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護圍開始越來越多的采用玻璃、石料以及金屬建造,而且造型新穎獨特,使建筑整體更加美觀大方。目前玻璃幕墻是建筑幕墻之主要外圍保護結構,因此玻璃幕墻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建筑幕墻的質量。
玻璃幕墻不僅具有使用功能,還具有美化建筑外圍結構的效果,為了配合不同建筑或者是同種建筑的不同要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完善,現已有多種結構、多種形式。各種幕墻結構和構造則各有其優缺點,同時其技術性能指標和經濟指標也各不相同。對于具體的工程項目來講,選擇技術先進、造價合理、性價比高的幕墻技術設計方案是當前幕墻行業的必然趨勢。在進行玻璃幕墻優化設計時,應該緊密圍繞幕墻的安全可靠、實用美觀以及經濟合理這三大原則。依據超高層建筑(詞條“超高層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玻璃幕墻施工的材料采購、制作、運輸、吊裝和安裝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分析, 掌握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難點和要點, 采用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和方法進行解決, 確保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安全,控制施工成本。以下以廈門(詞條“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杏林灣項目為例介紹超高層建筑(詞條“高層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玻璃幕墻設計及施工的方法。
2 工程總體概況
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坐落于集美杏林灣片區,廈門本島和廈門火車新站之間,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杏林灣片區規劃面積31.58平方公里,由園博園、商務中心區、高校聚集區和高檔居住區等四大功能區組成。建成后人口規模將達到30萬,形成集商務、公建、生活居住、教育科研、生態旅游為一體的廈門島外獨具特色的新城區。
杏林灣營運中心12#樓外幕墻工程位于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杏林路南側園博園以北(2007JG04-B3 地塊),樓高262米,共57層,總建筑面積159380㎡,總共56層,其中建筑層數為地下3層、1~4層為商業(局部裙樓1~6層)、5~53 層為辦公、54層為觀光大廳,建筑高度261.9m,為集美新城地標性建筑。
該項目幕墻面積約102030㎡,其中塔樓幕墻是單元體幕墻和鋁板幕墻,由16層開始,共43層。單元板(詞條“單元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塊有4537個,面積約為25000㎡ ,鋁單板面積約為15000㎡,主要分布于層間凹槽位置。裙樓幕墻主要是構件式幕墻和鋁板(詞條“鋁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構件式幕墻面積約為17000㎡,鋁單板面積約為16000㎡ 。
杏林灣營運中心12#樓整座建筑立面外型似高塔直插云霄,裙樓部分像貝殼包裹璀璨的珍珠閃閃發光,由頂部俯瞰整座建筑輪廓似八卦外形且層層伸縮變化,仿佛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的深奧。整座建筑把現代商業氣息和傳統文化緊緊的融合在一起,即展示現代時尚又不失古典文化內涵,使之具有了標新立異的地標建筑風格。此外本建筑還采用很多高科技的現代化設計,創造出臨水高樓鱗次櫛比的繁榮氛圍,將成為未來廈門島外的CBD地標性建筑和特色城市景觀。
圖1 杏林灣營運中心12#樓效果圖
圖2 杏林灣營運中心12#樓施工圖
圖3 幕墻立面及功能層劃分示意圖
3 幕墻設計概況
3.1 裙樓構件式幕墻(1~15層)
本工程裙樓位置為構件式玻璃幕墻(詞條“構件式玻璃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系統見光位采用(8+1.52PVB+8)+12A+10中空夾膠鋼化Low-e玻璃,層間采用6+1.14PVB+6夾膠鋼化玻璃。依據風洞試驗報告在立面上劃分低風壓(詞條“風壓”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區及高風區,相應的節點處理,分成低風壓區及高風區兩種系統,在充分保證結構安全及幕墻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控制工程成本。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