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屋頂和四面幕墻大多采用玻璃材質,白天幾乎不用開燈
將來一邊喝著咖啡等航班,一邊看飛機起降,也怪美的
新鄭機場T2航站樓,內部裝修初具規模,年底前計劃投入使用。新航站樓到底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
近日,記者來到T2航站樓,提前對繼上海虹橋機場之后,第二個擁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高大上”機場進行探訪,T2航站樓在細節設計上彌補了T1航站樓的多個不足,比如行李托運更加便捷、停車位更多。
總體結構
比T1航站樓大三倍,地下通城鐵
新建的T2航站樓比T1航站樓大3倍,屋面曲線舒展流暢,由主樓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4個指廊以及內連廊組成。
主樓為地上四層,一層為行李處理層,二層為到達層,三層為候機層,四層為出發大廳。局部地下兩層,地下二層為穿越T2航站樓的城際鐵路、地鐵,地下一層為部分設備機房和通往城鐵及地鐵站的交通走道。
T1航站樓設計客流量為1580萬人,T2航站樓設計客流量為2900萬人,未來,兩大航站樓實際客流量可以達到3500萬~4000萬人。
T2航站樓氣派是給人的第一感覺:流線型設計,俯瞰就像一個大寫的字母“X”, 又宛如一只臨風的蝴蝶,欲展翅直沖云霄;航站樓前的GTC(綜合交通換乘中心),造型宛如一架蓄勢待發的航天飛機。
工程進度
已完成80%,9月底竣工驗收
T2航站樓工程建設包括幾個大的節點工程,包括主體工程、屋面系統(包括鋼結構和屋面板)、玻璃幕墻系統。
據中建三局鄭州分公司二期項目部書記王淑琴介紹,目前項目總工程已經完成80%,屋面網架、鋼結構、金屬屋面全部安裝完成;外幕墻安裝完成,地面大理石鋪貼完成80%,天花板吊頂完成80%,只剩下零星的收口和修補。此外,城際鐵路下穿機場二期、地鐵車段主體結構等已全部完成。
一層精裝修地板磚鋪貼完工;吊頂龍骨安裝基本完成;第二跑道道面工程提前一個月完成合龍。預計9月底全部完成竣工驗收,9月30日完成設備調試,12月底通航。
人性化設計
自然采光,邊等飛機邊看機場美景
新建的T2航站樓充分借鑒了國內外一流機場的設計理念,出發大廳天花板上分布著白色的四叉柱,穩穩地托起屋頂的鋼架結構,節省空間也大氣美觀。
“設計方充分考慮了人與自然的融合,大膽地切出了一個通透的剖面,登機口全部采用玻璃幕墻設計,在加強自然采光的同時,旅客還可以從中欣賞到機場美麗的景色。”據中建三局鄭州分公司二期項目部工程師范欣說,旅客可以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等飛機,一邊欣賞美景。

一層:行李處理層
智能系統分揀旅客行李
主樓部分主要布置國內行李分揀區、國內CIP貴賓廳、VIP貴賓廳等。
拾級而下走進1樓的行李提取層,這是T2航站樓的“神經中樞”,是機房、行李分揀大廳。將來,旅客進站后,所有的行李都會通過智能的行李系統匯聚于此,系統會根據行李箱上的條形碼將行李按航班號分好,工作人員再將行李裝上車,運到各個航班。
VIP候機室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旅客坐在沙發上就能看見登機的人流,甚至透過玻璃幕墻能夠看到窗外起降的飛機。
二層:到達廳
吊頂猶如蝴蝶翩翩起舞
主要布置國內旅客到港通道、旅客中轉辦票區、行李提取大廳、迎客大廳。各指廊的遠端還分別設有候機廳。
2樓到達大廳雖然尚未完全建好,但已顯現出其設計美感。鋁合金吊頂全部安裝完成,傾斜15度角,猶如上千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三層:候機廳
白天完全不用燈光照明
三層候機樓為旅客候機廳:主要布置候機座椅、商業中心、中轉及延誤航班休息區、各種餐飲服務等與旅客密切相關的設備設施。
屋頂和四面幕墻大多采用玻璃材質,可以將自然光引入到室內。“將來,除了部分商戶需要開燈外,白天的T2航站樓是完全不用燈光照明的。”
范欣介紹,T2航站樓雖然大,但在設計上充分考慮旅客進站、出站、換乘、候機等活動規律,在航站樓內活動的步行距離短,花費時間少。“比如旅客辦理登記手續后至登機口,從值機島走到最遠的登機口,步行距離都在600米以內。”
四層:國內旅客出發廳
78個機位,領先中部地區機場
隔離區外主要布置送客區、旅客辦票區、旅客休息等待區、安檢區、高艙位值機休息區、CIP旅客休息室、各種商業設施、餐飲區和內部業務辦公區等。
記者了解到,東南西北四角4條指廊可以增加78個機位,這在目前,乃至未來規劃中,都位于我國中部地區機場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