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精彩詞條絕緣
補充:0 瀏覽:15304 發布時間:2012-12-25
基本信息
【詞目】絕緣 【拼音】juéyuán 【英譯】[insulation] 【基本解釋】 通常指阻滯熱、電或聲通過的材料;用于絕緣的不傳導材料 詳細解釋 1. 斷絕因緣。 唐 王維《哭祖六自虛》詩:“乍失疑猶見,沉思悟絕緣! 艾蕪《我在仰光的時候》:“這就是他堅決同人世間某種欲望徹底決裂的原因,并用袈裟對紅塵世界表示絕緣! 2. 不發生接觸;不相關連。 冰心 《寄小讀者》一:“我以抱病又將遠行之身,此三兩月內,自分已和文字絕緣! 王力《略論語言形式美》:“新詩的節奏不是和舊體詩詞的節奏完全絕緣的! 3. 隔斷電流,使不能通過。具有極高電阻的物質可以用來絕緣,如橡膠、玻璃、云母等。 物理學名詞 所謂絕緣就是使用不導電的物質將帶電體隔離或包裹起來,以對觸電起保護作用的一種安全措施。良好的絕緣對于保證電氣設備與線路的安全運行,防止人身觸電事故的發生是最基本的和最可靠的手段。 絕緣通?煞譃闅怏w絕緣、液體絕緣和固體絕緣三類。在實際應用中,固體絕緣仍是最為廣泛使用,且最為可靠的一種絕緣物質。 有強電作用下,絕緣物質可能被擊穿而喪失其絕緣性能。在上述三種絕緣物質中,氣體絕緣物質被擊穿后,一旦去掉外界因素(強電場)后即可自行恢復其固有的電氣絕緣性能;而固體絕緣物質被擊穿以后,則不可逆地完全喪失了其電氣絕緣性能。因此,電氣線路與設備的絕緣選擇必須與電壓等級相配合,而且須與使用環境及運行條件相適應,以保證絕緣的安全作用。 此外,由于腐蝕性氣體、蒸氣、潮氣、導電性粉塵以及機械操作等原因,均可能使絕緣物質的絕緣性能降低甚至破壞。而且,日光、風雨等環境因素的長期作用,也可以使絕緣物質老化而逐漸失去其絕緣性能。 各種線路與設備在不同條件下所應具備的絕緣電阻大致如下: 一般情況下,新裝或大修后的低壓不應低于100MΩ;運行中的低壓線路與設備,其絕緣電阻不應低于3MΩ/V;在潮濕場合下的設備與線路,其絕緣電阻不應低于2.5MΩ/V;控制線中的絕緣電阻一般不應低于1MΩ,而高壓線路與設備的絕緣電阻一般不應低于1000MΩ。 其他補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