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雙層窗玻璃構件 τ(λ)用式(2)計算: τ(λ)=τ1(λ).τ2(λ)/1-ρ’1(λ)ρ2(λ) 式中: τ(λ)——雙層窗玻璃構件的可見光光譜透射比,%; τ1(λ)——第一片(室外側)玻璃的可見光光譜透射比,%; τ2(λ)——第二片(室內側)玻璃的可見光光譜透射比,%; ρ’1(λ)——第一片玻璃,在光由室內側射向室外側條件下,所測定的可見光光譜反射比,%; ρ2(λ)——第二片玻璃,在光由室外側射入室內側條件下,所測定的可見光光譜反射比,%;
3.1.3 三層窗玻璃構件 τ(λ)用式(3)計算: τ(λ)=τ1(λ).τ2(λ).τ3(λ)/[1-ρ’1(λ).ρ2(λ)][1-ρ’2(λ).ρ3(λ)]-τ22(λ).ρ’1(λ).ρ3(λ)式中: τ(λ)——三層窗玻璃構件的可見光光譜透射比,%; τ3(λ)——第三片(室內側)玻璃的可見光光譜透射比,%; ρ’2(λ)——第二片(中間)玻璃,在光由室內側向室外側條件下,所測定的可見光光譜反射比,%; ρ3(λ)——第三片(室內側)玻璃,在光由室外側)射入室內側條件下,所測定的可見光光譜反射比,%; τ1(λ)、τ2(λ)、ρ’1(λ)、ρ2(λ)——同式(2)。
3.2 可見光反射比
3.2.1 單片玻璃或單層窗玻璃構件 ρ(λ)是實測可見光光譜反射比。
3.2.2 雙層窗玻璃構件
3.2.3 三層窗玻璃構件
3.3 入射太陽光的分布 太陽光是指近紫外線、可見光和近紅外線組成的
輻射光,波長范圍為3..~2500nm。 本標準是指太陽光透過直接照射到受光物體上,而不包括地面、建筑物的反射、散射光。
太陽輻射光照射到窗玻璃上,入射部分為φe.φe又分為三部分:透射部分——τeφe;反射部分——ρeφe;吸收部分——αeφe;三者關系如下: τe+ρe+αe=1 式中: τe——太陽光直接透射比; ρe——太陽光直接反射比; αe——太陽光直接
吸收比。窗玻璃吸收部分αeφe以
熱對流方式通過窗玻璃向室外側傳遞部分為q0φe,向室內側傳遞部分為q1φe,其中: αe=q0+q1 式中: q0——窗玻璃向室外側的二次熱傳遞系數,%; q1——窗玻璃向室內側的二次熱傳遞系數,%。
3.4 太陽光直接透射比 式中: Sλ——太陽光輻射相對光譜分布,見表2或表3; Δλ——波長間隔,nm; τ(λ)——試樣的太陽光光譜透射比,%,其測定和計算方法同3.1條可見光透射比中τ(λ),僅波長范圍不同。
表2 大氣質量為1時,太陽光球輻射相對光譜分布Sλ和波長間隔Δλ相乘(CIE 1972年公布)

表3 P.Moon大氣質量為2時,太陽光直接輻射相對光譜分布Sλ乘以波長間隔Δλ

3.5 太陽光直接反射比 式中 ρe——試樣的太陽光直接反射比,%; ρ(λ)——試樣的太陽光光譜反射比(其測定和計算方法見3.2條可見光反射比中ρ(λ),僅波長范圍不同),%; Sλ.Δλ——同式(9)。
3.6 太陽光直接吸收比
3.6.1 單片玻璃或單層窗玻璃構件 單片玻璃或單層窗玻璃構件的太陽光直接吸收比,必須首先測定出它們的太陽光直接透射比和太陽光直接反射比,然后用式(7)計算。
3.6.2 雙層窗玻璃構件第一、第二片玻璃的太陽光直接吸收比雙層窗玻璃構件第一片玻璃的太陽光直接吸收比用式(,第二片玻璃的太陽光直接吸收比用式(11)、式(15)、式(16)計算:
3.6.3 三層窗玻璃構件第一、第二、第三片玻璃的太陽光直接吸收比三層窗玻璃構件第一片玻璃的太陽光直接吸收比用 第二片玻璃的太陽光直接吸收比用;第三片玻璃的太陽光直接吸收比用式(17)、式(21)計算: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