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第三部分 2021-2022年度門窗幕墻行業熱點
近年來,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持續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加快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這些都對門窗幕墻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綠色、環保和節能材料(詞條“節能材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應用,包括鋁型材、建筑玻璃、五金配件、密封膠,以及隔熱條和密封膠條等都需要滿足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的快速增長,綠色低碳建材作為市場未來建筑材料的主體,從應用到循環利用會成為全行業內新的經濟增長點。
同時,綠色門窗幕墻產品的評估與認證,以及綠色低碳建材包括輔料、配件等的評估與認證,也將有更大的市場空間與市場需求;在行業內的設計環節與施工環節中,環保要求提高,低碳的目標才能更好的達到,對可再生資源以及可再生材料的應用技術大力開發,尤其是光伏幕墻類新能源產品的設計使用。
1、“雙碳”目標下,帶來的變化
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對建筑物的節能、環保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據權威部門測算,建筑行業帶來的碳排放占我國碳排放總值的40%以上,意味著要實現雙碳目標,建筑行業將成為未來10年碳減排的重中之重。而門窗幕墻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必然會提高相應的行業產品標準,對整條供應鏈中的節能原輔材料需求、新的生產工藝研發,也需要做出巨大的轉型,促使整個行業升級已成定局。
低碳化已是大勢所趨,綠色建筑建材,尤其是裝配式、工業化建造模式,以及BIPV配合節能照明、智能遮陽、自然通風、隔熱保溫(詞條“隔熱保溫”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等配套產品,是實現建筑行業“雙碳”目標的重要技術路徑。
2、房地產調控、建筑業轉型,帶來的變化
在“房住不炒”總基調下,房地產調控易緊難松,一些制約因素的影響在帶給房地產投資走勢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建筑門窗幕墻行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年內頭部地產企業的負債危機,帶來了眾多對上游房地產業的質疑,接連不斷的“負面消息”,勢必會嚴重打擊到建筑門窗幕墻企業的合作信心。
房地產業在貸款融資收緊,部分企業的資金問題被全社會放大的前提下,從TOP100企業開始,進行了諸多的上下游產業合作新探索,更多提到的是融合發展,互利共贏,加強溝通與交流,部分資金風險與承擔壓力向建筑門窗幕墻行業企業傳導,建立平臺,完善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合作機制。
而建筑業發展的新機遇,更多在與城鎮化建設帶來建筑市場的持續增長,中國城鎮化率為60.6%,低于發達國家80%平均水平,中國還有很大空間,城鎮化的人口將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未來城市群地區的軌道交通、城際鐵路、教育、醫療、5G等基礎設施將面臨嚴重短缺和快速增長,建筑業面臨區域性市場新機遇。
其次,建筑業的發展也離不開車聯網、物聯網、企業上云、人工智能、遠程醫療等“新基建”。2021年以來建筑業改革將進一步深化,市場化、規范化、法制化依然是大方向,傳統基礎設施與新型基礎設施協調發展,將成為建筑業發展的新特點。
保增長,引導建筑企業向基建領域拓展,大力出臺扶持政策;促調整,推進工程總承包、PPP模式,鼓勵裝配式和BIM(詞條“BIM”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技術發展與應用;破壁壘,推進電子招標(詞條“招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逐步優化最低價中標(詞條“中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強化信用體系和“黑名單”管理。隨著國家加快戰略布局,相關政策的逐個落地,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繼續發力,房地產、建筑業與門窗幕墻行業,將迎來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新機遇。
3、幕墻設計與顧問咨詢的發展動向
設計與建筑業及房地產之間存在密切的聯動關系,若后者出現低迷,則前者將受到兩方面的影響:其一是市場競爭加劇,促使開發商、業主更加注重前端設計,從而拓展了設計的市場空間;其二是行業整合及資金緊張程度的提高,可能影響設計企業應收賬款。
近年來在顧問咨詢、深化體系的推動下,幕墻的設計標準與優化效率不斷進步,廣大的顧問咨詢公司與設計院所,在技術創新、管理邏輯、團隊建設、產品研發與品牌營銷等方面,創造了引人注目的成績,成為了房地產、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顧問咨詢行業、企業在2021年度,通過全面提高建筑幕墻安全與品質的顧問發展思路,更好地實現建筑幕墻與主體建筑設計的無縫對接,從智能建筑、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平臺應用,從集中智慧到數字化科技,從建筑機器人到綠色建筑材料應用等。
未來將通過設計+顧問+的模式,將更多的優質資源與科技技術更好的融入幕墻門窗產業之中,為中國打造生態城市建筑、綠色建筑、推進住宅產業化進程,提供堅實的技術服務及咨詢指導。
4、國家出臺多項政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2021年度內,國家對房地產業及建筑行業配套服務企業的持續關注,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保障市場營商環境、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其他諸如審批、綠色發展、人員管理等一系列的政策“紅利”正在持續放送,這為建筑門窗幕墻行業的發展與轉型升級,帶來了巨大的動力與市場空間。
首先是涉及行業內項目應收款項的問題上,2021年4月,通過并公布的政府投資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1年內必須辦理竣工財務決算,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確認資產價值,為行業內的應收款項支付帶來了就了巨大利好。進而降低保證金,釋放企業更多的流動資金,在政府采購活動中,不得收取投標保證金”,以及降低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3%降為1.5%。同時,保證金將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另外,多地修改和實施《建筑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嚴格合同履約管理和工程變更,強化工程進度款支付和工程結算管理,令甲方不得將未完成審計作為延期工程結算、拖欠工程款的理由,利好建筑企業和施工企業的應收款項,也防止農民工被欠薪。
其次,多地取消施工圖審查,或利用互聯網實行自審備案制,簡化圖審流程,并在深圳開展人工智能審圖試點,并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海南等六地開展試點實施工程資質審批權下放,不再頒發紙質證書。住建部也再度發文,表示為進一步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建設工程企業資質“有效期”,也將延至2022年12月31日。
在2021年初時,頒布的擬增設18個職業資格中包含了建筑幕墻設計師,加強建筑幕墻工程設計人員隊伍的規范化管理。同時,針對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明的相關事項,住建部取消了96個證明事項,涉及建筑業資質、執業注冊等多個內容,其中包括申請建筑企業資質不再提交社會保險證明改為書面承諾,建筑企業資質核準(新企業無資質的)不再提交“經省級注冊管理部門批準的注冊建造師初始注冊或變更注冊材料”改為承諾等,為企業的日常經營工作松綁。
另外,在工程管理和安全方面,2021年3月多地同時發布,進一步加強模板支架主要構配件監管的通知或辦法,以上海、蘇州、廣東、重慶、溫州等多地為例,明確針對工地腳手架中禁止使用扣件式、門式鋼管懸挑腳手架,因其整體性差,降低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同年9月,住建部發布通知,“限高令”加碼,提出要實行超高層建筑(詞條“超高層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決策責任終身制,并且根據城區人口規模決定建筑高度,嚴格管控新建超高層建筑,并作為重大公共建設項目報審,實行責任終身追究。
以下為“幕墻工程”細分類別的分析內容,若要獲取涉及全行業的《分析報告》完整版,請訪問: 《2021-2022中國門窗幕墻行業品牌研究與市場分析年度報告》

幕墻工程(品牌)與市場分析
2021年,疫情帶來的建筑項目數量下降與單個項目金額上升相互對沖,同期內幕墻行業內出現過缺少施工人員,也出現過大量項目暫停的時期,究其原因離不開房地產業受到政策與市場沖擊帶來的影響。
幕墻工程因其周期相對房地產與建筑業而言相對較短,項目施工人員與參與設備相對較少,部分產品與部件可以在工廠內加工完成,因此在面對2021年原材料價格波動、供應量緊缺的前提下,行業中的大部分幕墻企業,基本保持了項目開工率與交付率的穩定。大中型規模化幕墻企業的產值與去年基本持平,行業總產值約2000億左右,與近三年來基本持平。

幕墻工程市場產品結構
2021年,在完工幕墻項目的類型中,玻璃幕墻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超過了其他類型占據首位,石材幕墻因公共建筑及城鎮化建設帶來的各類項目增多逐漸上升,金屬幕墻尤其是鋁板幕墻的應用正在加大,作為可再生利用且較環保的幕墻類型,在追求個性化設計與幕墻表皮藝術化的當前,鋁板的可塑性更強,未來市場面將更加廣闊。
當前,幕墻市場內的新材料層出不窮,新的金屬板材、新型木材、陶土板、光伏產品、遮陽膜、UHPC、FRP、GRC、清水混凝土、植物等材料也越來越多的作為裝飾面板應用到工程中。能夠滿足任意凹進和凸出的線條、造型,以及采光、節能等功能性的新型材料,未來必將更加受建筑師的青睞,市場發展會更加突飛猛進。

2021年幕墻行業市場分布情況
2021幕墻市場的變化,來自于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及大灣區、長三角、中西部地區的發展,而過去一年多受疫情影響、“限高令”、原材料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商業建筑項目周期拖延、停建,都對今年的項目產值有所影響。高層及超高層建筑幕墻項目以后會逐年減少,大體量的城市基建項目包括體育場館、文化場館、大型公共建筑等的數量會有所增加。
根據2021-2022年行業統計調查數據,評選出的年度“我最喜愛幕墻工程”榜單。

過去一年,幕墻工程項目市場的增長模式,從追求規模轉變為追求綜合效益,價格不再是幕墻行業的唯一競爭指標。幕墻企業競爭不再盲目殺價,伴隨著業主選擇理念的提升,業主更多關注幕墻企業的工程技術、質量、管理、資金等綜合效益。幕墻企業從企業戰略和成本效益角度出發,開始做大做優做細的規模化發展道路,市場也在走向規范的理性的道路。
同時,從本年度市場的分配情況來看,華東、華南仍然是幕墻的最大市場,而華北、東北的工程量有所減少,西南地區隨著成都、重慶雙城區建設,大力發展投資性建設有著關聯;同時,西北及華中地區的市場發展潛力依然巨大。
2021多項政策為幕墻企業松綁,大企業的擴張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區域保護的效用正在消失,幕墻行業市場化競爭將更加白熱化,年度內的精品幕墻工程可謂是亮點頻現、精彩紛呈,涌現眾多值得重點關注的新奇特、高大上工程項目。江河的“青島海天中心T2”369米、三鑫的“東莞民盈·國貿中心”440米、美特的“貴陽國際金融中心”402米,中南的“長沙世茂大廈”343米,凌云“武漢恒隆廣場”340米,遠大的“寧波國華金融大廈”205米,這樣的“凈身高”均是超高層中的典型代表,紛紛成為當地新的地標天際線項目。
還有大地的“成都東安湖體育中心(三館)”其總建筑面積超過20萬平米;三合泰的“海口雅居樂中心”幕墻造型中加入中國元素與當地文化,同樣的文化元素精品,還有來自中建海峽的“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與中建深裝的“河南省科技館”,珠海晶藝的“珠海橫琴國際金融中心大廈(裙樓)”。
而方大的“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幕墻項目,成為現代國際會議中心項目代表,金剛以動靜結合營造出城市花園項目“上海徐家匯萬科中心”,以及廣順的“深圳捷順科技中心大廈”,金螳螂的“北京環球影視城”,以及亞廈打造的“南通大劇院”等。
近年來,幕墻工程企業的格局發生著明顯的變化,具有頂尖設計水平和施工能力的資質企業,市場版圖快速擴張;同時,“頂尖集中效應”趨勢明顯,行業結構由“平面化”向“金字塔”轉變,品牌企業、大型企業在人才與資源方面的高度集中,帶來了行業創新力與競爭力的雙重提高。
第四部分 綜述
2021年房地產業與建筑業依然作為國家支柱產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舊城改造與新城鎮建設持續推動進行,“十四五”規劃與“雙碳目標”對建筑門窗幕墻行業的發展已經開始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進一步實現“中國夢”的宏偉規劃目標,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邁進步伐,打造門窗幕墻行業產業創新與綠色新氛圍,推動優質產業轉型升級,數字化、智能化、工業化、信息化的全面協同發展,構建更大的產業平臺。綠色建筑、低碳產業,全新的城市基建項目與物流建設項目,垃圾回收、城市文化類項目陸續上馬。未來在完善的全面發展體系下,一系列新標準與新規范正在孕育,將呵護更多的企業、產品,更優質的產業資源融合與發展。
預計在未來10年時間里,對勞動力素質有較高要求的門窗幕墻設計、機械設備設計、人工智能運用、數字化技術應用等崗位,門窗幕墻企業將會享受到充足的勞動力供給,以及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優勢。在技術密集型產業領域,“中國制造”的門窗幕墻仍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為中國建筑門窗幕墻行業,在世界范圍內的快速超越與發展,提供最堅實的基礎。
然而不斷上漲的建造成本和勞動力短缺問題,將會持續影響建筑業與房地產,創新驅動、突破求變正在改變著門窗幕墻行業的發展方向。在WIFI、5G等通信技術支撐下,隨著區塊鏈技術與共享系統對合約進行智能管控,以及施工場所無人機與AR現實增強技術,物料機器人、施工機器人等代替傳統人工作業;同時,常態化的“新冠”防護、施工場所減噪等也將成為建筑安全新的關注點;城市更新與智慧城市是人類建筑的新方向,以建設智能化、可持續發展、數字化、信息化管理為主的城市建筑,必將更加受到市場和人們的歡迎。
“牛”甩尾遠去,“虎”從風而至!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產品、綠色節能材料、高附加值產業、可循環技術應用、智能化替代人工化,必將成為了建筑門窗幕墻行業市場內“時代”新語。
展望2022,我們將迎來黨的“二十大”召開!冬奧會、亞運會、大運會……全體門窗幕墻人站在重要的歷史節點上,與全國人民書寫著感天動地的百年史詩,共同開啟著第二個“百年”的壯闊篇章,中國經濟生機盎然,房地產與建筑業韌性十足,奮進的2021將載入史冊,嶄新的2022將譜寫新篇章。

以上為“幕墻工程”細分類別的分析內容,若要獲取涉及全行業的《分析報告》完整版,請訪問: 《2021-2022中國門窗幕墻行業品牌研究與市場分析年度報告》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