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上一期的白云在線,我們從鋁合金門窗的安裝、施工以及門窗密封膠的選用,給大家分析可能造成滲漏的原因。本期我們將針對上述滲漏問題的原因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主要從鋁合金門窗的密封設計為大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1 鋁合金門窗(詞條“門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洞口尺寸設計
鋁(詞條“鋁”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合金門窗洞口尺寸的設計可以直接影響到鋁合金窗框的安裝和后期的使用性能。建筑外墻的洞口尺寸的施工尺寸誤差一般遠大于門窗加工的精度,就會導致實際安裝位置在洞口定位的時候存在較大的偏差,不僅會對門窗安裝帶來一定的困難,影響門窗安裝后的性能,甚至會導致鋁合金門窗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發生滲漏。因此鋁合金門窗和洞口的尺寸需要按照規范進行設計。
鋁合金門窗洞口的尺寸設計參照標準有《建筑門窗洞口尺寸系列》GB/T 5824-2008、《建筑門窗洞口尺寸協調要求》GB/T 30591-2014。根據《鋁合金門窗工程技術規程》DGJ32/J07-2005,“安裝施工”第5.1條規定:門窗框與洞口的間隙,應視不同的飾面材料而定,一般可參考表5.1.1,見表1。
表1 門窗框與洞口的間隙
墻體飾面材料 |
門窗框與洞口的間隙(mm) |
一般粉刷 |
20―25 |
馬賽克貼面 |
25―30 |
普通面磚貼面 |
35―40 |
泰山面磚貼面 |
40―45 |
花崗巖板材貼面 |
45―50 |
注:(1)門下部與洞口間隙還應根據樓地面材料及門下檻形式的不同進行調整,確保有檻平開門下檻上邊與高的一側地面平齊。
(2)無檻平開門框高比洞口高增加30mm。
2 鋁合金窗框與洞口間隙填塞
鋁合金門窗框與洞口之間預留伸縮縫是用于調節門窗因為溫度變化導致的變形,需填充密封材料進行密封,但相關標準、規程和規范中對材料的要求存在差異。相關的標準中一般用彈性的發泡材料(聚氨酯泡沫填縫劑)進行密封,但有些也使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進行分層填實密封。
根據《鋁合金門窗工程技術規范》JGJ 214—2010第7.3.2條第6項規定:鋁合金門窗框與洞口縫隙,應采用保溫、防潮且無腐蝕性的軟質材料填塞密實;亦可使用防水砂漿填塞,但不宜使用海砂成分的砂漿。使用聚氨酯泡沫(詞條“聚氨酯泡沫”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填縫膠,施工前應清除粘接面的灰塵,墻體粘接面應進行淋水處理,固化后的聚氨酯泡沫膠縫表面應作密封處理。根據《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程》JGJ/T 235—2011第5.3.1 條規定:門窗與墻體間的縫隙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發泡聚氨酯填充。
按照標準、規范以及規程的相關規定合理的進行鋁合金門窗框與洞口間隙的密封,可以有效預防鋁合金門窗框與洞口之間的滲漏問題。
3 接縫/凹槽的密封設計
門窗洞口間隙使用發泡劑等填充材料充填密封后,需要用密封膠嵌縫。此外窗框與保溫層、外墻保護層之間預留溝槽/凹槽的也需要采用建筑密封膠填縫密封。
根據《建筑窗用彈性密封膠》JC/T 485—2007附錄B第B.5.2條規定:接縫注涂密封膠深度決定于密封膠寬度,推薦以下值:
a) 密封膠最小寬度為6.5 mm時,深度為6.5 mm;
b) 嵌填混凝土、砌體或石材(詞條“石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接縫時,縫寬在13 mm以下時,密封膠深度取同樣尺寸;膠縫為(13~25)mm時,密封膠深度取縫寬的一半;縫寬為(25~50)mm時,密封膠深度不應大于13 mm;更寬的接縫,密封膠的深度應同制造方協商。
c) 對金屬、玻璃等無孔材料接縫,縫寬為(6.5~13.0)mm時,密封膠深度不少于6.5 m;縫寬大于13.0 mm時,密封膠深度為(6.5~13.0)mm;再大的縫寬條件下密封膠深度不應大于13.0 mm。
《建筑接縫密封膠應用技術規程》T/CECS 581—2019中第5.5.1條也與上述要求一致,同時規定接縫密封膠嵌填最小寬度和厚度不應小于6mm。
門窗接口尺寸的設計會直接影響到鋁合金門窗后期的密封效果,因此嵌縫密封時應該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的尺寸進行施工,確保鋁合金門窗接縫/凹槽的長效密封。
為更好地應對鋁合金門窗的滲漏問題,除了在鋁合金門窗的密封設計方面提出相應的應對方案,下一期的白云在線,我們還會從門窗密封膠的選用角度去應對鋁合金門窗的滲漏問題,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