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在我們的化工行業內,低價競爭的現象并不罕見。在急功近利心理的驅使下,不少廠家不是把產品做好,而是把價格做低,得點兒小便宜就沾沾自喜,自以為找到了生財之道。殊不知,這種惡性行為是慢性自殺,不知不覺中自己就把自己給滅了。

價格適當做低有利于產業化,規模化,但價格過低過濫,不擇手段,就扼殺了我們化工行業。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真理。
現在的市場,你去走一圈,你會發現,同類產品嚴重過剩,價格一家比一家低。

而操作成本低的山寨行為,更加加劇行業低價競爭的惡劣現象。
客戶專業些便罷了,仔細對比,總能知道這其中的差距。但事實上,不少客戶并不在專業上計較,反而被低價深深吸引。久而久之,劣幣驅逐良幣,慢慢地不少好的產品為了生存,也無奈降價!

價格做爛了,市場做壞了,付出的代價往往是慘痛的。每個市場,都有不少因為價格戰而倒下的冤魂。
而攪起價格戰那淌渾水的那些企業,下場也未必好看。他們或許趁著渾水摸魚吃上過幾頓葷菜,但是到最后,往往又是他們深陷低價泥潭,泥足難拔。就從這次原材料的漲價事件來說,那些靠低價生存的企業碰上這樣的大風浪,根本無從抵抗就被雨打風吹去。
而市場的后繼力量甚至是中堅力量,絕不是飛蛾撲火般的不怕死者(惡性低價者),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堅守自己品質定位和價格定位的執著者。他們不提倡物美價廉,他們堅持自主創新,申請品牌保護,生產差異化優質產品,他們推崇”一分錢一分貨“。正是他們的堅持,才保證了我們化工行業的健康不至于被破壞殆盡。

行業需要恢復商業理性,不要不顧一切的瘋狂。
顯而易見,價格是把雙刃劍,可以傷人,也可以傷己。非理性的價格戰,往往兩敗俱傷。
希望我們的個別老板能經受住短期利益的誘惑,找準自己的定位,堅持做長壽企業,而不是貪圖一時痛快,帶來無窮后患。不創新、一昧抄襲,那些倒下的化工廠就是你的下場。
但我們始終相信,真正值得尊敬的企業,不是發展和擴張最快的企業,也不是規模最大的企業,而是始終如一堅持創造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企業,自始至終有自己底線的企業。它的存在,是化工人們的幸事,是行業的幸事,也是社會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