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今年應屆生孩子們在當年入學時,建筑行業的行情也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誰想到畢業時就業形勢就呵呵了呢!連某老四校的建筑研究生名額都從去年的150驟降到50呵呵了呢!
近來不少小朋友仰著一張張生無可戀臉來找軟妹姐哭訴,業界良心軟妹姐決定為大家伙兒帶來一些正能量!喵嗷~~!
咱們行業大紅大火了十年,出現一些技術性調整是正常的,大家莫要驚慌。愿意以設計師為終身職業的孩子請堅持下去,優勝劣汰之后你們就是人生贏家。
而建筑娃們由于上學時被專業虐得過慘,就業面一直偏窄。
某老四校建筑城規學院就業意愿統計
現在普遍畢業生工作內容與所學專業完全對口的比例已經非常小,建筑學培養我們的并不僅僅是做設計的能力,對建筑設計不是“真愛黨”的應屆生娃們可以打開一下自己的思路和眼界。在如今行業形式出現暫時的斷崖式下滑的時候,不失為一個重新考慮自己職業規劃的好機會。
傳統就業方向的大院、事務所、地產、政府等大家都非常熟悉,今天軟妹姐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我們不太熟悉、但對建筑生有需求的方向和崗位~~喵嗷~
一、地鐵設計
雖然這個還是屬于設計院的范疇,但畢竟與大家熟悉的建筑設計有些差異,很多小盆友之前可能完全沒考慮過。
地鐵行業現在是國家扶持的朝陽產業,項目非常多,需要大量的設計人員。主要是做地鐵站設計,弊端是會閹割掉建筑學大部分的技能,簡單點說從軟件來講熟練天正、會點SU就夠了。但需要很強的協調能力和總體把控能力,因為需要配合協調的相關專業實在是太多了。
待遇比做工民建的暫時來看要好,因為現在只要是做地鐵的設計院都在忙的死去活來的。殊不知自稱“地表第一地產公司”的綠地集團也把地鐵作為一個重要轉型方向。大院有:北京城建、鐵一院、鐵二院、鐵三院、鐵四院、鐵四院。。。等等。。。
感謝頭哥提供的資料,頭哥說:
“說實在的有時候看一起畢業現在在做工民建的同學們玩犀牛玩3D做模型做立面還是好生羨慕的,因為自己基本上沒機會做有立面的建筑了。我是一個有建筑情懷的人。不過去年去沈陽的某院實習,談到工資待遇。我為了錢出賣了我的情懷,放棄了做建筑。因為實在是養不起自己啊。我不想畢業了還跟家里要錢。”
適合人群:適合希望繼續從事設計工作,但是木有那么嚴重的建筑情節的孩子。
二、建筑媒體
建筑媒體包括這樣一些方向:建筑類雜志、建筑類出版社、策展、互聯網媒體,等等。建筑雜志和出版社大家都很熟悉,可以自行尋覓。策展、文化類有馬達思班的建筑之外和思班光年等。互聯網媒體有谷德(阿軟十分喜愛向玲姐姐)、Archdaily(今年進駐中國市場)、建筑學院(剛融資200W)等等。
適合人群:適合喜歡與人溝通、喜歡文藝活動、文字功底好的小盆友,美女更佳。
三、設計公司品宣崗位
阿軟有一位人妻同學本來在綠城設計,做了沒多久就去了公司的品牌宣傳部,每天組織活動、策展、做宣傳平面,不亦樂乎。現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各大設計公司對于品牌宣傳也日益重視。不過據說許多品宣部有時候也是要做做項目滴。
適合人群:基本與建筑媒體差不多,不過這個跟設計公司關聯更緊密啦。也許你不一定親自畫圖做方案,但是你可以鏈接各位行業大咖,接觸前沿的行業媒體與最貼近行業的建筑思潮。
四、建筑行業互聯網公司
大紅大熱的“互聯網+”概念雖然近來已經衰落,建筑行業必然會出現幾家幾近壟斷性質的互聯網公司,成長空間是傳統設計行業不能比擬的,當然風險也更大。
適合人群:適合具有創業精神,敢于冒險敢于挑戰的小盆友,不留戀安穩平淡的生活,自我價值認知穩定,不依賴于外界評價。
五、商業咨詢類
與建筑相關的咨詢類工作其實一直都存在,比如仲量聯行、戴德梁行都在做商業地產咨詢這樣的領域。不過一般小盆友們少有想到去這類公司工作。近幾年幾家建筑設計院也發展了商業咨詢領域,如天華、同濟建筑設計院。
商業地產咨詢以實現項目最優回報與資產長期增值為核心目標,提供從項目定位到招商落地及持續運營優化的全生命周期顧問服務;對接融資渠道、法律顧問、媒介推廣等相關資源,持續為項目帶來價值提升;打造商業地產“一站式解決方案”。
產業地產咨詢則是為各地產業園政府、產業地產項目開發投資企業提供完整的產業定位及未來發展戰略規劃; 制定招商策略以協助客戶實現項目落地,以真正有實踐價值和前瞻性的產業規劃方案助力地區產業升級和轉型;提供關鍵產業招商及園區持續運營服務,幫助項目實現“開發”與“運營”的雙重價值提升。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