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制造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
數控技術的應用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作者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很有見地的想法。
自動化加工在現代機械加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數控機床加工的高速度、高
精度也越來越受到機械行業的青睞,在對數控
設備的使用過程中,我們對
數控機床應用的認識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如何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數控
機床的加工效率,我感覺有一些問題必須要解決。
一、目前在企業中,尤其是國企中的基層技術干部、管理干部對數控機床加工的原理、對數控系統的特性不了解,對零件加工工藝和程序的編制生疏,無法編制針對數控機床零件的加工工藝和科學性強的加工程序,也無法對數控設備進行科學的管理。先進的加工方法,落后的管理手段極大的影響了數控機床效率的發揮。
二、數控操作人員大部分來自普通機加工,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在對數控設備的應用中套用普通設備加工的思路,對數控機床高速
切削的特性、數控刀具的選擇、切削參數的選擇缺乏科學性,加工程序的優劣及加工效率的高低完全取決于操作工人素質的高低,也就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數控設備的加工效率。
三、由于特定的原因,數控設備的引進系統繁雜,設備檔次不齊,給技術人員、操作人員的應用和編程帶來很大困難。大大限制了零件的轉移加工。
四、一般的系統內存容量都不是很大,在加工零件種類繁多時,大量的加工程序因為無法存儲而不得不進行反復的刪除和鍵入,有限的系統資源有時甚至無法存儲一個完整的復雜零件的加工程序。頻繁的重復的零件準備工作浪費了大量的工作時間,直接影響了數控機床的效率。加工程序反復編制也影響了程序的
穩定性。
五、由于大量的加工程序是使用手工編制的,對復雜面的計算難于保證它的準確性,也難于保證零件的加工要求,甚至出現廢品。
六、現在企業大部分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網,在計算機中大量使用了
CAD/
CAM計算機輔助設計及計算機輔助編程軟件.而現在企業也正逐步實現CIMS管理體系,但基層缺乏與上層技術部
門銜接的環境,因而無法獲得技術部門的有力支持。
我認為,如果想真正發揮數控機床的高效率就必須從加強對數控機床的管理及普及對數控機床的應用著手。
一、有必要對基層技術管理干部進行高質量的培訓和考試,讓基層技術管理干部真正了解數控系統的加工原理,數控工藝及數控程序的編制。
二、利用現在高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改變數控機床單機操作的方式,對數控機床進行全面的聯網管理。
2000年底我們與雷梯斯特公司合作,安裝并使用了該公司開發的
CNCLINK3.0數控程序全自動管理系統,對我廠數控機群進行了遠程聯網管理。該系統利用服務器為每個數控機床提供了一個極大的程序存儲空間,機床操作工人可以在機床端對所有加工程序進行瀏覽、創建、編輯、刪除、上傳及下載。大大節省了因程序反復編制及鍵入而浪費的加工準備時間。它還可以把服務器中存儲的加工程序在各機床間實現程序的共享,方便了各機床間零件的轉移加工。同時也提供了單路DNC加工,(CNCLINK4.0已能達到多路DNC加工)擴大了數控機床的加工能力。
該軟件的用戶管理功能可以使得到授權的技術人員在服務器端對數控程序進行干預,輸入、修改及刪除。日志查詢功能可以對所有機床間程序的操作進行內容及時間的自動紀錄。數控機床的聯網,也同時創造了一個與上層網絡進行CIMS管理的銜接環境。使得技術管理部門可以用CAD/CAM及切削數據庫來優化數控加工工藝和精確加工程序,利用機械加工業最新科研成果把落后的經驗占主導地位的加工方式轉變到計算機管理科學指導占主導地位的加工方式上來。生產管理干部也可以在服務器或局域網上利用管理軟件對數控設備的生產進行動態管理,查詢數控設備的有效開機時間零件的日加工數量、產品合格數、廢品情況,建立數控機床的效率檔案、監測生產計劃的落實情況及進行新的生產計劃調度。
從發展角度來看,數控加工必然會在一定范圍內逐步取代傳統的機械加工方式,計算機技術和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會使數控加工領域取得更大的發展,但在對數控機床的應用上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管理上的差距,只要我們在數控機床應用上不斷吸取國外的先進經驗,不斷的去摸索、總結。我們一定會在數控加工領域中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設備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