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進建筑節能的重要意義
(一)是貫徹國家能源節約戰略的重要領域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我國將同大多數發達國家一樣.經歷能源消費量增長較快和能源結構快速調整的過程.如何保證安全、經濟、可靠的能源供應,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我國能源領域面臨的巨大挑戰。根據有關部
門的研究,在保持相同經濟增長目標的前提下,由于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將出現能源結構和能效提高的差別從而導致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量有近億噸標準煤的巨大差別。也就是說,選擇不同的能源發展戰略.對能源供應、能源安全、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
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升級,能源需求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根據預測建筑、交通的能源需求增長率將高干同期全社會和工業部門的增長速度.在全社會能源消費比例將從目前的35%上升到2020年的57%一75%逐漸成為能源需求增長的最主要因素。
(二)是實現建筑領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1.建筑領域發展現狀
一是房屋建筑快速發展建筑用能增長迅速。全國城鄉房屋建筑每年竣工建筑面積達到18-20億m
2,據預測,由干居民生活質量改善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房屋快速增長的趨勢還將持續15年左右。據統計,建筑在建造和使用兩個階段所耗用的能源已占社會總能耗的44.3%。在建造過程中,
建材的生產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16.7%。在使用過程中,
建筑能耗在過去二十年來增長迅速,年均增長率為5.4%,在我國能源總消耗量中所占比例已從1978年的10%上升到2003年的27,6%,根據發達國家經驗,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在全社會終端總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將逐步提高到35%左右成為全社會用能最大領域。
二是建筑用能能效低節能潛力巨大。目前我國房屋單位面積
采暖空調能耗比氣候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高2-3倍,建筑
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很差。建筑節能已成為提高全社會能源使用效率的首要方面。從現在起要下決心抓緊建筑節能工作,新建建筑要全面執行
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既有建筑要有步驟地推行節能改造預計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可減少3.35億噸標準煤/年,占當年全社會總節能潛力的42%,相當于2002年英國全社會的總能耗。
因此,大力推進建筑節能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節約能源,是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領域。應對節能戰略重點進行調整從偏重工業節能轉向注重建筑節能。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完善建筑節能政策、法律法規、
技術標準、技術支撐等充分挖掘建筑節能潛力,實現建筑節能的跨越式發展。同時要以建筑節能為突破口抓好建筑“四節”工作,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
公共建筑,進而實現城鄉建設方式的根本轉變,達到津設節藥型城鎮的目標。
二、建筑節能工作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一)建筑節能進展情況
1、初步建立了節能50%為目標的建筑節能
設計標準體系。2001年,2003年,2005年建設部相繼頒布實施《夏熱冬冷地區
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形成了覆蓋全國三個氣候區、包括居住和公共建筑的標準體系個別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天津等地已開始實行以節能65%為目標的設計標準。
2、加大了建筑節能監管力度,充分利用現有行政許可手段卜包括規劃許可、施工圖設計審查、開工許可、施工監理、竣工驗收等環節加強行政監管保證節能設計標準落到實處。為此,下發文件《關于加強
民用建筑工程項目建筑節能審查工作的通知》(建科[2004]174號)、《關于新建居住建筑嚴格執行節能設計標準的通知》(建科[2005]55號)等,對加強新建建筑執行節能設計標準的監管工作做出詳細規定。
3、制定了建筑節能專項規劃和相關政策規章,進一步明確建筑節能的工作目標、思路及計劃安排;
4、推進了供熱體制改革工作在停止福利供熱實行用熱商品化、貨幣化和逐步實行按用熱量計收費制度,積極推進城鎮現有住宅節能改造和供熱采暖設施改造等方面做了要求。并在三北地區開展了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和供熱計量的試點工作;
5、組織了建筑
節能技術攻關和建筑節能試點示范。實踐證明建筑節能試點示范工程(小區)對于形成國家節能50%的標準和相關技術標準,推動各地制訂
政策法規、技術標準、標準圖集、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6、開展國際合作,通過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合作引入國外建筑節能的理念、相關技術和經驗,對促進我國建筑節能事業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從總體上看,通過上述工作,建筑節能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已從試點示范、技術研發、積累經驗階段轉到了全國全面展開的階段。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