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53、綜合可知:較為經濟合理的方式是予埋件不必鍍鋅,外露部分刷防銹漆即可。后補予埋必須鍍鋅。
是否進行鍍鋅處理應根據本工程的重要性及本地區空氣的污染程度,來選擇.若采用鍍鋅處理則預埋件上的鋼筋不用防腐處理。外露的預埋件表面要熱鍍鋅。除此外可采用的方式有噴涂處理或直接采用不銹鋼板做預埋件。但較少見。另外應該注意的是在鐵件進行防腐處理過程中,對鐵件的除銹程度是非常關鍵的,它是防腐的基礎.同時設計與施工要注意的是錨筋不宜用。
54、預埋件的面板和錨筋應是一個產品,如何有兩種加工工藝?理論上,應作熱浸鍍鋅,預埋件與鋼角碼焊接后,應涂防銹漆三遍。
55、我查閱了《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及《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中有關預埋件的條文及條文說明,附錄C《預埋件設計》,中間都沒有提到預埋件的表面處理要求,是否鍍鋅,刷漆都沒有明確要求。按照法律上的規定,法律沒有禁止就是允許的。所以即使不鍍鋅不刷漆都是可行的,但銹得太嚴重,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56、后置預埋件確實需要浸鋅,就是浸鋅比刷漆要能保證質量些
57、就我接觸的幕墻預埋件關于度鋅問題,其實也不一定要進行度鋅,也可以刷兩遍防銹漆,這樣做也是可以的.
58、預埋件熱鍍鋅肯定是必要的,刷防銹漆關鍵是保證不了前處理(畢竟人工保證不了),我主張埋件牛腿不做防腐處理。
59、預埋件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鍍鋅只是預防金屬表面腐蝕措施中的一種,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爭論太多!
預埋件≠鋼板+鋼筋!
預埋件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幕墻的設計人員,應該設計出適合于該工程的最可靠的連接方式,不能千篇一律都用一種與混凝土的結合方式。例如單元式幕墻的最佳設計是,現場不焊接、不打膠。如果用普通鋼板+鋼筋,顯然是不合適的。
你們所說的“后補埋件”不能稱其為“埋件”,應該叫與混凝土的連接裝置,而且也不一定是鋼板+錨栓。
因此,正確的要求是:不同的預埋件與空氣接觸的表面,根據設計要求,采用適合于該設計的防腐處理;或選用不腐蝕材料制成;
60、幕墻的使用年限一般是很長的。
刷防銹漆日長不免會脫落。
而熱鍍鋅會使預埋件的使用年限
相對來說要長的多。我想不是浪費
是出于安全考慮。
61、我們試想一下,若不是該工程由于某種原因一年多沒有施工,你能知道“在焊后涂兩遍富鋅底漆而不進行鍍鋅使得預埋件腐蝕嗎?我想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因為絕大部分情況是:這里不說一年可能三五月或半年多就施工完畢了,你能看到它有沒有腐蝕嗎?看不到了,誰會拆開看看?所以我認為預埋件需要鍍鋅,后置埋板更需要鍍鋅。幕墻一般的使用年限是很長的,經過五年,十年防銹漆能可靠嗎?
62、為防止預埋件的腐蝕,在施工和設計時 ,對埋件板要進行鍍鋅處理,而埋筋是不需要進行鍍鋅的!因為預埋件的鋼筋是埋在混凝土中,已經和空氣、水隔絕不會形成腐蝕。
63、個人理解 預埋件不要熱侵鋅,外面刷2道漆就可。
64、熱鍍鋅的表面質量更好,更均勻,價格也更高。
65、對于幕墻材料,
在102規范96版第5頁中規定金屬材料和零附件除不銹鋼外,鋼材應進行表面熱浸鍍鋅處理,鋁合金應進行表面陽極氧化處理。
而在102規范2003版第7頁中對上述規定做了修正,即:金屬材料和金屬零配件除不銹鋼及耐候鋼外,鋼材表面應進行表面熱浸鍍鋅處理、無機富鋅涂料處理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鋁合金應進行表面陽極氧化、電泳噴涂、粉末噴涂或碳漆噴涂處理。
這次修正也就是說鋼材表面進行表面熱浸鍍鋅處理已不再是防腐處理的唯一辦法,這主要取決于現在有效防腐處理方法的多樣化和簡易化。因此幕墻埋件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有效的防腐處理,不一定非得熱浸鍍鋅處理。
66、預埋件不需要鍍鋅,但一定要做防腐處理(很重要),比如做防銹漆。
67、我認為,埋在混凝土中的錨筋就不需要鍍鋅了,而露在外側的鋼板就需要鍍鋅了
68、按規范是要熱鍍鋅,其實這樣給焊接帶來不利,在做好后再刷兩道漆也能起防銹作用,例如燒焊處不也是刷油漆嗎?規范應該好好考慮!
我記得06年 建委發個規范通知就指出熱鍍鋅埋件對于焊接存在安全隱患。
69、是的,鋼筋不需要鍍鋅的,但預埋面板確實要處理一下,我們剛剛做的一個工程,人家甲方要求一定要鍍鋅呢。
70、我看問題的關鍵在于2點:
1,板鍍鋅而錨筋不鍍鋅的工藝是什么樣的
2,采用刷防銹漆到底能多長時間防銹,是否整體性能可以和鍍鋅埋件相當
71、外露部分鍍鋅或做其它防腐處理,其它不用!
72、土建鋼筋要和混凝土連成一體,再說它被密閉在混凝土層中,不會生銹,而預埋件裸露在外面,油漆便宜,處理不好行是要生銹的,因此要熱浸鍍鋅45以上
73、答案是肯定的,且還需熱鍍,冷鍍性能不穩定.至于刷富鋅膝是在電焊后,鍍鋅層破壞的后處理方法.我以前做一個工程,當時就沒鍍鋅,最后說刷富鋅膝處理,埋件都安裝了二層,最后還是被監理活生生后讓全部重做.最后無賴下采用了冷鍍,請監理吃飯才擺平.
74、預埋件是靠錨筋與混凝土間的握裹力來形成承載力的,這對預埋件非常重要。關于預埋件鍍鋅問題有過不少爭論,我的看法:
1。錨筋鍍鋅會降低錨固力。具體定量無法計算損失多少,定性是可以肯定降低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鋼筋混凝土規范,也可以看看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有在鋼筋上做涂層的嗎?
(無論是鍍鋅或者甚么)
2。預埋件作為幕墻結構連接件其重要性不用多言,其防腐要求一定也重要。但這里的概念應該指對預埋件外露部分應采取防腐措施,埋入混凝土的部分是不需要再采取防腐措施的,混凝土本身對鋼就具備防腐作用,這也是鋼筋混凝土協同工作的基本原理之一。
3。如果一定要求預埋件預先進行防腐涂裝,也只能對埋板進行,不能在錨筋上做涂層。那么無論是鍍鋅還是其他工藝,操作上都很困難。
4。工程中實際采用多是除銹后裸埋,這和安裝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鋼筋籠一樣。在幕墻固定件安裝完畢后(焊接連接),預埋件外露面及固定件焊接部位(鍍鋅層因焊接損壞),焊后除渣涂富鋅漆兩道處理。
75、據我的施工經驗:如果預埋件(幕墻后置預埋)采用鍍鋅件,焊接后焊接部位的鍍鋅層會遭到破壞,還要進行防銹處理。所以我認為預埋件(幕墻后置預埋
件)還不如不鍍鋅,待焊接工序全部完成,處理好焊接面后,先刷紅丹防銹漆二道,最后刷富鋅漆一道。
這樣既能節約成本、縮短工期,又能滿足規范要求。
76、預埋件要鍍鋅的,建筑結構內的鋼筋沒有鍍鋅是因為他與外界的接觸很少,即使渡鋅會影響與混凝土的粘結了與握裹力的,而玻璃幕墻則是外露的,與外界接觸,并且可能與雨水接觸,所以為預防生銹,使幕墻骨架脫落,必須采取防繡措施,而鍍鋅是比較便宜的一種,我認為渡鋅是比較合理的處理方式,當然了,要求高的渡鋅還是不行的呢
77、施工一般有幾種種做法:
1、全熱鍍鋅,符合規范要求,但沒有意義,不贊成。原因上面的一些朋友都分析過。這里要說明的是埋件可以全鍍鋅,而不能全刷防銹漆,因為鍍鋅層和埋件的結合遠比防銹漆跟埋件的結合好,全刷過防銹漆的埋件是禁止使用的。
2、埋件正面刷防銹,錨筋和埋件背面不用刷。敲出埋件后及時清理,然后再刷防銹。
3、熱鍍鋅埋件正面,鍍鋅時將埋件錨筋吊起放在鍍鋅池中。(鍍鋅時比較麻煩)
78、個人認為對于角碼焊接的埋件來講,重點應該是考慮焊縫的防腐問題?我以前的公司對于鍍鋅后的構件(詞條“構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是不進行焊接的,如果焊接了要刷富鋅漆的,可以這樣焊縫處的防腐也不好.
79、預埋件外露部分最好熱鍍鋅,而且鋼件與預埋件之間最好采用螺栓連接,即采用槽式埋件,盡量避免焊接。
80、為了不影響錨筋的拉撥力,錨筋不需鍍鋅,鍍鋅只會多余無益且還有反面作用,土建的埋筋就沒有鍍鋅,對于外露的埋板需鍍鋅,焊時局部打磨掉就可
81、目前我們常用的處理方法是,預埋件在預埋前只對埋板進行防腐處理,一般就是熱鍍鋅,而埋筋則只進行除銹處理,這樣就不會影響混凝土對預埋件的粘結作用,也不會影響埋件的防腐
82、規范規定鋼材應進行表面熱浸鍍鋅處理、無機富鋅涂料處理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工程上常用熱浸鍍鋅處理。至于預埋件的主筋和鋼板防腐處理則未明確,一般認為還是應該熱浸鍍鋅處理,特別是鋼板未經處理會產生銹蝕,涂防銹漆前應除銹,否則效果不好,而預埋件埋設好以后再處理是不現實的。所以個人認為預埋件還是應該熱浸鍍鋅處理。
83、理論上錨板是要鍍鋅,錨筋不用.但很多時候預埋件加工完后(錨筋焊上去了)再去鍍鋅,所以就都鍍.我是覺得也不能簡單理解浪費啦!主要還是要看你對規范的理解和加工順序的安排啦!不過呢!也我覺得應先加工好后再去鍍鋅,否則鍍鋅后再焊錨筋,會影響焊接質量的.只要錨筋是有肋鋼筋,我倒覺得對錨固強度沒什么影響.
84、我是這么理解的,預埋件不必鍍鋅刷防銹漆就行,但是后置埋件是必須熱鍍鋅的
85、如果業主要求,那你就鍍吧.我們從來沒鍍鋅過,都是刷漆,后置埋件是一定要鍍鋅(熱)
86、預埋件不用鍍鋅,否則握裹力下降。一般是先預埋好,外露鋼板面和幕墻埋件焊接完畢,表面除銹,刷富鋅防銹漆處理。刷銀粉防銹是騙人的。
87、1、JGJ-102上有規定:金屬材料和金屬零配件除不銹鋼及耐候鋼外,鋼材應進行熱浸鍍鋅處理、無機富鋅涂料處理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
2、后補埋件必須鍍鋅處理(預埋件在連接件焊接完畢后現場需進行防腐處理),因為幕墻的使用年限按規范要求應大于25年,埋件在25年里若沒有經過鍍鋅處理過,誰能保證連接部位結構不出問題,有人說8mm厚或10mm厚的埋板腐蝕幾十年也腐蝕不完,我認為是埋板與連接件的連接部位耐不住幾十年的腐蝕,且埋件就像土建的基礎,埋件就是幕墻的基礎,基礎不好幕墻不出問題才怪呢!所以我認為埋件必須鍍鋅處理,我認為每5年應用“儀器”("儀器"不知到國內有沒有,從技術上應該不是問題)對埋件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8、這個問題規范是沒有明確的要求
只說“應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大家反對熱浸鍍鋅的理由不外乎兩個:
1、成本高
2、鍍鋅層會降低錨筋與混凝土的握裹力。
但實際上,這兩點都站不住腳。
首先我們來看成本,做鋼結構工程時能提供幾十年可靠防護的“有效的防腐措施”一般也就兩種:熱浸鍍鋅、涂敷富鋅防銹漆。根據鋼結構防腐規范,如果要進行防腐涂層處理,則必須首先除銹至Sa2.5級,這必須要噴砂除銹的,手工除銹根本達不到要求,然后在工廠里涂敷干膜厚度不小于80微米的富鋅底漆(環氧或者無機硅酸鹽),然后再是干膜厚度不小于100微米的中間漆(環氧云鐵等),然后才能運到工地安裝。安裝完了之后,如果是外露裝飾面,還需要在進行裝飾面漆的涂裝。這一套工序下來,成本不會比熱浸鍍鋅來的便宜。而且對于像預埋件這樣的小制件,上述工藝很難實施,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別拿很早以前用的紅丹漆、防銹漆來說事兒,那根本不能滿足要求。大家看看馬路上沒有幾年就銹跡斑斑、甚至快被銹蝕透了隔離樁、欄桿就知道了。
再看第二點。我們做工程,最需要的就是嚴謹,不能想當然的怎么樣就怎么樣。很多人在說鍍鋅層會降低握裹力,但我沒有見到任何人給出實際的研究測試數據。我也在網上檢索了相關的研究信息,很可惜,基本上沒有見到中文的研究文章。相反地,倒是檢索到了很多上世紀7、80年代之前的英文研究論文,顯示熱鍍鋅層相比于黑皮鋼筋,其握裹力基本沒有變化,甚至有的還要更好。我附上了一篇論文,有興趣的同仁可以參考。
其實這也難怪大家誤解,因為在鋼結構設計規范里,有規定說,如果鋼筋采用樹脂防腐涂層,其錨固長度需要加長,于是就有人退而廣之,認為熱浸鍍鋅涂層也要這樣。但俗語說得好,真理往前一步往往就是謬誤,用在這里十分恰當。正確的邏輯應該是,由于測試驗證樹脂涂層會降低握裹力(最大可達20%),所以需要在規范里單獨提出來,特殊處理。而熱浸鍍鋅不會降低握裹力,所以就沒有必要特殊處理。熱浸鍍鋅的鋼筋在國外廣泛應用在具有更嚴格防腐要求的混凝土中,例如碼頭、海底工程等。有興趣的可以參見美國標準ASTM A767M - 05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Zinc-Coated(Galvanized) Steel Bars for ConcreteReinforcement。
綜而言之,熱浸鍍鋅是一種最為方便、經濟、有效的預埋件防腐處理措施,理應得到廣泛的使用。
89、預埋件是通過混泥土對錨筋的握裹力來達到錨固的,熱鍍鋅后鍍鋅層會影響水泥對錨筋的握裹力,另外,一般在安裝時,幕墻的連接鋼角碼多數是與預埋件焊接,焊接過程也會將預埋件鍍鋅層破壞掉了,還需要補涂防銹漆、銀粉漆處理,所以從各方面來看熱鍍鋅都是不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利的。
90、預埋件不用鍍鋅,鍍鋅后還要進行焊接操作,最后鍍鋅層全被破壞,而且隱蔽工程 做完了,預埋件的梁土建還要做粉層,這樣預埋件就已經被全部包裹了。與外界沒有直接接觸!所以不用鍍鋅!
91、鍍鋅還是需要的,因為在現場往往埋件與鋼筋同時植入,然后混凝土澆筑,而等到幕墻骨架安裝時,一般都會在若干個月以后,所以僅僅刷防銹漆不能抵抗錨板完全暴露于外界自然環境的侵蝕,我就在現場看到,即使是鍍鋅如果質量厚度達不到要求,仍然在龍骨(詞條“龍骨”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安裝前銹蝕的較嚴重,所以為了全方面考慮,熱浸鍍鋅還是需要的。
92、預埋件必須要鍍鋅,建筑結構內的鋼筋沒有鍍鋅是因為他與外界的接觸很少,而玻璃幕墻則是外露的,與外界接觸,并且可能與雨水接觸,所以為預防生銹,使幕墻骨架脫落,必須鍍鋅
93、后補預埋件的預埋鋼板必須要做電鍍鋅處理。在主體結構施工時買入的預埋件不可以鍍鋅,但是外露的與立柱上墻連接件連接的表面必須要做鍍鋅防腐處理。
94、預埋件在沒敲出前沒必要鍍鋅,敲出后刷防銹漆就行,后置埋件必須鍍鋅!
95、從成本及質量方面來說,鍍鋅無必要,錨板面防腐處理即可!
96、個人認為后置埋件要鍍鋅的,幕墻使用年限是25年,在使用過程中埋件和混凝土有可能出現縫隙,水和空氣有可能進入埋件,為防止銹蝕的可能,還是鍍鋅為好。
97、必須要鍍鋅,而且還要熱鍍鋅。埋件跟夾持屬于幕墻生根的地方,一旦銹蝕的話整個幕墻的安全性將會出問題。
98、支持預埋件熱浸鍍鋅!我只看到沒有做熱浸鍍鋅的鋼件若干年后像豆腐渣一樣讓人觸目驚心,卻從沒聽說過熱浸鍍鋅的預埋件因為握裹力的原因失去作用。現在的幕墻越做越高,還是不要因為一點蠅頭小利拿人的生命開玩笑。討論了這么久,我覺得我們討論的重點應該是:“哪種防腐方式更有效和可靠?”而不是,“刷兩遍防銹漆就行。”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可能有點激動了。
99、呵呵,這個問題都知道,可是規范這樣寫的。預埋件對幕墻來說是很重要的根本構件,銹蝕是致命的傷痕,尤其是幕墻壽命期(30年)內。而且幕墻是室外的。要求熱鍍鋅也可以理解,至于受力性能,對于螺紋鋼筋和圓鋼筋折彎或者端部焊接,我覺得渡不鍍鋅可能影響不大,所以。還是熱鍍鋅好一些。這和不允許用膨脹螺栓是一個道理吧。個人看法!
100、預埋件在土建預埋后表面會先做一層保護層保護埋件不被腐蝕,在幕墻施工時會敲掉這層保護層,此時需要在表面涂刷防銹漆,熱浸鍍鋅反而減小埋件和混凝土的握裹力,而且成本也高,所以不建議采用熱浸鍍鋅
101、鍍鋅目的就是防銹,其實滿足防銹要求就可以了。預埋件錨筋可不鍍鋅,埋板鍍鋅;或均不鍍鋅,待剔槽后刷防腐漆。
102、一定要鍍鋅。混凝土鋼筋保護層有30mm厚,保護得力。刷漆的話,只是表面,預埋件的四周的縫隙,混凝土厚度不夠,這樣預埋件板邊就生銹了,時間長,板的銹。延伸到鋼筋和板的連接部位,也會生銹~~所以必須要鍍鋅,才能保證25年的壽命。
至于刷漆,別聽經驗的說刷漆的就可以了。25年,中國的幕墻有幾個已經用了25年
至于抓力變弱,這是設計問題,明知變弱,還要保證設計過關。這只是料大小,螺紋不螺紋的問題。
103、我覺得鍍鋅或者刷瀝青漆都可以,鋼結構埋入式柱腳都是刷的瀝青漆,不能刷普通紅丹漆等丙烯酸類油性漆。熱鍍鋅不會減少和混凝土的握裹力,電鍍就不行了,漆膜(詞條“漆膜”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容易脫落。
104、預埋件鋼筋都有彎鉤或是其他措施,鍍鋅對握裹力降低部分,可以忽略的,鑒于防腐考慮,還是鍍鋅的好。另外,用防銹漆防腐,就是糊弄人,防銹漆粘接力不行的
105、預埋件鍍鋅是一種浪費,鍍鋅的目的是防止鐵件腐蝕,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一定要求鍍鋅,但埋件要做有效的防腐處理(當然其中包括鍍鋅這種方法)。
106、土建的規范中沒有明確要求鋼件鍍鋅;幕墻的規范中明確要求鍍鋅這也就是為什么幕墻的預埋件,要是土建做就不鍍鋅,要是幕墻單位做必須鍍鋅的原因從功能上來說,鍍鋅對于鋼材來說是有好處的,但不是必須的。作為幕墻單位,我們就只能按照規范要求,對鋼件鍍鋅。
規范是最低要求。
107、鋼筋在混凝土立面,不和空氣直接接觸發生反應。所以不鍍鋅。但是預埋件有裸露在空氣中的,為防止與外接接觸后生銹,所以要鍍鋅。
108、預埋件需要鍍鋅,由于鍍鋅對握裹力的影響很小,而埋件鋼筋的承載力遠大于所受的力,可以不計鍍鋅對承載力的影響,埋件防腐蝕是十分重要的
109、因為幕墻的埋件是暴露在空氣里面的,結構的鋼筋是包裹在混凝土里面的,露在空氣里面當然容易氧化了~~~~所以要鍍鋅!
110、鉚筋當然不能鍍鋅,但是預埋板 我們現在很多連接件都是直接通過焊接方式連接的,所以提前刷漆我覺得沒啥用,還是外露面刷防銹漆覺得靠譜。
111、埋件在混凝土內部的部分無需鍍鋅的,會降低握裹力。在埋件外露部分刷防銹漆和鍍鋅都可以防銹,防銹漆效果好但影響美觀,鍍鋅好看但效果不如防銹漆好。
112、前置埋件沒有必要鍍鋅,鍍鋅的后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反而降低,在施工前將前置埋件剔鑿出后清理干凈涂刷防銹漆即可,成本低效果好!后置埋件必須鍍鋅,因為涂刷防銹漆的均勻度及嚴密性不如鍍鋅效果好!鍍鋅只是防銹的手段,鍍鋅不是目的,目的是防銹!
113、因為鋼筋是在混凝土立面的,有混凝土保護,而預埋件是要外露的,而且預埋件上面還有進行作業,規范要求外露鋼材必須鍍鋅。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