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法國時間4月15日18時50分,巴黎圣母院發生重大火災,這場火災讓這座擁有850年歷史的古老教堂大部分建筑被破壞。標志性的哥特式塔尖在火中坍塌,木制框架及屋頂基本被燒毀,所幸主體結構和兩座標志性的塔樓在大火中保存完好。

曾經的巴黎圣母院!你是否見過她的美……

巴黎圣母院起火,這是一場文明的劫難……
這次火災對于巴黎和法國乃至全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來說,都是一個極其重大的損失。盡管耶穌受難荊棘冠、祭壇和十字架等藝術品全都被保存了下來,但重建圣母院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即便復建也很難體現建筑的原真性和歷史性。目前法國司法部門(詞條“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已就火災原因展開調查。據多家法國媒體報道,圣母院頂樓的電線短路可能是引發火災的原因。
古建筑文物,防火(詞條“防火”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是重中之重;這方面已經有太多慘痛的教訓!
2003年1月,“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筑群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宮發生大火,最有價值的主殿三間共236平方米建筑全部化為灰燼,周邊文物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2017年12月,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九龍寺突發大火!始建于明崇禎年間的靈官樓被燒毀,近億元募款重建的“亞洲第一高木塔”,付之一炬!
2018年9月,擁有200年歷史的巴西國家博物館陷入火海,2000萬藏品受到威脅,其中包括埃及和希臘羅馬的文物以及西半球最古老的人類頭骨等珍貴藏品。
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國發生文物火災事故17起,2018年發生12起。今年春節前夕,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安全突查暗訪中,就發現了100余項安全隱患和問題。
古建筑防火現狀
1.古建筑耐火等級低。
古建筑的特色往往也是其軟肋所在,多數古建筑都是土木結構,使用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耐火等級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極高,再加上其規模龐大、房間成片,缺乏防火間隔設施,發生火災后,往往形成火燒連營的形式,非常容易釀成大的火災。
2.古建筑的地理及環境條件特殊,導致施救困難。
古建筑多在偏遠的地區,一旦發生火災,等消防救援趕到時,往往延誤了滅火的最佳時機。村民自行開展滅火自救,既缺乏專業的撲救技能,也沒有有效的滅火設備,很難有效控制火勢的發展與蔓延。而且木結構建筑在火災中的倒塌危險性較大,給施救人員的安全構成威脅。古民居巷道比較窄,消防車難以靠近或進入古民居內進行火源撲救。
3.缺少消防設施,消防通道不暢。
一般來講,古建筑消防設施嚴重滯后。消防器材配備達不到規范要求,缺乏消防設施,沒有消防給水管網,也無消防水池。沒有適合消防車通行的道路,鋪設水帶也很困難。
如何有效降低火災危害
1.古建筑引用現代防火分區(詞條“防火分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劃分概念
我國歷史悠久,眾多古建筑以木質結構居多;古人防火主要靠人防物防—打更和馬頭墻。現代防火的主要理念是防火分區,與古代馬頭墻有異曲同工之處;當火災發生時,通過防火分區防止火災蔓延、保證人員安全疏散、提供充分的救援滅火時間。
因此,對古建筑也可以根據容易起火的部位為依據,按照實際的距離大小來劃分空間,形成“物理分隔”的縱深防御,再以此空間的間隔,規劃設置各項防火措施及設備,適當拆除部分建筑,設防火分隔或開辟消防通道,達到防火安全目的。古建筑內的各種木材及棉、麻、絲、毛等織物,要進行防火阻燃處理。對大量的有管道、電纜設計的部位需要進行防火密封的部位,應使用防火封堵材料進行防火密封。
目前,常用的防火封堵材料有:柔性有機堵料、無機堵料、阻火包、防火封堵板材、防火密封膠等。防火密封膠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結性,有一定的位移能力,已經在建筑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圖):

防火密封關鍵材料——防火密封膠
硅寶DJ-A3-119防火密封膠是一種具有防火封堵功能的彈性材料,性能滿足國家強制性標準GB 23864-2009《防火封堵材料》A3級(最高耐火極限(詞條“耐火極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產品要求,燃燒性能(詞條“燃燒性能”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達到GB/T 2408-2008《塑料燃燒性能的測定水平法和垂直法》規定的最高級別V-0級,通過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獲得公安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頒發的中國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證書,是行業內第一批獲得該證書的企業。

目前,硅寶DJ-A3-119防火密封膠產品已經在北京奧運會主體工程-鳥巢、蘇州東方之門(301.8米)、濟南漢峪金谷(339米)和昆明西山萬達廣場(300米)等眾多地標建筑;以及建筑內部的各種管道穿孔封堵、建筑接縫的防火封堵、防火門(詞條“防火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窗的防火防水密封得到廣泛應用。
2.增加必要的消防設施
古建筑物內必須安裝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并確保其靈敏有效。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一旦發生火災能有效的降低火災蔓延的幾率,確保重點文物保護建筑能從不同方位就近接水滅火。
3.配備合適的消防車
針對古城消防通道不順暢,正常的消防車在發生火災時不容易進入火災事發點進行滅火。因地制宜,配備小巧的消防車非常必要。
結束語
古建筑物是全人類的財富,巴黎圣母院火災對于文物保護是一種教訓,它再次敲響警鐘,提醒我們補齊文物保護的短板,防患未然。對古建筑物進行科學的防火保護是全民的責任。以新的認識、新的理念和先進的現代科學防火對策來積極面對當前古建筑物防火安全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好這些人類文化的遺產和瑰寶,使之代代相傳,流芳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