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精彩詞條機械強度
補充:0 瀏覽:11987 發布時間:2013-5-30
基本概念
指抗壓強度、抗折強度、抗拉強度。 抗壓強度(compressive strength)代號σbc,指外力是壓力時的強度極限 抗折強度指材料單位面積承受彎矩時的極限折斷應力 抗拉強度指試樣在拉伸過程中,在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試樣原橫截面積(So)所得的應力(σ),稱為抗拉強度(σb),單位為N/mm2(MPa)。它表示金屬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最大能力。 作用 當外力與物體軸線相垂直,物體受外力作用后先呈彎曲到折斷瞬間的極限抵抗能力稱為抗折強度(或稱抗彎強度)。經驗抗壓強度是抗折強度的2倍,抗折強度是抗拉強度的2倍。 用例 材料的機械強度包括拉伸、壓縮、彎曲、剪切、沖擊、疲勞等。材料機械強度指材料受外力作用時,其單位面積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一般用抗彎(抗折)強度、抗拉(抗張)強度、抗壓強度、抗沖擊強度等來表示。通過對陶瓷和金屬機械強度的測試,可了解不同種類材料在機械強度方面的差異,掌握材料強度的測試原理與計算方法。 評價 機械強度評價包括靜剛度評價、靜強度評價、疲勞強度評價、斷裂強度評價四部分內容。 靜剛度評價包括等直桿件扭轉剛度評價、受彎梁的彎曲強度評價、薄板受彎曲載荷作用靜剛度評價、薄殼變形計算; 靜強度評價包括常規設計靜強度評價、極限設計靜強度評價、熱應力強度評價; 疲勞強度評價包括名義應力無限壽命設計、名義應力有限壽命設計、名義應力疲勞壽命估算、局部應力-應變法疲勞壽命估算; 斷裂強度評價包括線彈性斷裂強度評價、彈塑性斷裂強度評價、裂紋擴展壽命估算。 其他補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