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西安——古時的長安城承載了中國最多記憶的地方,是多少人自古以來的向往。
正是在西安這個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有一座“顛覆幕墻概念的創新之作”已經在灞河北岸悄然呈現,它就是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會議中心。

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是一座集生態化、國際化、智能化為一體的國家級會議中心。經歷了兩年多緊張有序的建設,目前該項目已經投入使用,作為古都西安又一城市坐標,它現代而經典、大氣而精致、莊重而優雅,被譽為“世紀精品 · 傳世之作 · 城市地標”。
而它更是憑借獨一無二的建筑幕墻設計理念、高難度的施工建造技術,在第四屆建筑門窗幕墻行業金軒獎“創新工程應用案例”獎項中,一舉拔得頭籌。

與古都西安遙相呼應,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建筑外立面從西安歷史地標建筑鐘樓提取造型元素,融合古代建筑飛檐以及現代建筑簡潔元素,具體設計中抓住中國古典建筑的神韻:方正對稱的格局;虛實有致的體量;寬大彎曲的屋面;理性規整的柱式……打破了人們對于現代建筑冷冰冰的傳統理念。

而幕墻的呈現也不再是一成不變,通過上下白色“月牙”和“月牙”間的玻璃幕墻形成有致的虛實對比,下“月牙”底部為首層內凹的全玻璃幕墻,當夜幕降臨時,上下月牙將被點亮,宛如一諄彎月懸于絲路之上,形成夜幕下的標志景觀。
建筑效果的呈現,給建筑結構設計和幕墻系統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在結構設計上西安絲路會議中心選用了核心筒+桁架的懸掛結構體系,在內部,室內形成全無柱空間,滿足會議使用功能的同時,也創造了特有的無柱空間體驗。在外部,通過屋頂桁架懸掛下來的180根鋼柱和260根幕墻組合鋼吊柱將下月牙懸掛在上月牙上,將上下“月牙”以線與面的方式呼應,從而創造出建筑特有漂浮感,使它成為灞河北岸最亮眼的地標建筑。

作為該項目的幕墻承包單位,中建深裝在設計及施工中,針對幕墻系統的設計,提出吊頂檐口鋁板可更換裝配式施工技術,首層玻璃肋(詞條“玻璃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系統突破規范,大膽采用全玻坐立式系統,玻璃肋頂端節點設計成防自鎖結構的伸縮滑移機構,適應結構變形(詞條“變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同時在組合鋼吊柱施工中采用的大跨度鋼板焊接矩形管鋼結構幕墻施工技術,這項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本項目運用BIM技術,進行可視化施工,并且突破傳統廣義幕墻定義,創下了國內跨度最大的鋼結構組合吊柱玻璃幕墻、國內首例主體與幕墻結構共用最大幅全懸掛式幕墻系統兩項“國內之最”,顛覆了幕墻的傳統定義,為中國建筑幕墻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關于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仍還有太多的未解之謎,幕墻工程行業對于它的技術探索也絕非淺嘗輒止。
本屆FDC中國國際門窗幕墻高級研討會幕墻工程案例專場,將由大國工匠曹亞軍為行業帶來《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會議中心——重構幕墻概念的超級工程》,揭秘這一創新工程的理念與實現。
時間:10月28日
地點: 北京 ·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W201會議室
演講嘉賓:曹亞軍 大國工匠 | 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 科技部經理

演講主題:《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會議中心——重構幕墻概念的超級工程》
識別二維碼,報名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