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前海世茂大廈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十九單元03街坊,其整體建筑由一棟300米高超甲A級寫字樓和六棟獨立商業裙樓組合而成,集「金融、企業展示、商貿」于一體,融合多種個性化設計需求,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認為這就是一張具有國際灣區標桿的企業名片。

前海世茂大廈塔樓形態由自然衍生,兩個體量拔地而起,高聳入云,形成既完美統一又各自獨立且緊密交織的關系。以全球首創的45°雙旋轉藝術建筑,完美呈現 「God Curve 」的建筑美學與視覺效果相互融合以達到極致美觀與藝術化,一座象征著兩岸永恒聯系與和諧統一的嶄新地標就此誕生。

全球知名顧問品牌奧雅納(Arup)為項目提供結構和機電工程服務,在實現矚目造型的同時確保結構韌性和穩定性(詞條“穩定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塔樓采用的是非常規的斜柱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外框為鋼管混凝土(詞條“鋼管混凝土”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斜柱與鋼梁結構,核心筒則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塔樓建筑方案的平面(詞條“平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近似方形,且底部樓板面積較大,并隨著高度增加而逐漸縮小,以縮進的方式產生穩定的結構感。

前海世茂大廈在幕墻設計上,以「層」為板塊單元,跟隨塔樓平面的收縮(詞條“收縮”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使每層的幕墻板塊尺寸也不斷收分,由底層1560mm收至頂部1250mm;拔地而起又逐層收縮的豎向桿件在人視角度有效地放大了高聳入云的感觀效果。

前海世茂大廈塔樓立面形態以「和諧」作為表現理念——相互鉸接的相同體量間構成著微妙視覺平衡。圓弧與45°直邊倒角跟隨整體體量均勻旋轉,在立面上形成兩條雋秀的立體控制線,以此強化項目的形態特性。

Gensler建筑事務所為大廈設計了別具一格的螺旋形幾何造型。從平面來看,大廈由兩個三角形組成一個正方形,兩個造型體塊分別代表深、港兩座城市,在上升的同時扭轉45度,呈現出扭轉相擁的造型 ,寓意兩座城市共同發展。

前海世茂大廈沒有采用超高層建筑中常見的伸臂桁架(詞條“桁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或腰桁架結構系統,平均鋼材消耗量低于同類項目。為了呈現大廈的獨特造型,奧雅納的結構工程師設計了一套創新的結構體系,既能實現其旋轉結構,亦配合空間用途。外圍框架結構經過詳細討論和研究,最終采用了旋轉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以有效承受垂直載荷,并抵抗風力和地震影響。

▲旋轉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
核心筒采用C60高強度混凝土,底部樓層墻體內嵌I型鋼柱,以加強塔樓的抗震能力。外圍框架結構在每個樓層都有16根鋼管混凝土柱,并以鋼梁連接,傳遞大廈的重量至地基。斜柱相對于邊緣梁在兩個方向上傾斜,給每個樓層創造更多空間。

深圳位于受臺風影響強烈的地區,風荷載是影響工程經濟性的關鍵因素。奧雅納針對大廈的特殊造型進行了風工程研究,利用研究數據,分析塔樓幾何造型對降低風荷載的作用,以減少抵抗風荷載所需的結構體量,為項目節省成本。

由于大廈旋轉上升,每層核心筒以外的外框結構位置皆有所改變,給施工帶來挑戰。結構師通過對相同接近樓層進行模組化研究,以每9層設置一個模組,將變化由66種減少至7種,簡化施工,從而加快了施工速度。

基于世茂多元業務的整合能力,已為城市貢獻近30座超200m地標,以突破性技術筑就超級工程,打造城市獨有名片。
前海世茂大廈更是以300米的“高挑身材”,成為目前國內最高的旋轉結構建筑,其外立面“對折”效果的玻璃幕墻更是讓人眼前一亮,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眾多的幕墻工程案例中,可以說該項目是具有絕對結構系統引領性的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