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法
美國是一個市場非常發達的國家,同時法制比較完善,老百姓及廠商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很強。政府以立法形式制定強制性的最低能源效率標準。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能源危機就促使美國政府開始制定并實施建筑物及家用電器的能源效率標準。這些年來,制定最低能耗標準的能耗產品品種越來越多,標準經過每3-5年的不斷更新也越來越嚴格。而這些標準在不同的州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加州、紐約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州,
建筑節能標準比聯邦政府標準還要嚴格。比如,作為加州最主要的節能管理的政府機構,加州能源委員會(CEC)制定和實施了美國最嚴格的建筑物和家電的節能標準和標識體系,這些標準每隔幾年(一般為3-5年)就更新一次,以充分考慮新技術的不斷發展。
美國的最低能效標準一般都以強制性的法律、法規的形式頒布執行。標準的針對對象一般是將進入市場的新產品(包括建筑物)。進入各州市場銷售的相關產品必須滿足該州的最低能耗標準,而在各州新建的建筑也必須達到相關的建筑節能標準。最低能效標準的制定一般采用政府組織、由相關第三方中介機構完成的方法。在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主要采取工程測算法,制定比較嚴格的標準。
2.自愿性的節能標準與標識
美國政府除了推行強制的標準之外,還提倡自愿的節能標識。對于具有自愿性能耗標識的節能型產品,最為典型的是美國環保署(EPA)和美國能源部(DOE)聯合推動的“能源之星”項目,獲得“能源之星”標識的產品一般都超過該類產品相應的最低能源效率標準。這個標識從1998年開始實施,其主要對象是商用建筑。能源效率在同類建筑中領先25%的范圍內,室內環境質量達標的建筑授予能源之星建筑標識。為達到能源之星建筑要求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綠色照明,改善
圍護結構隔熱保溫性能,改進
采暖、通風、空調系統,購置高效耗能器具。實施這些措施可節能30%。為促進自愿性能耗標識產品的推廣應用,美國的政府部
門采取多種激勵措施并積極發揮示范作用。
3.經濟激勵
經濟激勵是成功實施能效標準和標識、特別是“能源之星”標識的關鍵性配套政策措施。美國各級政府和公用事業公司采取多種激勵措施,對增強公眾節能意識、推廣節能產品(包括建筑)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1)補貼
美國各級政府和公用事業組織投入大量補貼經費。1992年能源政策法鼓勵并授權公用事業組織實施激勵性節能項目。加利福尼亞等州用于補貼的資金來自系統效益收費。補貼對象包括:購買高效耗能器具的用戶,新建
節能住宅的開發商、設計者和業主,新建節能商用建筑的設計者。
2001年,有56個州級政府部門和公用事業等組織實施高效家用電器和照明器具補貼(兩者分別為40個和16個),補貼總額達11330萬美元(家用電器6330萬美元,照明器具5000萬美元)。太平洋燃氣電力公司2001年用于補貼(折讓)的費用達2500萬美元。每件器具的補貼金額為:電冰箱75-125美元,房間空調器50美元,洗衣機75美元,緊湊型熒光燈3.50-6.25美元,細管熒光燈2.30-4.25美元。
(2)稅收減免
對于新建節能
住宅建筑,可以獲得稅收減免。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間建成的住宅,比IECC標準節能30%以上的,每幢減免稅收
1000美元;200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間建成的住宅,比IECC標準節能50%的,每幢減免稅收2000美元。
節能建筑設備也可獲得稅收減免的優惠。各種節能型設備根據所判定的能效指標不同,減稅額度分別為10%或20%。比如,節能型洗衣機、熱水器減免50-200美元;地熱采暖、
太陽能熱水和采暖系統最多可減免1500美元。
另外,一些貸款機構還提供“能源之星”抵押貸款服務,居民在購買經“能源之星”認證的建筑時均可向這些銀行申請抵押貸款。此外,這些貸款機構還采取諸如返還現金、低利息等措施刺激居民購買經“能源之星”認證住宅,申請節能住宅抵押貸款。抵押貸款項目的實施,不僅有效地促進了節能建筑的建設和開發,降低了建筑物的能耗和維護運行管理費用,還帶動了墻體、
屋面保溫隔熱技術的發展,刺激了
建材市場,增加了就業機會,促進了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4.低收入家庭節能計劃
為了保障低收入家庭的福利,節約能源,美國發起了低收入家庭住宅節能計劃,幫助低收入家庭進行節能改造。政府為低收入家庭免費進行節能改造,每個家庭有一定的限額,主要的計劃包括美國能源部(DOE)的保暖協助計劃、健康部低收入家庭能源協助計劃等。
低收入家庭節能計劃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美國能源部的保暖協助計劃2001年幫助5.1萬個低收入家庭進行了節能改造,平均每個低收入家庭的節能改造費用為2568美元,但節約了低收入家庭13%-34%的能源開支,投資收益率達到了130%。除了經濟效益,低收入家庭的節能計劃還能帶來很多環境效益。根據調查,投資低收入家庭住宅節能計劃1美元,就能獲得1.88美元的環境效益。
5.加強節能技術研究
聯邦政府1998年用于建筑節能研發的費用達9740萬美元。目前研究重點有:2l世紀建筑設計、模擬和檢測技術,比
ASHRAE標準節能50%的技術。正在研究開發的21世紀建筑節能技術包括:
真空超級隔熱圍護結構,無CFC高效泡沫隔熱
保溫材料,先進的充氣多層
窗,低
發射率和熱反
射窗玻璃,耐久反射涂層,先進的蓄熱材料,屋頂
光伏電池板,熱水、采暖、空調
熱泵系統,先進照明技術,陽光集光和分配系統,燃料電池、微型燃氣輪機等分散式發電技術,可按需調節能源,水供應和空調的智能控制系統。這些高新技術的推出使得美國的建筑節能有了很強的技術支持。
6.建筑節能從政府機構做起
1999年13123號總統行政令規定:(1)2005年,所有聯邦機構建筑的單位面積能耗,應比1985年減少30%,到2010年要減少35%;(2)新建建筑必須達到聯邦或當地能源性能標準;(3)聯邦機構必須采購有“能源之星”標識的用能產品,或能效在同類產品中領先的25%范圍內的產品;(4)到2010年,聯邦建筑應安裝2萬套太陽能系統;(5)每個機構必須有一幢節能示范建筑,一年內新建5幢以上建筑的,要有—幢節能示范建筑。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