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幾年咱們中國頻頻出奇葩建筑,種種讓人啼笑皆非的建筑作品不斷刷新國人的審美觀,難道中國人的創意真有這么渣嗎?本以為,只有咱們中國人才會做出這樣的設計,崇洋媚外的認為外國人做的建筑設計貌似都很高大上,實際上看了下面這個工程,小編也是服了,奇葩建筑真不分國界。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實景圖
這座奇葩建筑是格拉茨現代美術館,位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歐洲古城格拉茨(Graz)的穆爾河畔,這是一座具有強烈未來主義風格的建筑,由英國建筑師彼得·庫克所設計,它的外形奇特,整個外立面以藍色的塑料玻璃拼貼而成。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實景圖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以“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來體現和詮釋,與周圍傳統建筑的視覺反差和突兀也使該館被形容為“城市怪獸”、“外星人入侵”,而不規則的前衛造型又被人們稱為是“有鰓的巨獸”、“巨型膀胱”、“毛毛蟲”等,今天在小編看來,它似乎又要多一個外號叫巨型“海參”了。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實景圖
美術館于2000年開工修建,投資約2300萬英鎊,2003年完工開放。整個美術共分五部分:中間凸起的部分稱為“Belly”(胃),屋頂貌似心臟血管的稱為“Nozzles”(管口),屋頂的柱狀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閑吧Sushi-Bar既“Needle”(針管),地面支撐部分稱為“Pin”(栓腳),最后則是入口、售票處,只有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礎上休整而來的,現在仍可看到當時的鑄鋼(詞條“鑄鋼”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雕花,這里還有書店和禮品販賣部等。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實景圖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實景圖
美術館地面展覽廳共三層,主要展覽空間在屋頂層,整個大廳為無柱型設計,大廳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頂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廳中有一個移動式斜坡道,參觀者可以緩緩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廳,營造一種被藝術吞沒的劇院效果,十分新穎獨特。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實景圖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實景圖
該美術館主張建筑學應該同當代的生活體驗緊密結合,于是整個美術館透明玻璃表皮布滿BIX發光裝置,該裝置會在夜幕降臨之后將整個建筑變成發光體,且不斷變幻自己的光形態和顯示內容,這也是基于“建筑電訊”當年“信息交流顯示”的建筑理念。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實景圖
雖然該建筑是格拉茨最經典的標志建筑,但就小編個人而言,實在很難將它與美、與藝術聯系起來,但奧地利卻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這里產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和作家,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化之都,就沖這,這個長得像怪獸一般的美術館也是值得一探究竟的,畢竟我們不能膚淺到只看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