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精彩詞條斷后伸長率
補充:0 瀏覽:7896 發布時間:2012-11-23
定義
指金屬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斷裂時,試棒伸長的長度與原來長度的百分比。 計算公式 最初標距長度(L0):在試件變形前的標距長度。 最終標距長度(Lh):在試件斷裂后并且將斷裂部分仔細地對合在一起使之處于一直線上的標距長度。 斷裂后伸長率的計算公式為:σh=(Lh-Lo)/L0*100% 表示方法 在GB/T228—2002 (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中,對斷后伸長率的表示方法作了相應的修改,新標準用字母A代替舊符號的δ。 試樣標距分為比例標距和非比例標距兩種,因而有比例試樣和非比例試樣之分。 1.比例試樣 凡試樣標距與試樣原始橫截面積有以下關系的,稱為比例標距,試樣稱為比例試樣。 Lo=k(So)1/2 式中(k——比例系數 So——原始橫截面積) 2.非比例試樣 非比例標距(也稱定標距)與試樣原始橫截面積不存在上式關系。 如果采用比例試樣,應采用比例系數k=5.65的值,因為此值為國際通用,除非采用此比例系數時不滿足最小標距15mm的要求。在必須采用其他比例系數的情況下,k=11.3的值為優先采用。產品標準或協議可以規定采用非比例標距。不同的標距對試樣的斷后伸長率的測定影響明顯。 其他補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