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水汽滲透率(以“I”表示),有可能將標準樣片和不同配置及尺寸的樣片進行對比測試,我們在過往七年多時間里對幾家企業進行了測試,經驗告訴我們目前初始濃度都能達到90%,說明中空玻璃的完整性是可以做到的,在不做任何改進的情況下:標準樣片的測試可被認為是正常生產的產品代表,如果企業確有執行一個良好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同時中空材料的質量和數量能夠保證達到中空玻璃系統種類要求。
所以,如果型式測試通過了,而且生產廠商嚴格地遵照產品生產的規章和檢查項執行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認為其它尺寸的中空玻璃也符合年氣體泄漏在允許范圍內。
企業測試和實驗室測試
隨著自愿標示和未來歐洲新標準的執行,企業會因此被要求去測試中空玻璃充氣含量的水平,一天一次或者從正常生產中抽不少于三片進行檢測。這樣的測試通常會用到“破損型”測量方法,用適當的儀器從中空玻璃樣片中抽取氣體,然后通過分析氣體中氧含量:充氣含量將通過對比計算氧含量和樣氣含量的差異得出。
表4給我們展示的是企業自己測試的結果和我們實驗室測試的結果,我們實驗室用的是比較先進的方法,儀器不是測量殘余的氧含量而是直接測量氬氣,都是對同類型的中空玻璃進行的檢測。
從對比結果可以看出,廠商所做的檢測結果與實驗室測量的結果非常接近,盡管有些地方真實的含量值會被輕微地低估。
但是不管怎樣,為了增加安全系數,就最終K值意義而言,總是比根據申報的含量而計算出來的K值結果要好。
根據我們的經驗企業在測量方面可能會受到影響:
·能夠精準測量的測量工具;
·手動取樣(樣氣被污染等);
·樣片哪個點被取樣檢測;
在測量時應該把輕微的變化考慮進去計算,這樣才能正視不同的影響因素(包括充氣和封堵工序所間隔的時間),即使樣片間大約只有2%-3%的不同。
在過去這些年里,我們也一并評估了企業從既有生產過程中每天所取得測量結果記錄,使得我們相信充氣濃度,至少對于充氬氣而言,保證達到了要求的標準。
舉例來說,將圖2中從申報含量值中偏差的最大負公差值數據(型式檢測的-5%)和表4中的測量結果進行對比,如果企業申報的充氣含量為85%(用于計算K值),被檢測樣片的K值會高出其指標值,變化從1.366到1.385之間有0.02的增加。因為在熱工計算K值的時候,K值顯示是四舍五入到小數點后一位,其結果表示充氣量大于75%時,均能達到所需的指標值。而我們也認為一般情況下充氣含量均能超過75%。
表4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