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為了更好的生活,甘肅人砍樹開荒,向自然界過度要地要水,導致生態的不斷惡化,進一步加劇了生存的艱辛;甘肅工業曾以高能耗、高排放著稱,但污染比較嚴重,加重了環境治理成本,陷入了生態困境。
近幾年來,甘肅人痛定思痛,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改變舊觀念,探索新舉措,通過植樹造林、節水讓水、關井壓田、防沙治沙、生態移民等多種措施,走出生態困境;并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促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產能力不斷增長,開創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共贏”的良好局面。
不再毀林,努力復壯生態
“甘肅森林覆蓋率很低,而
木材的需要量仍很大。僅以我們縣來說,過去,農業與林業、牧業與林業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最近兩年,我們通過退耕育林、退牧還林、天然林保護、生態移民等措施,使得人與林、人與畜、畜與草之間的關系日趨和諧!碧熳?h縣長馬國榮告訴記者,“以前天?h有不少小煤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經濟收入。但是為了保護涵養林,最近兩年,小煤窯全部封停了!
天祝縣位于石羊河流域上游,境內的水源涵養林是石羊河流域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在支撐石羊河的8條支流中,有6條發源于天?h境內。為從源頭上治理石羊河流域,天祝縣加大了造林力度。2007年前十一個月,天?h共完成人工造林2360畝,封山育林5000畝,退耕還林補植補造6.8萬畝。
天?h的9個鄉鎮的8.58萬人生活在上游水源涵養林區和林緣地帶。為了保護水源涵養林,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實施生態移民。前不久,哈溪鎮長嶺村的村民們拿到了自己家的移民補助款,整村搬遷到酒泉下河清農場。
黨的十七大召開后,天?h掀起了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熱潮,保護涵養林、減緩冰川雪線上升速度、從源頭上復壯石羊河流域生態,成了全縣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實在行動。
“新建村,頭枕合黎,足浴黑河。昔日戈壁,遠古荒灘。1960年創業拓荒,1972年建隊,1984年立村。三代開拓進取,如今良田四千……”刻在新建村村中心雕塑下的這段文字,記錄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歷程。
三閘鎮新建村是張掖市甘州區建設紅沙窩林場的受益者。曾幾何時,新建村和紅沙窩林場所在地均為戈壁,一山之隔就是巴丹吉林沙漠。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紅沙窩林場建成以沙棗、紅柳、檸條等樹種為主的成片林1.7萬畝,天然植被封護區2.6萬畝,成了防風固沙的前沿陣地。甘州區林業局局長李自威告訴記者,最近十年,紅沙窩林場營造了一條長4.3公里,寬1.6公里的綠色屏障,使綠洲向北延伸了3公里。同時,依靠制種和養殖業,新建村去年的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人稱“沙漠邊上的小康村”。
有效用水,過上小康生活
灌溉用水實行水票制被稱為節水的黑河模式,是張掖近六七年來,在治理黑河中上游生態中所形成的成功模式。這個模式在武威得到了良好的推廣,“現在灌溉用水實行水票制,農民如果水票用不完,可以用更高價轉賣給其他人,或者以120%的價格返賣給水管單位!痹谖渫袥鲋輩^永豐鎮永豐村,支部書記李忠舉指著水渠上的閥
門告訴記者。
李忠舉同時也是永豐村農民用水者協會的會長。農民用水者協會的成立是為了讓農民進行參與式管理,更科學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在武威,已建成自發性質的農民用水者協會816個。
除了節水,更重要的是要讓水發揮效益。把漫灌改為滴灌是武威從以色列模式中借鑒過來的,而武威人創造性地在里面摻上了“陽光利用”。2002年,武威市開始建日光溫棚,日光溫棚不僅使用滴灌技術,大大地節約了農業用水,農民也可以充分利用陽光,種植反季節蔬菜水果,增加收入。目前,武威市共建成日光溫棚墻體2.47萬畝,今年全市農業灌溉用水比上年同期下降6.1%。
“過去農民不理解,為什么非得建2萬多元一個的日光溫棚。當知道這樣做是為了節水,是為了石羊河流域的綜合治理后,大家慢慢也就理解了!蔽渫形瘯洀埦w勝告訴記者,“第一批建日光溫棚的人獲得良好收益后,老百姓都爭先恐后地建造日光溫棚了!
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鄉王盛村農民張建文是從建造日光溫棚中嘗到甜頭的人。記者見到張建文時,他正在自家的日光溫棚里整理西瓜秧,“因為有了日光溫棚,我可以控制西瓜上市的時間。我的西瓜春節前后上市,一個西瓜就可以賣到十幾塊錢。一個溫棚一年能有近2萬元的收入,一年就把建溫棚的成本收回了,第二年就純賺了。”一個日光溫棚就可以讓一戶人家奔小康,在甘肅,像張建文這樣通過建造日光溫棚走上致富路的人越來越多。
主動追求“節能減排”
近年來,甘肅從調整工業結構入手,全面實施燃煤鍋爐改造、區域熱電聯產、建筑
建材改造、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重點工程。目前全省節能減排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全省萬元生產總值能耗2.199噸標準煤,比2006年下降2.61%,下降幅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一倍。
作為我國最大的鎳、鈷生產地,甘肅金川公司屬國家重點耗能企業,是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單位,近日,他們與甘肅省電力公司就2×15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并網達成合作。建成投產后,不僅能滿足金川公司正常生產生活的供熱需求,還可替代拆除金昌市現有55臺能耗高、污染嚴重的
采暖小鍋爐,每年可節約燃煤約7萬噸,減少二
氧化硫排放量1192.51噸、煙塵排放量340噸。
甘肅黑河水電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興杰介紹,甘肅省目前執行的中型水電上網電價為每度0.227元,小孤山水電站按照可研預算的上網電價是每度0.29元。這本來是一個可能虧損的項目,然而由于向世界銀行賣碳排量,使該水電站每度電能增加約0.03元人民幣的收益。
由黑河水電公司開發的二龍山水電站,碳減排量也已分期出售給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碳基金和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該電站在第一個信用期內減排量共可收益1120萬美元;正在開發的另一個水電站——大孤山水電站的碳減排項目也在積極商談之中。
甘肅省政府積極引導企業“向小孤山學習”,通過發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來獲得收益。據省發改委負責人介紹說,甘肅共有30多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先后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每年實現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可達400多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