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市民中心舉行的
太陽能產業示范基地掛牌儀式上,拓日等四家太陽能企業成為首批示范企業,并分別獲得30萬元補貼。這是我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所采取的一項有力舉措。
深圳是個一次能源嚴重缺乏的城市,煤炭、石油、天然氣、水電等主要能源全部依賴外運。隨著經濟的發展,深圳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今年夏天,深圳已成為繼北京、上海、蘇州以后的第四個電力負荷超千萬千瓦的城市。
建筑能耗是我市能源消耗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據初步統計,深圳市建筑物的總用電負荷占全社會總用電負荷的43%以上。
深圳地處亞熱帶地區,年日照時數平均為2060小時,年平均氣溫22.3℃,具備應用太陽能的良好條件。為應對能源短缺的嚴峻形勢,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深圳市提出了利用清潔能源的總體原則和思路,
建筑節能已成為深圳發展循環經濟的最重要抓手。
深圳
太陽能建筑應用基礎良好,2007年,全市共有32個項目列入建筑節能和
綠色建筑示范項目計劃,涉及建筑面積430萬平方米,投資額130億元。其中,10個示范項目被列入國家首批
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示范項目,獲得國家財政部資助達5000萬元。
在
太陽能光熱領域,截至2005年底,深圳市太陽能熱利用生產企業14家,年產值2.2億元,太陽能光熱產業從業人員約在1.2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約在7500人;在
太陽能光伏領域,深圳的優勢曾經比較明顯,全世界約72%的太陽能
光伏應用小產品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深圳及周邊地區,各式各樣的太陽能光伏應用小產品中都可以看到“深圳制造”。珈偉、創益、拓日、先行等光伏企業,無論技術水平,還是產業規模,在國內市場上都占據著一定位置,特別是
非晶硅光伏電池產量超過80%。然而,整個
光伏產業產銷規模較小,隨著江浙等地光伏產業集群的迅速形成,我市占全國市場份額已不足。
今年,為落實市委市政府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決定,扶持太陽能產業做大做強,市貿工局聯合市建設局,從全市范圍內,選擇生產規模大、市場占有率高、自主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看好的太陽能企業,組建深圳市太陽能光伏、光熱產業示范基地。在昨天的授牌儀式上,市貿工局副局長張淶臨和市建設局副局長胡建文攜手為基地建設單位授牌,拓日、創益、珈偉、嘉普通4個太陽能產業示范基地正式掛牌成立。
據介紹,此次太陽能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受到廣泛關注,申報單位不僅包括拓日、珈偉、創益、先行等傳統光伏企業和嘉普通、鵬桑普、晴爾、雄日等傳統光熱企業,還包括太陽能行業的后起之秀——南玻、瑞華等大型企業集團。
張淶臨表示,市貿工局將補貼每家建設單位30萬元,資助其制定發展規劃,并認真做好跟蹤服務,助其解決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2008年,我市還將從墻改基金中列支120萬元支持太陽能產業基地建設。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