,另一種意見是對讓面臨政治風險且負債累累的俄羅斯聯合鋁業打頭陣持謹慎態度。
最終結果令人迷惑不解。香港市場監管機構為俄羅斯聯合鋁業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設置了相當高的認購門坎,此舉實際上暗示俄羅斯聯合鋁業對散戶投資者來說風險過大。
但此舉其實是一項倒退,因為香港監管機構就在今年還針對電訊盈科(PCCW)私有化交易提出質疑,以保護小股東利益,而香港交易所3月份也認為,區分機構和個人兩類投資者是錯誤的。
事實上,只要有問題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即便這些公司的股票僅供“專業”投資者投資,也一樣會有損整個交易所的形像,而散戶投資者“保護”措施的可行性也同樣很難處理。
其他交易所過去也將部分股票列入高風險范疇,在倫敦證交所另類投資市場(AIM)或深圳證交所創業板(Chinext)上市的公司無疑會被投資者視為高風險股票。對鮮有其他融資渠道的小公司來說,為上市而背上“高風險”的名號依然值得。
在45億美元債務的重壓下,俄羅斯聯合鋁業或許也是這么認為的。但這樣一個為質量可疑的公司而更改規則的市場可能會使更多優質公司望而卻步。
其實香港監管機構的本意并非如此。俄羅斯聯合鋁業的IPO本應是香港交易所多年來為促進上市股票國際化和吸引投資者而采取的一系列努力的結晶。
但事與愿違,香港交易所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家棘手的公司,而香港的投資監管機構對此也缺乏清晰的認識。【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