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外測溫儀的測溫原理是將物體(如鋼水)發射的紅外線具有的輻射能轉變成電信號,紅外線輻射能的大小與物體(如鋼水)本身的溫度相對應,根據轉變成電信號大小,可以確定物體(如鋼水)的溫度。
現代發展紅外測溫技術已發展到可對有熱變化表面進行掃描測溫,確定其溫度分布圖像,迅速檢測出隱藏的溫差, 這就是紅外熱像儀.紅外熱像儀最先應用于軍事上,美國TI公司19“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紅外掃描偵察系統。以后,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西方國家陸續用于飛機、坦克、軍艦和其他武器上,作為偵察目標的熱瞄系統,大大提高了搜索、命中目標的能力。瑞典AGA公司生產的紅外熱像儀在民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但是,怎樣使紅外測溫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紅外測溫儀在諸多領域中應用到,例如:[1]在玻璃工業的生產工藝過程中,溫度的測量控制是其中一種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手段,紅外測溫因其具有操作簡單,響應速度快,不老化,漂移小,配置靈活,不會污染玻璃溶液等因數而受到重視。
工作原理

紅外測溫儀由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光學系統匯聚其視場內的目標紅外輻射能量,視場的大小由測溫儀的光學零件及其位置確定。紅外能量聚焦在光電探測器上并轉變為相應的電信號。該信號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并按照儀器內置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環境溫度補償后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
在自然界中,一切溫度高于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出紅外輻射能量。物體的紅外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 —— 與它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通過對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能量的測量,便能準確地測定它的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輻射測溫所依據的客觀基礎。
黑體是一種理想化的輻射體,它吸收所有波長的輻射能量,沒有能量的反射和透過,其表面的發射率為 1。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實際物體,幾乎都不是黑體,為了弄清和獲得紅外輻射分布規律,在理論研究中必須選擇合適的模型,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體腔輻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從而導出了普朗克黑體輻射的定律,即以波長表示的黑體光譜輻射度,這是一切紅外輻射理論的出發點,故稱 黑體輻射定律。所有實際物體的輻射量除依賴于輻射波長及物體的溫度之外,還與構成物體的材料種類、制備方法、熱過程以及表面狀態和環境條件等因素有關。因此,為使黑體輻射定律適用于所有實際物體,必須引入一個與材料性質及表面狀態有關的比例系數,即發射率。該系數表示實際物體的熱輻射與黑體輻射的接近程度,其值在零和小于 1 的數值之間。根據輻射定律,只要知道了材料的發射率,就知道了任何物體的紅外輻射特性。影響發射率的主要因素在:材料種類、表面粗糙度、理化結構和材料厚度等。
當用紅外輻射測溫儀測量目標的溫度時首先要測量出目標在其波段范圍內的紅外輻射量,然后由測溫儀計算出被測目標的溫度。單色測溫儀與波段內的輻射量成比例;雙色測溫儀與兩個波段的輻射量之比成比例。
產品特點
1、CE認證合格。
2、簡單、輕巧型、單手可操作。
3、背光顯示。
4、放開”MEASURE”按鍵后,讀值自動鎖定。
5、使用者可選擇攝氏或華氏溫度單位顯示。
6、固定放射率(ε) 0.95。
7、自動關機功能。
8、使用熱電堆傳感器(6-14μm)。
9、附PVC防塵套。

雙色測溫
雙色紅外測溫儀是紅外測溫儀的一種。即測量物體在兩個不同光譜范圍內發出的紅外輻射亮度并由這兩個輻射亮度之比推斷物體的溫度,稱為雙色測溫儀。實際上,雙色測溫儀并沒有亮度和顏色的含義,和亮度測溫儀(光學高溫計)相比,二者在原理上是不同的。這里"色"的含義應為紅外波長或光譜,即為"雙紅外光譜測溫儀"。
雙色紅外測溫儀與單色紅外測溫儀相比具有無與倫比的優點。在一個小小的金屬外殼內裝滿了許多的光學、光電子和微電子器件,組成了具有單色和雙色測溫功能的非接觸的紅外測溫儀。
工作原理
雙色測溫儀是依據如下原理工作的:在選定的兩個紅外波長和一定帶寬下,它們的輻射能量之比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利用兩組帶寬很窄的不同單色濾光片,收集兩個相近波段內的輻射能量,將它們轉化成電信號后再進行比較,最終由此比值確定被測目標的溫度,因此它可以基本消除目標材料發射率調節的不便,采用雙色測溫儀測溫靈敏度較高,與目標的真實溫度偏差較小,受測試距離和其間吸收物的影響也較小,在中、高溫范圍內使用效果比較好。
產品概述
1、內置式激光瞄準。
2、距離目標比6:1(能夠在一步外測量2米內區域的溫度)。
3、便攜式易使用:將儀器控制在測量區域的兩步內,按下按鈕就可以完成測溫。
4、帶背光源液晶顯示屏,℃/℉選擇按鍵。
5、自動數據保持,自動關機。
6、電池低電能顯示。
7、適用于:交流電源和制熱系統,對冰箱/洗碗機/制冰機和烤箱等電器進行溫度監控,確保正確的烹飪/烘烤及儲藏溫度。
選擇
選擇紅外測溫儀可分為三個方面:
性能指標方面,如溫度范圍、光斑尺寸、工作波長、測量精度、響應時間等;環境和工作條件方面,如環境溫度、窗口、顯示和輸出、保護附件等;其他選擇方面,如使用方便、維修和校準性能以及價格等,也對測溫儀的選擇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技術和不斷發展,紅外測溫儀最佳設計和新進展為用戶提供了各種功能和多用途的儀器,擴大了選擇余地。
測溫范圍
測溫范圍是測溫儀最重要的一個性能指標。如TIME(時代)、Raytek(雷泰)產品覆蓋范圍為-50℃-+3000℃,但這不能由一種型號的紅外測溫儀來完成。每種型號的測溫儀都有自己特定的測溫范圍。因此,用戶的被測溫度范圍一定要考慮準確、周全,既不要過窄,也不要過寬。根據黑體輻射定律,在光譜的短波段由溫度引起的輻射能量的變化將超過由發射率誤差所引起的輻射能量的變化,因此,測溫時應盡量選用短波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