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
有色金屬學會加工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自燾
一、前言
建筑
鋁材:包括了建筑用
板材及建筑用
型材(習稱建筑
鋁型材)。
門窗:中國傳統的
門窗是
木門窗;19世紀初鋼窗傳入中國,1925年中國開始生產鋼窗;20世紀70年代
鋁窗傳入中國,1980年中國開始生產鋁門窗用建筑鋁型材鋁門窗,70年代首先是外國駐華使(領)館和少數涉外工程上使用,1978年上海
玻璃機械廠曾是國內最早開發制作鋁門窗而獲全國科技獎,隨后普及甚快。
幕墻:80年代,1983年北京長城飯店是中國較早建成的
玻璃幕墻工程。
隔熱鋁窗:1984年隔熱鋁窗在中國首例使用,華北鋁業有限公司阿魯克(ALUK)合作完成中國最早應用隔熱鋁窗的北京國際飯店以及天津濱海大廈工程。
鋁門窗及
建筑幕墻迅速被中國建筑業接受和看好,大量采用,80年代中期開始到90年代中國進入鋁門窗幕墻應用高潮建筑鋁材,門窗幕墻迅速應用及發展大大地刺激了鋁材行業的發展、興旺和進步,特別是建筑用鋁型材。
二、鋁材
中國鋁材工業起步于50年代,1956年
哈爾濱101廠(東北輕
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建成投產,其中包括
壓延車間生產
鋁板、
鋁箔,
擠壓車間生產擠壓材,鍛造車間生產鋁
鍛件,供給航天航空等國防工業用,從此譜寫中國
鋁加工業歷史。歷程了50年至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產鋁大國和鋁材消費大國。
世界前五名產鋁大國:
1993年排序---美國、
俄羅斯、加拿大、
澳大利亞、中國
2003年排序---中國、俄羅斯、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
2001年起,中國
電解鋁產量已經居世界之首。2005年中國電解鋁產量780.60萬噸,與2004年相比增長17.02%。2005年中國電解鋁產量占世界電解鋁總產量3193萬噸的24.45%。
世界前五名鋁市場大國:
1993年排序---美國、日本、中國、德國、俄羅斯
2003年排序---美國、中國、日本、德國、韓國
2005年中國鋁消費總量710.5萬噸,占2005年世界鋁消費總量3187萬噸的22.29%。中國人均鋁消費量僅是4.2公斤/人,美、日的是30公斤/人。
2005年中國鋁材總產量583.7萬噸,比2004年增長32.76%,2005年鋁擠壓材產量350萬噸(包括建筑鋁型材),約占鋁材總產量60%,板材228萬噸。
鋁擠壓材包括,
管材、
棒材、型材,建筑用鋁擠壓材被習慣稱為“建筑鋁型材”,事實上建筑用鋁擠壓材中除了型材之外也還有管材和棒材,不過其中型材最多。鋁擠壓材在建筑業主要用途是制作門窗框材、幕墻結構材以及
天花龍骨與裝飾材;
建筑用鋁材的另一部分是
鋁板材,幕墻及裝飾用鋁板或
鋁塑復合板,鋁板材是屬于鋁加工的壓延產品,
鋁板幕墻也只是現代幕墻墻體的一種,還有玻璃幕墻、
石材幕墻等等,不過幕墻的
結構材料還是鋁型材。
中國和平環境,經濟穩定發展,建筑業大發展帶動了許多產業發展,鋁擠壓產業屬于其中之一。20世紀80~90年代民營鋁擠壓企業一再興建,21世紀不少發展成為規模大實力強的大企業,產品品種規格緊隨開發或超前研發為建筑添彩增輝。
三、鋁材應用
鋁的歷史不長,從1807年被發現,鋁的產業發展至今不過117年歷史。自20世紀40年代起,鋁的產量增長速度比銅、鉛、鋅、錫都快,在人類應用的
金屬材料中,鋁材次于
鋼材,居第二位,鋁工業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支柱工業之一。
19世紀末鋁開始產業化,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1945),受軍事工業刺激,被大量用于飛機制造工業和其他軍火工業,1943年世界鋁產量猛增到200萬噸,但在戰后又跌落到100萬噸,于是戰后各大鋁業公司都積極開發民品,鋁材的應用逐漸被推廣到建筑、電子、電氣、電器、交通運輸、
機械制造、日用
五金、各類包裝等等的許多領域,至今鋁的應用幾乎遍及各個工業領域,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鋁產量超過1600萬噸,目前全球鋁消費量超過3000萬噸。二戰后,鋁材才開始拓展在建筑領域的應用,鋁門窗出現在人們生活之中。系統的開發鋁門窗應用于50年代開始。
中國鋁擠壓產業從開始為航天航空生產鋁材,50年代國家為了增強國防力量,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決定建設一個為飛機制造工業提供
輕金屬材料的鋁、
鎂合金材料加工廠。1952年中央審定批準,建設101廠(現名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1956年11月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包括
熔鑄、壓延、擠壓和配套輔助設施。中國鋁擠壓產業80年代受建筑業大發展拉動飛躍發展,建筑業對鋁擠壓業的拉動作用不僅僅在于其量的變化,而且由于軍工轉向民用,更加注重于材料表面、外觀及戶外性能要求。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