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
建筑幕墻從1978年開始起步,經過近30年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初90年代的高速發展,到二十一世紀初,我國已發展成世界第一幕墻生產大國和使用大國。二十一世紀頭五年(2001年~2005年)我國建筑幕墻又繼續迅猛發展,五年產量如下表。

2005年我國生產(使用)了約4150萬m
2建筑幕墻,當年建筑幕墻產量(使用量)占全世界5500萬m
2的80%左右,到2005年底止我國共安裝了約2億m
2建筑幕墻,占世界總量3.25億m
2的一半還多。我國已成長出一批大型
幕墻企業,有幾家年產量已超過100萬m
2 ,有的年產量還達到了250萬m
2。他們的裝備水平大大超過國外知名幕墻企業。國內幕墻生產企業已能為各種不同建筑提供所需的各種類型幕墻,并在國際上通過與國際知名幕墻企業競爭而承包國外大型工程。國內企業在國內市場中占有80~90%左右份額,境外公司(含港、澳、臺公司)占有不到20%市場份額,近年國內興建的各種新型、
異型幕墻和技術難度高的工程,絕大部分是由國內幕墻生產企業完成的。在建筑幕墻大發展的同時,相關產業如玻璃、
硅酮密封膠、
鋁合金建筑
型材等也同步發展,不僅在數量上滿足了建筑幕墻的需要(即建筑幕墻的大部份材料由國內生產、提供,僅小部份進口),而且這些行業的產品質量與世界先進水平相近,有些甚至超過了世界先進水平,這就為建筑幕墻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在二十多年建筑幕墻發展過程中,我國培養了一大批
幕墻技術人才,這支人才隊伍以博士、碩士為骨干,他們不僅成功的設計了許多大型工程的幕墻,同時在幕墻試驗和理論研究領域有許多重大成果,這支數千人的隊伍分布在幕墻生產企業、專業試驗機構(檢測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他們是我國幕墻技術的骨干力量。
我國建筑幕墻質量經過20多年各種嚴峻考驗,廈
門市9914號臺風,陣風風速達46米/秒,并在廈門地區盤旋8小時以上,廈門市內行道樹折倒7萬多株,戶外廣告牌幾乎掉光,公共汽車侯車亭70%以上被刮倒,而幕墻
主體結構完好無損,只有少量
玻璃板塊受到飛沙走石和廣告牌倒塌所造成的撞擊而破壞,部分開啟扇由于沒有關閉或因
鎖扣質量而被掀落,少數幾塊墻角部位
鋁板脫落,廈門會展中心400T-m施工塔吊傾倒報廢,而會展中心已安裝的幾萬m
2 石材幕墻完好無損。2004年云娜臺風在浙江登陸,造成巨大損失,而地處臺風中心的臺州市區只有少數玻璃被擊碎,部分
鋁板脫落。
建筑幕墻雖然是由國外開發傳到我國的,由于我國生產和使用了如此大數量的建筑幕墻,在生產、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建造這些建筑幕墻時進行了幾千次物理性能試驗和
抗震試驗,揭示了建筑幕墻的內在規律,在總結生產經驗和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發揚我國已形成的產、學、研協同配合作戰的傳統,除了幕墻生產企業、專業試驗機構(檢測中心)對生產經驗、試驗成果進行總結外,全國很多科研院所、高校(含所屬研究所)對建筑幕墻進行了多學科的研究,將上述生產經驗、試驗成果上升為科學理論,提出一大批研究報告,開發出一大批新技術、新檢測方法、新工藝以及新理論(設計原理)。我國是世界上對建筑幕墻抗震性能進行系統研究和抗震試驗的國家,并制定了世界上唯一的《建筑幕墻抗震性能振動臺試驗方法》國家標準;我國對張
拉索桿結構的索系進行了一系列測試,獲得了大量試驗參數,使我國對張拉索桿結構和自平衡索桿結構的機理有了系統的認識;武漢凌云與華中理工大學聯合對
雙層幕墻樣板房進行
熱工測量,中山盛興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進行的雙層幕墻熱工與空氣動力學的研究與軟件開發,深圳方大與華中理工大學聯合對雙層幕墻熱工性能的研究,深圳三鑫與深圳建科院聯合對透明單層幕墻、陽光控制
鍍膜單層
玻璃幕墻、雙層透明玻璃幕墻三個樣板房的一年(365天)連續
太陽輻射熱測量紀錄揭示了太陽
輻射對雙(單)層幕墻影響的系統參數,使我國在雙層幕墻研究、開發上比其他早開發雙層幕墻的國家還要深入、系統。我國在建筑幕墻新技術開發上有了很大進展,深圳市民中心博物館(54m×30m)
預應力平行弦索網玻璃
采光頂是我國自行研制、開發的世界上第一個沒有下凹曲線的預
應力拉索屋面結構,國家大劇院雙
曲面金屬和玻璃屋面、北京植物園溫室大型全玻璃屋面、白云機場8.2萬mm
2點支式玻璃幕墻、新保利大廈90m×60m單層索網玻璃幕墻均創世界之最,它標志著我國建筑幕墻已開始步入中國創造的新階段。
回顧我國建筑幕墻發展歷程,我國早期采用的幕墻絕大部份是由境外企業承建的,其主要原料、
鋁材、玻璃也全部或大部分進口,中國幕墻(
建材)企業是在和國外企業競爭中從無到有成長起來的,境外企業在其擁有幾十年發展經歷和經驗的有利條件下和一無所有(知)的中國幕墻企業競爭,也沒能擋住中國幕墻企業蓬勃發展,而且其市場占有率始終未能突破20%。這是由于中國幕墻企業一開始就以技術開發作為其生存之本,這樣在短短二十幾年時間內掌握了幕墻技術,而且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適應形勢需要開發新產品,不但做到國外有的中國都有、中國也都能生產,而且做到國外沒有的,中國有了。由于這一過程相當短,中國的幕墻技術人員大多很年輕,且由于傳統觀點(制度)的束縛,在原始創新上比不上國外企業,我國目前采用的幕墻品種、技術絕大部份是從國外引進的,這是我們今后發展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即要有中國自己原始創新的幕墻品種(技術),同樣幕墻主要材料如鋁材、玻璃等也有以上類似情況,即世界上有的玻璃品種中國都能生產,中國引進的
設備都是90年代的產品,很大一部份比國外先進,但由于管理水平、技術水平略遜一籌,產品質量、品種比國外同類企業差,尤其是自己不能獨立自主開發新品種,靠引進就會受制于人。今后應注重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特別注意原始創新、獨立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和新技術。我國雖然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建筑幕墻
技術標準體系,但是對技術標準的宣傳、貫徹不到位,例如為了限制玻璃幕墻有害光反射而編制了國家標準《玻璃幕墻光學性能》GB/
T18091-2000,這個標準發布已有五年多,不少省、市連建設管理部門、環境管理部門、法院都不知道有這個國家標準。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