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01月12日消息 記者kiko】滬鋁主力903合約自從去年12月9日創下鋁期貨上市以來的最低價10140后,似乎走到了跌勢的盡頭。在云南收儲、國儲局收儲、通用及克萊斯勒兩大巨頭獲得美國財政部174億美元的援助、鋁企減產等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跌跌不休的鋁價似乎熬過了黎明前的黑暗,從去年12月9日算起,至本周三收盤,反彈幅度超過20%,似乎就此走牛。然而,進出口貿易額的下滑、外資的流出、工業增加值的新低、工業企業開工率普遍下降、房屋銷售數據的回落以及失業數據的攀升等一系列經濟數據和經濟現象告訴我們一個很嚴酷的現實:危機遠遠沒有過去,甚至沒有人能看清我們現在處于危機的哪個階段。
隨著美聯儲將利率降至0.25%,人們看到了零利率時代的到來。在這種情況下,必將引發新一輪的降息狂潮。很簡單,在目前的情況下,哪個國家保持高利率必將引來熱錢的投機,同時也相對提高了本國企業的融資成本,這必將傳導至終端商品上,降低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另外,高利率也會促使本國的貨幣走強,對商品的出口造成壓制,所以全球性的降息浪潮不可避免。歐元區以及英國的經濟不景氣也加劇了大家對歐元和英鎊趨向于零利率的預期。而美元的利率已接近于零,再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很小。隨著美聯儲降息的影響被市場一步步消化,美元近期也探低回升。另外,在英國《金融時報》組織的全球70余位經濟學家進行的票選調查中,36位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將在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率先復蘇,其得票數遠遠領先第二名的中國17票,歐盟、英國以及日本更是少得可憐。對美國經濟的看好也必將帶動美元的走強,美元走強的結果必將對商品的價格構成壓制,鋁也不例外。
再來看下原油。作為占商品期貨市場最大份額的原油,其價格的走勢無疑對整個商品市場起到風向標的作用。在過去的2008年度,原油的神奇可能是其它商品無法比擬的。美原油指數跌至40.67后,在美元走軟、歐佩克減產以及巴以沖突的沖擊下似乎看到了希望,一路高歌猛進。然而筆者認為,油價的反彈只是其下跌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的調整。巴以歷史上就沒安靜過,小打小鬧總會有的,只要戰爭的范圍不擴大,就不會對原油的生產構成威脅。而歐佩克每日220萬桶的減產看起來很唬人,但是卻無法阻止原油消費的滑坡。據12月31日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790萬桶至3.246億桶,汽油庫存增加180萬桶至2.066億桶,餾分油庫存增加390萬桶至1.379億桶。庫存就這樣在一片減產中增加,更加顯示出消費下滑的程度。另外,有消息稱原油的真正盈虧平衡點在35美元,和現在的52美元相比,獲利空間高達48%,所以,后市原油的下跌才是正途。在當今世界,原油作為經濟的血液,其價格的下跌標志著全社會生產成本的下跌,這也將對鋁價的反彈產生壓制。
在這次鋁價的反彈行情中,鋁企的減產和政府的收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國內眾多的鋁企能否有效減產以及減產的幅度有多大有待進一步觀察。國內大型鋁冶煉企業多為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既要減產提價,又要對政府2009年GDP保8%的戰役做貢獻;既要控制成本開支,又要保障員工的就業,因此減產實際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而在鋁價下跌的同時,
氧化鋁以及電費和其他輔料的價格也在下跌。中鋁1月1日將氧化鋁的價格下調至2000元/噸,電價按0.4元/度算,那么生產一噸鋁將花費2000×2+0.4×14000=9600元,輔料就按2000算,一噸鋁的成本也就11600元,況且電費、輔料的價格也在下滑。所以鋁企減產的積極性也有待考察。再看政府收儲,中央加地方100多萬噸的收儲數量已經夠驚人的了,但是還抵不上倫敦庫存的一半,并且倫敦的庫存還在每日大幅增加,靠收儲是收不完的。
筆者認為,鋁價的真正啟動必須要靠供需狀況的根本性改變。否則鋁價的反彈只會成為鋁企逢高拋貨的機會。而在目前兩大鋁的消費行業(房地產和汽車業)遭受重創的情況下,鋁消費的啟動無疑難于上青天,因此鋁價走勢就此翻轉走牛的時機還遠遠沒有到來。【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