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在隈研吾的設計中
他用材料把在地環境和項目的
使用者連接了起來
在他的建筑概念里
材料的紋理構造和原始狀態
以及建造系統和產品
都可以通過展示和使用
來增添每座建筑的實用價值
從瓷磚制成的展示架
到透過帶有細薄聚酯(詞條“聚酯”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涂層的多孔金屬(詞條“金屬”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板
穿入的日光
隈研吾堅信作為基本組成的材料
能在設計階段給建筑帶來改變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隈研吾
利用材料為建筑帶來非凡改變的21個項目
預制混凝土:粗野外墻
01 英國鄧迪V&A博物館
2,500個鑄石板懸掛在墻壁上
或垂直或水平
每個面板重達兩噸,跨度達四米
由模具制作而成面板的大小、形狀、布局
根據在建筑位置不同而變化
當太陽在博物館周圍移動時
陰影的形狀也隨之改變
瓦片:展示架
02 Camper 專賣店
在這家鞋店里
他用陶材料制作了重復的拱形
讓它們作為門店設計的基本元素
陳列鞋子的架子是疊加的小拱形
椅子也由拱形結構支撐
顏色上沒什么花樣
就是陶土本身的黃色
和米蘭的木結構放在一起看
一樣自然、重復、樸素,非常隈研吾
織物:輕質天花板和墻體
03 ONE@Tokyo 酒店
與外墻頗為夸張的木屏
形成鮮明且意想不到的對比的
是用于修飾一層餐廳室內空間的織物
長長的白色織物
為整個空間帶來了輕質的墻體
并且遮蓋住了天花板的技術設備
木制網格:展示架
04 GC Prostho 博物館研究中心
在這個博物館里
隈研吾復制了一個傳統日本玩具
Cidori(千鳥)的形制
大小規模則參考將要放置在
內展覽的藝術品的尺寸
最后呈現出來的結構中
每個網格的面積是50平方厘米
這個三維的網格本身也成了博物館的展柜網格
再生材料:半透明外墻
05 北海道實驗住宅
Chise則是是一個特點鮮明的“草房子”
因為屋頂和墻壁都完全覆蓋著蘆葦或細竹
這個房子有日本落葉松制成的木框架
覆以一層涂上聚酯氟碳的薄膜
從而可以保證其隔熱性能
并將香蒲墊在地上
形成一個中心壁爐空間,全年都不熄滅
在加熱地面的同時讓房間吸收由它產生的輻射熱
內側部分由可拆除的玻璃纖維布膜覆蓋著
玻璃板:舞動的格子
06 現代藝術中心 – FRAC
這些玻璃板為鋼化夾層玻璃板
表面經過了琺瑯處理變得不透明
間隔地排布在建筑外表皮上
每塊玻璃板都以不同的角度進行裝配
以達到一種虛幻的表皮效果
木板:游樂場
07 十和田市社區廣場
鍍鋅旋切板膠合(詞條“膠合”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木:遮陽板
08 Macdonald公共設施綜合體
由于曲折的平面設計
公共區域得以和私人空間
外部廣場和內部庭院連通
在外部,建筑材質因為巴黎特色傳統材質—鋅的使用
而得到強調而在室內,建筑變得更輕盈
玻璃和鋅板的交替使用使空間變得通透
為庭院帶來了最好的光線
加工冷杉木:格子天花板
09 冷杉林中的冥想圣地
這個項目中
選取了建筑周圍生長的冷杉木
并把它們加工成30毫米寬的木條
然后我們把它們像樹枝一樣堆疊起來
以形成一個從大森林到小建筑的過渡
瓦片:墻屏
10 中國美術學院民俗藝術博物館
在這個項目里
建筑外墻被一屏
被不銹鋼絲吊起的瓦片覆蓋
同時還起到控制室內光的作用
建筑屋頂和外墻表皮
所使用的大小不一的瓦片來自當地的傳統房屋
這有助于建筑與環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原橡木板:墻面覆蓋層
11 勃朗峰大本營
原橡木板包裹著建筑
在建筑表皮和屋頂創造出了一種不規則的韻律
保留樹皮,不對材料做任何處理
來凸顯木材自然的特質
網狀金屬板和紙漿:濾光器
12 Antoni Clavé 檔案室
白色的幕墻通過
將網狀金屬板與和紙混合在一起
賦予了空間一種光線自然而柔和的氛圍
這一工藝是將網眼金屬板
浸入構樹和黃蜀葵做的漿裝液體中
通過對溶液濃度的控制調整和干燥方式
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透明度
木條:百葉窗
13 日本碧海信用銀行御園座分行
一組木條精妙地互相側接
視覺上伸展成百葉窗狀
覆蓋在光潔的玻璃立面上
鋁制瓦片:第五表面
14 凈土宗一行寺
使用壓成半柱體的鋁制“瓦片”
作為第五面表面
鋪蓋屋頂為行院營造了獨特的質感
石與鋼:建筑圍層
15 金山社區活動中心
在這個作品中
隈研吾通過鑲嵌了
相同規格石料的鋼架結構和其統一的質感
重新詮釋了當地的傳統石墻
石與鋼的結構圍繞在整個建筑周圍
從而在最暴露的表面上更好地控制日光照射
鋼制織網:綠色屋檐
16 玉川高島屋購物中心
為了簡化和抽象化建筑的屋檐
隈研吾設計了波紋狀的5mm不銹鋼織網
固定在屋檐周圍
讓綠色植物可以自由生長延伸
織料:天然墻紙
17 上海上下時尚用品店
這個項目中使用了三軸折疊,高溫處理后的織料通過維持其柔軟度和形狀記憶的力度織料墻紙可以創造一種天然、飄逸且優雅的室內環境
幕墻上的麥稈
18 梼原町市場
通過使用2000x980mm的
麥稈制模塊作為建筑材料
麥稈束模塊橫向貼附在建筑周圍
因不會暴露在雨水之下而更加耐用
瓷磚:“粒子表面”
19 成都新津·知博物館
由本地的材料制成的瓷磚
由線纜相連懸浮在空中
從而組成了“粒子表面”
這一結構減輕了材料的沉重感
由此使建筑融入其周圍的自然環境中
鋁制鑲板:垂直盆栽
20 綠色投影
由鋁料壓鑄的鑲板
作為垂直盆栽組成的生動表面
略微歪斜不一的鑲板皆為整塊鑄造
使用類似腐化海綿的鑄模鑄成
從而顯得更加自然
鋁制格柵(詞條“格柵”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鑲板:馬賽克(詞條“馬賽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式表面
21 Delis 橫濱
850塊大小不一鋁制格柵鑲板組成的馬
賽克設計是用建筑的獨特詞匯
將橫濱生氣勃勃而又雜亂無章的城市氛圍
及其復雜運河系統闡釋出來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