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10、超材料
突破性:具有常規材料不具有的物理特性,如負磁導率、負介電常數等。
發展趨勢: 改變傳統根據材料的性質進行加工的理念,未來可根據需要來設計材料的特性,潛力無限、革命性。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波音公司、Kymeta公司、深圳光啟研究院、國民技術等。
11、柔性玻璃
突破性:改變傳統玻璃剛性、易碎的特點,實現玻璃的柔性革命化創新。
發展趨勢:未來柔性顯示、可折疊設備領域,前景巨大。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康寧公司、德國肖特集團等。
12、人工晶體
突破性:一種膠原聚合物材料制成軟彈性醫用凝膠,植入眼內,治療視力異常。
發展趨勢:非水溶性,高化學惰性,高穩定性,無致癌作用,高生物相容性,耐受性好、彈性強度穩定、無膨脹性等。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美國眼力健公司(Abbott Medical Optics, Inc.)、美國超晶集團(東莞瀚晶納米材料有限公司、納諾人工晶體(平湖)有限公司、臺州超晶人工晶體有限公司、常州超晶人工晶體有限公司、重慶超晶人工晶體有限公司)、美國Lenstec公司、愛博諾德(北京、蘇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非人工晶體研究院、北京人工晶體研究所、山東大學、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等。
13、泡沫金屬
突破性: 重量輕、密度低、孔隙率高、比表面(詞條“比表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積大。
發展趨勢: 具有導電性,可替代無機非金屬材料不能導電的應用領域;在隔音降噪領域具有巨大潛力。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Alcan(美國鋁業)、Rio Tinto、Symat,Norsk Hydro、杭州龍邦、寧波賽孚、遼寧融達、四川元泰達有色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
14、自組裝(自修復)材料
突破性:材料分子自組裝,實現材料自身“智能化”,改變以往材料制備方法,實現材料的自身自發形成一定形狀和結構。
發展趨勢:改變傳統材料制備和材料的修復方法,未來在分子器件、表面工程、納米技術等領域有很大前景。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美國哈佛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等。
15、形狀記憶合金
突破性:預成型后,在受外界條件強制
變形后,再經一定條件處理,恢復為原來形狀,實現材料的變形可逆性設計和應用。
發展趨勢: 在空間技術、醫療器械、機械電子設備等領域潛力巨大。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有研新材、中科院、蘭州西脈記憶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安泰科技、樂普醫療、江陰法爾勝佩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16、磁(電)流體材料
突破性:液態狀,兼具固體磁性材料的磁性,和液體的流動性,具有傳統磁性塊體材料不具備的特性,和應用。
發展趨勢: 應用于磁密封、磁制冷、磁熱泵等領域,改變傳統密封制冷等方式。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美國ATA應用技術公司,日本松下、湖南維格磁流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神然磁性流體技術有限公司等。
17、可降解生物塑料
突破性:可自然降解,原材料來自可再生資源,改變傳統塑料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資源的依賴,減少環境污染。
發展趨勢:未來替代傳統塑料,具有前景巨大。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Natureworks,Basf,Kaneka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鑫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18、超導材料
突破性:超導狀態下,材料零電阻,電流不損耗,材料在磁場中表現抗磁性等。
發展趨勢:未來如突破高溫超導技術,有望解決電力傳輸損耗、電子器件發熱等難題,以及綠色新型傳輸磁懸技術。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日本住友、德國Bruker、中科院、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遼寧中大超導材料有限公司、北京英納超導技術有限公司、綜藝超導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海泰超導電子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等。
19、碳纖維
突破性:輕質、高強、高模、耐化學腐蝕(耐有機溶劑、酸、堿,不溶脹(詞條“溶脹”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熱膨脹系數小,強度高等。
發展趨勢:產品性能趨向于高性能化、價格將繼續降低,航天航空和文體用品領域用量穩定增加,民用工業用量將快速增長等。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日本東麗、日本東邦、日本三菱、美國HEXCEL、美國ZOLTEK、美國ALDILA、德國SGL西格里集團、韓國泰光產業、中國臺塑集團、中復神鷹、威海拓展、吉林神舟碳纖維、中鋼集團江城碳纖維有限公司、蘭州藍星纖維有限公司、中油吉化碳纖維廠、東華大學、西工大、武漢理工、哈工大等。
20、碳納米管
突破性:高電導率、高熱導率、高彈性模量、高抗拉強度等。
發展趨勢:功能器件的電極、催化劑載體、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機構(公司):Unidym, Inc.,Toray Industries,Inc.,Bayer Materials Science AG,Mitsubishi RayonCo., Ltd.、深圳市貝特瑞、蘇州第一元素、中科院、山東大展碳納米管有限公司、深圳市納米港有限公司等。
看了新材料在線精心為您準備的以上資料,您覺得哪些才是您心中的“2016年最具潛力的十大新材料”?請參與下方的投票,為您心中的潛力材料投上一票。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