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做了題為《普及綠色建筑(詞條“綠色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捷徑——裝配式住宅》的主題報告。他提出,我們應該尋求一條既是綠色的,但是又是要能夠快速生產的這么一種方式,來大批量的建設中國的綠色建筑,即裝配式住宅。
仇保興介紹了國外的裝配式住宅的一些成就和歷史,同時也就其發展的過程中積累的教訓和趨勢進行了剖析和預測。針對我國裝配式綠色住宅目前在我國的發展狀況以及發展瓶頸,仇保興也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裝配式住宅的他山之石
“建筑產業化”是近些年建筑行業內共同關注的話題,而仇保興認為,關于建筑產業化,裝配式住宅這個名稱更為貼切。原因在于,裝配式住宅涵蓋了產業化、工業化、工廠化等多方面的內容。而對于我國的裝配式住宅的發展如何才能避免走彎路,仇保興在演講中給出了典型國家的案例,他講到:國外裝配式住宅的成就,起因是工業革命和城鎮化。而發達國家的裝配式住宅的發展實質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初級階段,重點解決的是建立工業化生產體系,滿足大批量、快速建造。
二是發展階段,重點解決提高住宅質量和性價比,在質量和多樣性方面進步較快,效益明顯提高。
三是成熟期,轉向了低碳化、綠色發展,成了綠色建筑主力軍,而且材料可回收利用。
由此,從這三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出,這些裝配式住宅的典型國家都走出了自己的獨特道路。
仇保興還談到,我們的近鄰日本率先在工廠生產出抗震性能較好的裝配式住宅。而美國注重低層建筑,低層裝配式住宅美國的體系發展的非常完善。在歐洲,浪漫的法國人推行的裝配式建筑講究美觀、人性化,比較重要一點是,法國的而且模數化方面處理得非常好。在瑞典,60%以上的住宅都是裝配式建筑,而瑞典也是裝配式住宅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丹麥的裝配式住宅的比例也非常高。
技術的體系轉變引裝配式住宅新風向
在談及國外的裝配式住宅的使用情況之后,我們也自然會關注國外針對裝配式住宅設定的制度體系以及技術方案等。針對這個大家都關心的關鍵話題,仇保興給出了這樣的結論----目前國外裝配式住宅的技術發展趨勢是:從閉鎖體系向開放體系轉變;從濕體系向干體系轉變;從只強調結構的裝配式,向結構裝配式和內裝系統化、集成化發展的發展。
在裝配式住宅的發展過程中,原來的閉鎖體系強調標準設計、快速施工,但結構性方面非常有限,也沒有推廣模數化。裝配模塊運到工地,而在轉向開放體系之后,裝配式住宅的思路被拓寬了,也更多樣化的對建筑增添了更多的可能。
在原有的濕體系當中,裝配式住宅在施工現場接口必須要現澆混凝土,仇保興指出,濕體系的典型國家是法國。而瑞典則推行的是干體系,所謂的干體系就是螺絲螺帽(詞條“螺帽”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結合,其缺點是在抗震性能較差,沒有濕體系好,但是在施工的環境污染等方面,要較干體系更優;
在裝配式住宅的信息化的應用當中,更多的是針對結構設計和數字化模型搭建等方面,仇保興提及,結構設計是多模式的,一是填充式,二是結構式,三是模塊式,目前模塊式發展相對比較快。
裝配式住宅引領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工業革命
近年來,流行于歐美國家的工業化綠色建筑正在中國逐步發展起來,隨著政策驅動,建筑工業化企業不斷涌現,工業化建筑產品也開始在地產開發、建筑等領域廣泛使用,而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指引,我國的建筑產業轉型升級迎來了新曙光,而裝配式住宅則是產業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據仇保興介紹,發展裝配式住宅,可以改善結構精度、滲漏、開裂等質量通病,提高隔聲、保溫、防火(詞條“防火”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等性能,便于系統維護、更新。裝配式住宅有著巨大的節能減排作用,提升了住宅品質和效能,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周期,并充分體現了綠色建筑“四節一環保”的特點。顯而易見,裝配式住宅是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方向。仇保興進一步指出裝配式住宅未來的發展趨勢:從封閉的體系走向開放的體系;從濕體系向干體系轉變;從單純的結構裝配式向結構裝配式和內裝系統化集成起來;采取信息化管理;結構設計方面更趨向多模式的發展。
吸取經驗突破裝配式住宅發展瓶頸
不過,我國裝配式綠色住宅還存在發展瓶頸。
一是裝配式住宅的設計、生產、安裝施工、驗收評定等技術標準尚未建立,試點成果無法大規模推廣。
二是裝配式住宅的建造成本比傳統方式成本每平方米高500元左右。仇保興說:“原因是未形成大規模生產,規模效益無法體現;同時,工業化生產屬生產企業,構件工業化生產產品要交納17%的增值稅,增加了生產成本。”
三是具備總承包資質的企業目前不具備專業化生產能力,尤其是裝配式住宅生產、安裝的能力不足,少數具備能力的企業又無承包項目資格,造成專業化公司還要掛靠,增加管理成本。
盡管裝配式住宅尚存在發展瓶頸,但我國已有些城市和地區實現了突破。仇保興以深圳為例介紹稱,深圳市的一些保障房住宅,目前采取圖紙標準化、施工工廠化、管理可視化、現場整潔化,達到了綠色建筑二星以上的評價標準,同時建筑質量得到提升,施工周期得到縮短。作為鋼材生產大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和鋼木結構混合住宅的在我國的發展比混凝土構件更加成熟,而且這種施工方式和建造成本相對更低。
吸取裝配化住宅發展過程中的教訓,借鑒國外成熟經驗,仇保興提出下一步我國發展裝配化住宅的幾個關鍵措施:
首先,加大科研投入,突破關鍵性技術。要做到速度、質量、安全、環境友好和效益五個方面的統一,尤其是環境應該完全遵循綠色建筑的標準,對環境應該低干擾。具體做法包括:加強高強度,自保溫,阻燃,長壽命、可循環、健康的輕型建材開發;加快有關設計軟件和綠色評估軟件的開發應用;通過加強裝配式住宅新型結構的研發,進一步推動混凝土、木材、鋼材多種混合新型結構,裝配式綠色建筑,高抗震性能結構的開發。
第二,加快項目建設的體制改革,創造有利于裝配式住宅的市場發展。這就需要研究解決裝配式住宅的研發生產推廣應用項目的管理體系,來適應裝配式住宅的發展;加快綠色施工企業的營業稅改增值稅的過程,進一步優化建筑企業結構,淘汰技術力量比較薄弱的掛靠分包小隊伍,使整個建筑業的施工結構能夠滿足裝配式住宅的需求;改革現有的以項目公司運作的房地產開發管理體制,來促進開發企業統籌協調發展。
第三,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扶持和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激發市場主體推進裝配式住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完成一體化的運作模式,這種模式分為三類:大型集團;以某個企業為龍頭,形成構件生產、原材料供應、結構設計、施工建造、布品生產和住宅物業管理等等企業參與的企業集群;利用因特網覆蓋到整個產業,構成零庫存的裝配式住宅生產體系。
從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等方面考慮,裝配式住宅也將成為房地產業的工業革命的引領者,仇保興說,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潛力非常大,節能效果很好,而且對克服PM2.5空氣污染方面可發揮很大的作用。而我國還要建大量的建筑,但依靠大量勞動力已不再可行,建筑質量無法保證,成本也在上升。所以,我國現在發展裝配式住宅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