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和冷卻有關的玻璃缺陷與糾正方法
(1)、彎曲
這是做平玻璃常見的缺陷,前面已經講到溫度也會造成彎曲,那么假設溫度是平衡的話,如果玻璃向下彎,說明在冷卻時,上部的冷卻速度快于下部,如果玻璃向上彎,說明下部的冷卻速度快于上部。一般玻璃向下彎上風柵高度往上調,向上彎向下調。
(2)、炸口
在做平鋼化大版面厚玻璃的時候,玻璃加熱時間已經足夠長了,但在吹風時玻璃的前端先開始出現裂紋,然后就破碎或一分為二。這是由于版面大,出爐速度慢,導致玻璃前后冷卻不一致而破碎。一般只要將出爐速度加快就可以解決。
(3)、自爆
一般的自爆是指玻璃鋼化以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后發生自己爆裂,這是鋼化玻璃的一個特性,但這里所說的是在吹風快結束的時候玻璃自爆,其原因除了原料以外,急冷風壓過大,或急冷時間太短加上冷卻風壓高也是一個因素,可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解決,但要注意玻璃的顆粒是否達到要求。
三、 成型
與成型有關的參數是:變弧速度、進柵距離、風柵有效長度、急冷往復速度、邊輥下壓時間、上壓輥作用時間、定位器作用時間、上風柵預提升時間、玻璃長度。
1、 變弧速度
它是指玻璃進入風柵后,風柵由平變彎的速度,其設定的原則:
半徑小、玻璃薄要求快一些;半徑大玻璃厚要求慢一些。SM 2型的設備一般不要超過350,SM 5型的設備一般不要超過400。
2、 進柵距離
它是指玻璃出爐后,玻璃的前端達到風柵的位置。
3、 風柵有效距離
它是指玻璃進入風柵后,玻璃的后端達到的位置與玻璃達到最前端之間的距離。
4、 急冷往復速度
它是指玻璃在風柵里擺動的速度。它設定的原則是玻璃薄半徑小速度快;玻璃厚半徑大速度慢一些。但必須注意,如果急冷往復速度快了以后,玻璃的后端可能會跑出風柵,就必須對風柵有效距離作適當的調整。
5、 邊輥下壓時間
它是SM 2的一個參數,指風柵兩頭的壓輥作用時間,當玻璃出爐后先到達前面第1根壓輥,靠汽缸把壓輥下壓,但玻璃還必須跑到后端把玻璃的后端也壓一下,以消除直邊,由于生產的玻璃弧長不等,玻璃由前往復到后需要一段時間,這就是邊輥下壓時間。只有玻璃兩端都壓過后才能吹風,不然玻璃會斷裂。尤其是SM 2—2 5型的設備。
6、 上壓輥作用時間
由于SM 2小彎段的適用范圍比較大可以達到半徑450,為了使形狀達到要求,采用了對
壓成型的方法,當玻璃出爐后在風柵里是靠上壓輥壓住玻璃成型的,一般弧度在半徑1000以上的可以不用壓力,靠壓輥的自重就可以了。半徑在1000以下的可以用壓力,那就需要一個加壓的時間,這就是上壓輥作用時間。一般可以把它設為與急冷時間差不多就行了。
7、 定位器作用時間
由于玻璃比較窄而且比較長,玻璃從上片臺到加熱爐,經過一段時間的加溫,出爐時高速到風柵,有可能跑偏,玻璃常常會翹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風柵里安裝了一個定位裝置,它能使玻璃調正,消除翹角。它的設定原則是:玻璃出爐到達位置,向后擺動時,就可以下落。
8、 上風柵預提升時間
小彎段的上風柵是跟下風柵一起變弧的,變弧后它的鏈條松的,當吹風結束后,下風柵展平時,它也會展平把玻璃砸壞,這就需要有一個將鏈條事先收起來的動作,這就是上風柵預提升,它的時間設置的原則是:半徑小時間長,半徑大時間短,但千萬注意鏈條不能收得太緊,尤其是半徑小的時候,太緊了會把風柵拉壞。
9、 玻璃長度
這是小彎段多工位設備必須設定的一個參數,玻璃在爐內的位置,完全取決于玻璃長度。玻璃長度設長了,會使玻璃在爐內的往復的距離縮短,出爐后會使風柵有效距離縮短。應該按玻璃的實際長度設定。
10、 小彎鋼化玻璃的缺陷常見的有
直邊、弧度不穩定,壓痕太深等為了使用戶比較快的理解各參數的運用我們把如何做好小彎玻璃,專門列出供用戶參考。
SM 2小彎段上壓棍調整方法及各參數的運用
洛陽北玻的小彎段是采用對壓成型的方法來滿足生產的需要,它的特點是適應范圍廣,可以做R450及各種弧度的玻璃,但有的單位對上壓棍的調整方法以及各個參數的運用還不夠熟練,現將小彎段上壓棍的調整方法以及各個有關參數運用,專門列出供用戶參考:
1、 上壓棍的調整方法:用需要生產的同厚度玻璃,切兩片長條,放入小彎段兩邊,將上風柵落下展平,檢查上壓棍的氣壓,將其調到0.5公斤的壓力,然后逐個調節每個壓棍的錐面輪,調到壓棍能用手轉動,但又感到比較重即可。每一根都是這樣的感覺,千萬不要只調了一根就去量錐面輪外面的絲桿的長度,然后統一調絲桿的長短,這是一個誤區,因為絲桿并不是一個基準。調整壓棍的工作是一項細致的工作,必須認真。
2、 上壓棍壓力的使用:如果玻璃曲率R在1000以下的或者比較厚的玻璃可以使用壓力,壓力一般在2公斤左右,無須過大,如果壓力過大的話,玻璃表面的光學性能會受到影響。消除直邊的關鍵并不僅僅取決于壓力的大小。如果R在1000毫米以上的弧度可以不用壓力,僅僅靠壓棍的自重就可以。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