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近日,上海市在一天之內發生3起高樓玻璃幕墻墜落事件,所幸飛落的“玻璃雨”未砸中過往行人,只是砸壞了汽車。 |
據記者了解,玻璃幕墻建筑的設計年限標準是25年,目前上海有兩成大樓的玻璃幕墻已超過15年。而據專家透露,上海玻璃幕墻建筑總量的五分之一是1997年前建造的,早于上海出臺玻璃幕墻相關標準的時間,設計、驗收等都不夠規范,更容易出現安全隱患。隨著這些玻璃幕墻建筑逐漸步入“老年期”,它們成為“高空炸彈”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我國的建筑大規模使用玻璃幕墻是上世紀80年代末,到現在已經20多年,因此不少玻璃幕墻事實上已經進入危險期,應該替換。”上海一家從事幕墻安裝和維修業務的公司負責人馬先生對《法制日報》記者說,由于玻璃幕墻和建筑體采用機械連接,連接部分密封,不接觸空氣不易被氧化腐蝕,也較難觀察出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往往要等到玻璃松動或者墜落才會引起人們重視。
上海美特幕墻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蕭愉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幕墻要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在維護上,相關檢測部門首先要進行查勘、出具報告。如果發現問題,修理和維護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特別是一些高空部位,涉及高空操作、人力、材料費用等,每平方米會達到數百元,如果要更換玻璃可能高達上千元。一幢大型玻璃幕墻商務樓一次大規模檢修費用至少需幾十萬元,因此物業缺乏主動性。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上海市前幾年曾試圖建立玻璃幕墻建筑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包括建立“玻璃幕墻數據庫”,為每一幢玻璃幕墻建筑建立“身份證”。當時的設想是,有關部門只要通過信息庫中的信息,就能提醒業主何時進行檢測維修,并對檢測和改造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從源頭上嚴格控制玻璃幕墻建筑的審批流程,將它納入日常管理,從建造階段的質量監控向合理使用年限階段的質量管理延伸;此外,還試圖實行質量保修保險制度,落實維護專項基金,讓玻璃幕墻的安全有長期的保障。不過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想法并未付諸實施。
幕墻工程需加強監管
據了解,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加強建筑幕墻工程管理的暫行規定》、《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等法規。上海早在1996年10月就制頒了《上海市建筑物使用安裝安全玻璃規定》,該規定后又于2002年和2007年進行了兩次修正,其中指出,玻璃幕墻大樓啟用后每5年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使用滿8年的,建筑物所有者或管理者應當委托由市建委核準的有資質的技術鑒定機構進行查勘,并嚴格執行查勘意見;以后應當每年進行1次幕墻安全玻璃使用情況的查勘。但是這些規定并不具有強制性,一些樓宇交付使用后,發展商和物業公司權責不明,由于資金問題,無法切實執行自查和勘查。
法制日報》記者走訪上海市區采用玻璃幕墻建筑的單位員工和周邊居民,發現他們大多不知這些玻璃幕墻是否進行過安全檢查,也不知玻璃幕墻的安全性能究竟如何。
同濟大學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博士艾曉秋說,我國的玻璃幕墻技術,處于“應用早于管理、先用于工程后健全規范標準”的狀態,相關工程技術規程及規范條文等,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后才相繼頒布。
在南京路上一幢大樓上班的胡先生說,大樓電梯里有明顯的定期檢查標志,但對大樓的玻璃完全沒有任何信息公布。頻頻出現的幕墻墜落安全事件,根本原因不是法規缺乏等問題,而是維護責任、監管責任沒有很好落實所致。相比于高樓電梯等設施需要定期強制檢驗,玻璃幕墻行業缺乏必要的監管,維修企業的資質由誰來界定,都還是個問號。【完】
“我國的建筑大規模使用玻璃幕墻是上世紀80年代末,到現在已經20多年,因此不少玻璃幕墻事實上已經進入危險期,應該替換。”上海一家從事幕墻安裝和維修業務的公司負責人馬先生對《法制日報》記者說,由于玻璃幕墻和建筑體采用機械連接,連接部分密封,不接觸空氣不易被氧化腐蝕,也較難觀察出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往往要等到玻璃松動或者墜落才會引起人們重視。
上海美特幕墻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蕭愉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幕墻要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在維護上,相關檢測部門首先要進行查勘、出具報告。如果發現問題,修理和維護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特別是一些高空部位,涉及高空操作、人力、材料費用等,每平方米會達到數百元,如果要更換玻璃可能高達上千元。一幢大型玻璃幕墻商務樓一次大規模檢修費用至少需幾十萬元,因此物業缺乏主動性。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上海市前幾年曾試圖建立玻璃幕墻建筑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包括建立“玻璃幕墻數據庫”,為每一幢玻璃幕墻建筑建立“身份證”。當時的設想是,有關部門只要通過信息庫中的信息,就能提醒業主何時進行檢測維修,并對檢測和改造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從源頭上嚴格控制玻璃幕墻建筑的審批流程,將它納入日常管理,從建造階段的質量監控向合理使用年限階段的質量管理延伸;此外,還試圖實行質量保修保險制度,落實維護專項基金,讓玻璃幕墻的安全有長期的保障。不過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想法并未付諸實施。
幕墻工程需加強監管
據了解,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加強建筑幕墻工程管理的暫行規定》、《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等法規。上海早在1996年10月就制頒了《上海市建筑物使用安裝安全玻璃規定》,該規定后又于2002年和2007年進行了兩次修正,其中指出,玻璃幕墻大樓啟用后每5年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使用滿8年的,建筑物所有者或管理者應當委托由市建委核準的有資質的技術鑒定機構進行查勘,并嚴格執行查勘意見;以后應當每年進行1次幕墻安全玻璃使用情況的查勘。但是這些規定并不具有強制性,一些樓宇交付使用后,發展商和物業公司權責不明,由于資金問題,無法切實執行自查和勘查。
法制日報》記者走訪上海市區采用玻璃幕墻建筑的單位員工和周邊居民,發現他們大多不知這些玻璃幕墻是否進行過安全檢查,也不知玻璃幕墻的安全性能究竟如何。
同濟大學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博士艾曉秋說,我國的玻璃幕墻技術,處于“應用早于管理、先用于工程后健全規范標準”的狀態,相關工程技術規程及規范條文等,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后才相繼頒布。
在南京路上一幢大樓上班的胡先生說,大樓電梯里有明顯的定期檢查標志,但對大樓的玻璃完全沒有任何信息公布。頻頻出現的幕墻墜落安全事件,根本原因不是法規缺乏等問題,而是維護責任、監管責任沒有很好落實所致。相比于高樓電梯等設施需要定期強制檢驗,玻璃幕墻行業缺乏必要的監管,維修企業的資質由誰來界定,都還是個問號。【完】
門窗幕墻第一手資訊! 上中國幕墻網 news.alwindoor.com 手機訪問地址 3g.alwindoor.com
下一篇:專家警告玻璃落地窗存在安全隱患 |

相關文章
|
- 論壇熱帖
- 最新產品
- 展會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