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阿們!一座教堂,很難有人會把他和玻璃幕墻聯系在一起,而今天的主角——南京市基督教圣恩堂,就是這樣一座個性到天堂的建筑。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工程庫,收錄了全球很多幕墻工程,但今天要聊的這個,實在是太獨特了,獨特的不光是建筑外立面,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是建筑的業主,我們常說的甲方!
南京市基督教圣恩堂選址在南京河西新城文化中心區內,與先期建成的金陵圖書館相彼鄰,并與同期規劃設計的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共同占用同一地塊。圣恩堂是國內唯一一座玻璃幕墻結構鐘樓的教堂,是江蘇省內最大的教堂。

南京市基督教圣恩堂

南京市基督教圣恩堂

南京市基督教圣恩堂
南京市基督教圣恩堂選址在南京河西新城文化中心區內,與先期建成的金陵圖書館相彼鄰,并與同期規劃設計的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共同占用同一地塊。圣恩堂是國內唯一一座玻璃幕墻結構鐘樓的教堂,是江蘇省內最大的教堂。

南京市基督教圣恩堂

南京市基督教圣恩堂
新教堂將是南京市基督教協會所屬的最大的國際禮拜堂,其內部包括一個3500坐席的大禮拜堂、兩個300-450座的輔堂和全日學、展示、教會辦公及培訓等使用功能。

南京市基督教圣恩堂

僧侶宿舍及輔助用房
設計的起點始于對環境的整體分析。新教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相鄰的圖書館被視為一個整體,行為的連續性和視覺的連續性是控制場地規劃設計的基本線索,通過空間的配置與整合將新建筑與既有的河流、步行橋、地鐵站聯結為新的意象鮮明的場所。


圣恩堂的空間和形體特征首先來自其宏大規模與當代基督教倡導牧師與信徒之間的交互感之間的尺度沖突。主禮拜堂的空間格局疊加了當代基督教禮拜堂向心模式和傳統禮拜堂長軸對稱模式,溫馨的圍合與傳統的儀典歸于統一。池座與樓座的分布方法有效化解了場地不足的局限。上述策略自然催化了具有可識別特征的曲線形主形體。兩個輔堂被置于由地面和緩上升的傾斜屋蓋(詞條“屋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下。

建筑外墻主材料為干掛花崗巖,通過連續等高切片的方法,復雜的雙曲面被轉換為線性的標準板材的連續漸變組合,從而在設計意圖與建設費用間達成有效的平衡。

主入口銅門

銅門近景
主堂與輔堂分別采用了與禮拜空間特征相適應的自然光策略。結構設計組合運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兩種類型,前者作為活動空間的主要承載,后者則完成主禮拜堂的覆蓋。

主入口兩側看臺

禮拜堂內部

天花及采光井

總平面圖

立面

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