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白云在線”文章中,白云化工專家組給大家介紹了門窗膠使用中出現變色的原因分析和解決辦法。今天,我們繼續(xù)給大家介紹門窗膠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本期“白云在線”我們關注門窗膠使用過程中出現開裂、粉化現象的問題。
在實際工程中,門窗膠出現開裂、粉化現象(見圖1、圖2),屬于嚴重的質量問題,會直接導致門窗膠密封失效,從而出現漏水、漏氣現象。

一、問題原因
針對這類問題,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施工的問題,如注膠的深度不夠,膠打得太薄或局部太薄,可能會導致開裂現象;二是膠本身的質量問題,使用了劣質的門窗膠,如出現收縮開裂、或粉化現象,基本可肯定是門窗膠的質量問題。
二、原因分析和解決辦法
1、注膠的深度不夠
門窗膠如注膠深度不夠,導致膠打得太薄或局部太薄,固化后的膠縫無法承受外力引起的位移變形,有可能出現開裂現象。
由于不同門窗接縫尺寸不一,門窗膠注膠尺寸應適應門窗接縫尺寸,保證門窗膠與邊部基材有足夠的粘結面積與粘結厚度。
2、使用了劣質的門窗膠
部分門窗膠生產企業(yè)為了降低成本,大幅降低了有機硅基礎聚合物的含量,大量填充廉價的礦物油和粉體填料,生產充油的門窗膠。這類門窗膠剛開始使用時不會有明顯問題,但是由于膠中填充的礦物油是烷烴類物質,與硅酮膠相容性差,經過一段時間后,礦物油會從膠中遷移出來;且其有機硅的含量低,耐老化性能差,使用一段時間后膠會明顯變硬、收縮,甚至出現開裂、粉化現象。
目前市面上門窗膠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相當一部分流通的門窗膠產品填充了礦物油。為避免上述情況發(fā)生,應選用質量有保證、不填充礦物油的品牌產品。
如何辨別門窗膠是否充油?2015年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發(fā)布了國家標準GB/T 31851-2015《硅酮結構密封膠中烷烴增塑劑檢測方法》,該標準適用于熱重分析、熱失重和紅外光譜分析方法,定量或定性檢測硅酮結構密封膠中的烷烴增塑劑(礦物油),也適用于其他硅酮密封膠。門窗膠可參照該標準方法判別是否含有烷烴類物質(礦物油)。還有一種簡易的方法是把門窗膠打在平整的塑料薄膜上,固化數小時后觀察;如塑料薄膜收縮起皺,則表明門窗膠極可能含有礦物油,收縮起皺越嚴重,含有的礦物油越多。
以上是我們給大家介紹的門窗膠使用中出現開裂、粉化現象的原因分析和解決辦法。下期“白云在線”將給各位帶來門窗膠使用中基材被腐蝕的問題問答,敬請關注!
回答時間:201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