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一、建筑幕墻的四性檢測的定義
1、檢測內容:建筑幕墻氣密、水密、抗風壓、平面內變形性能檢測;
2、檢測性質:四性檢測是為確定工程中幕墻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而進行的檢測。對于每一個幕墻工程項目都應進行幕墻性能檢測。
3、其他事項:目前國內的行業現狀,對工程的幕墻四性檢測僅是對幕墻試件進行,檢測結果是對試件負責。

4、四性檢測的時間節點和檢測目的:
4.1、四性檢測試驗的時間節點:
一般應在工程設計完成后,幕墻組件批量生產、加工和幕墻安裝施工前進行。
4.2、四性檢測試驗的檢測目的:
• 驗證幕墻設計的正確性、合理性、工藝性,經濟性,能否滿足設計的性能指標要求;
• 同時也為改進設計、改進完善加工、組裝、安裝工藝方法提供依據;
• 使施工單位的操作人員能夠通過幕墻試件的加工、組裝和安裝過程熟悉、掌握操作工藝和方法。
二、建筑幕墻四性檢測-報告樣式


三、國家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規范依據一: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P15 4.2.10:玻璃幕墻性能檢測項目,應包括抗風壓性能、氣密性能和水密性能,必要時可增加平面內變形性能及其他性能檢測。
條文解釋中說明:有抗震要求時,可增加平面內變形性能檢測。
規范依據二:
《 玻璃幕墻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JGJ/T139-2001,P20 6.1.2:玻璃幕墻安裝,必須提交工程所采用的玻璃幕墻產品的空氣滲透性能、雨水滲漏性能和風壓變形性能的檢驗報告,還應根據設計的要求,提交包括平面內變形性能、保溫隔熱性能等的檢驗報告。

規范依據三:
《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10-2001,P44 9.1.2 :幕墻工程驗收時應檢查下列文件和記錄:……6 幕墻的抗風壓性能、空氣滲透性能、雨水滲漏性能及平面內變形性能檢測報告。……。

規范依據四:
《 建筑幕墻》------ GB/T 21086-2007 ,P32 15.2檢驗項目 。

規范依據五:
《 建筑幕墻》------ GB/T 21086-2007,P35 15.5.2.2交收檢驗。

四、建筑幕墻四性檢測的設備(詞條“設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介紹
常見的建筑幕墻檢測設備主要是通過模擬自然界的風、雨、地震作用(詞條“地震作用”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等自然現象,并提供不同的效應組合用來檢測幕墻的水密性能、氣密性能、抗風壓性能和平面內變形性能。
一般兩種試驗裝法。

具體的設備包括:壓力箱、反力架/安裝架、供風系統、操作控制系統、數據采集系統、抗震油壓系統。






五、建筑幕墻四性檢測-具體內容和要求
5.1、建筑幕墻的氣密性能檢測:
通過試驗檢測,確定幕墻檢測試件在風壓作用下,幕墻可開啟部分處于關閉狀態時,可開啟部分以及幕墻整體阻止空氣滲透的能力。
氣密性能指標的大小直接影響的是幕墻的節能和隔聲(詞條“隔聲”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性能。

試驗程序:
Ø 首先將可開啟部分開關不少于5次,然后關緊,先是加正壓,預備加壓,加3個500Pa的脈沖壓,消除安裝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應力(詞條“應力”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和可能存在的空隙;
Ø 然后開始氣密性能檢測,按上面的加壓順序,50-100-150-100-50,每個壓力穩定10s以上,記錄該壓力下的空氣流量,主要是100Pa壓力下的流量,后面會將該數據換算成標準下狀態下的漏氣量,并以此作為判斷滲漏性能的指標。

Ø 接下來進行的是負壓氣密性能檢測,也是預備加壓,3個500Pa的脈沖壓,消除安裝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應力和可能存在的空隙,正式開始檢測,50-100-150-100-50,每個壓力穩定10s以上,記錄該壓力下的空氣流量。
備注:在氣密試驗過程中,會有“膠帶或朔料薄膜將整個幕墻樣件密封”,以及“拆除密封膠帶或朔料薄膜”的兩個動作。
5.2、建筑幕墻的水密性能檢測:
通過試驗檢測,確定幕墻檢測試件在可開啟部分為關閉狀態時,在風雨同時作用下,阻止雨水滲漏的能力。
水密性能指標,它表征的是建筑幕墻的舒適性能。

試驗程序(通常采用穩定加壓的形式):
Ø 預備加壓。壓力500Pa,加壓速度100Pa/s,持續時間3s,泄壓不小于1s;
Ø 淋水。均勻地淋水,淋水量3L/(㎡﹒min);
Ø 加壓。在淋水的同時施加穩定壓力,定級檢測時,逐級加壓至幕墻固定(詞條“固定”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部分嚴重滲漏為止;工程檢測,首先加壓至可開啟部分設計指標值,壓力穩定作用時間15min或幕墻試件可開啟部分產生嚴重滲漏為止,然后加壓至幕墻固定部分設計指標值,壓力穩定作用時間30min或幕墻試件固定部分產生嚴重滲漏為止,無可開啟部分的幕墻試件,壓力穩定作用時間30min或產生嚴重滲漏為止

備注:水密性能的檢測采用兩種加壓方式,穩定加壓和波動加壓。
• 定級檢測和工程所在地為非熱帶風暴和臺風地區時,采用穩定加壓。
• 如工程所在地為熱帶風暴和臺風地區時采用波動加壓。
關于嚴重滲漏的判定:
【嚴重滲漏】:雨水從幕墻試件室外側持續或反復滲入室內側,發生噴濺或流出試件界面的現象。
滲漏狀態分為五種:
a、室內出現水滴;
b、水珠連成線,但未滲出試件表面;
c、局部少量噴濺;
d、噴濺出試件界面(持續);
e、水溢出試件界面(持續)。
只有d、e兩項才能判定為嚴重滲漏。

5.3、建筑幕墻的抗風壓性能檢測:
通過試驗檢測,確定幕墻檢測試件在可開啟部分處于關閉狀態時,在風壓作用下,幕墻變形不超過允許值且不發生結構損壞(如:裂縫、面板破損、局部屈服、粘接失效等)及五金件松動、開啟困難等功能障礙的能力。
抗風壓性能指標,表征的是建筑幕墻的安全性能。

試驗程序(工程檢測):
• 確定最大變形處,安裝位移針;
• 正壓預備加壓;正壓變形檢測P1:分級增加壓力直到風荷載(詞條“風荷載”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標準值的40%(P1),記錄每級壓力下各個測點的面法線位移量;
• 負壓預備加壓;負壓變形檢測-P1:分級增加壓力直到風荷載標準值的40%(P1),記錄每級壓力下各個測點的面法線位移量;
• 正壓反復加壓檢測P2=1.5P1;負壓反復加壓檢測-P2=1.5P1;
• 以檢測壓力P2=1.5P1為平均值,以平均值的1/4為波幅,進行波動檢測,先后進行正負壓檢測。波動壓力周期為5~7秒,波動次數不少于10次。
• 安全檢測P3=2.5P1;使壓力升至P3=2.5P1(此處P3是對應幕墻設計風荷載標準值),隨后降到0,然后在降至-P3,隨后升至0,整個過程升、降壓速度300~500Pa/s,壓力持續時間不少于3s,記錄面法線位移量、功能障礙、破損部位及情況。
• 判定等級:如未出現功能障礙及損壞,就可根據P3確定幕墻等級,判定能否滿足工程設計要求。
抗風壓性能檢測加壓順序

5.4、建筑幕墻的平面內變形能力檢測:
通過試驗檢測,確定幕墻檢測試件在樓層反復變位作用下保持其墻體及連接部位不發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破壞的平面內變形能力。
平面內變形能力指標,是用平面內層間位移角進行度量。

試驗程序:
• 預備加荷:以1/600位移角進行預加載正式加荷:從分級指標值的最低級開始,每級使模擬相鄰樓層在幕墻內沿水平方向作左右相對往復移動三個周期,詳細記錄各級位移復位后幕墻試件的破損情況。
• 工程檢測時,逐級檢測到幕墻設計層間位移角為止,如沒出現危及人身安全的破損就可判定為合格。
備注:試驗時,是通過外力使安裝上試件的橫梁在幕墻平面內沿水平方向進行低周反復運動,模擬受地震或風荷載時幕墻產生平面內變形的作用。

六、建筑幕墻四性檢測-本項目試驗樣件的要求
試驗樣件要求:
構件式幕墻(詞條“構件式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試件寬度至少應包括一個承受設計荷載的典型垂直承力構件。試件高度不宜小于一個層高,并應在垂直方向上有兩處或兩處以上與支撐結構相連接。推薦高度一個樓層以上,寬度至少兩個分格。
其他試驗所需資料
a、板塊分格圖、節點圖、計算書;
b、監理證書復印件;
c、型材廠家;
d、結構膠、耐候膠品牌代號;
e、玻璃廠家;
f、立梃、橫梁規格、表面處理。
另需有2-3名工人候場,準備雙面膠條(詞條“膠條”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一捆,項目指定用透明玻璃膠(詞條“玻璃膠”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一箱。
七、建筑幕墻四性檢測-性能指標要求
7.1、氣密性能:
氣密性能指標應符合GB50176《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89《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有關規定,并滿足相關節能標準的要求,一般情況可按下表確定。

7.2、水密性能:
GB50178中,ⅢA和ⅣA地區,即熱帶風暴和臺風多發地區按下式計算,且固定部分不宜小于1000Pa,可開啟部分與固定部分同級。
P=1000*μz*μc*W0
P ——水密性能指標
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
μc——風力系數
w0——基本風壓
其他地區可按上式計算值的75%選取,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700Pa,可開啟部分與固定部分同級。

7.3、抗風壓性能:
幕墻的抗風壓性能指標應根據幕墻所受的風荷載標準值Wk確定,其指標值不應低于Wk,且不應小于1.0kPa。

幕墻的相對撓度和絕對撓度要求。

7.4、平面內變形性能:
• 建筑幕墻平面內變形性能以建筑幕墻層間位移角為性能指標;
• 在非抗震設計時,指標值應不小于主體結構(詞條“主體結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彈性層間位移角控制值;
• 在抗震設計時,指標值應不小于主體結構彈性層間位移角控制值的3倍。

八、建筑幕墻四性檢測-試驗過程中常見問題
8.1、氣密性能檢測(常見問題:漏氣):
對框架幕墻來說問題主要集中在可開啟部分:
• 開啟窗過大,窗框在運輸或安裝過程中變形,安裝后出現扇和框之間不能完全閉合;
• 扇和框之間沒有完全閉合,開啟扇安裝不到位,有連續的縫隙;
• 密封膠條安裝大意,膠條斷點處未密閉;

8.2、水密性能檢測(常見問題:漏水):
出現問題最多的,比較集中的,基本都在可開啟部分,包括五金(詞條“五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件安裝、膠條的選擇、安裝工藝不合格等等問題。
• 五金件安裝不到位,這會帶讓密封膠條不能與鋁型材貼合,膠條防水線形同虛設;
• 選擇的膠條尺寸過小,壓縮量不夠;
• 膠條下料偏短,對接處存在縫隙,沒用密封膠對接……

8.3、抗風壓性能檢測
抗風壓性能指標的檢測,涉及安全性,是四項檢測項目中最關鍵的一項檢測 。
常見問題A,五金件損壞:

常見問題B,玻璃破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