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玻璃企業來說,
生產線的投入成本較高。一條好的玻璃生產線花費高達上億元。一條生產線有500噸、800噸、1000噸不等的日溶化量。普通生產線一般使用壽命為七到八年,好的生產線可達十到十五年。一般來說,生產線一旦投產就如開弓之箭,無法像其他行業一樣可以通過任意停產、開工來控制產量和庫存,必須24小時進行生產。
玻璃行業的高產能帶來了產能過剩。截至2012年5月上旬,玻璃生產企業停窯率為26%,環比回升0.3%,再創歷史新高,且倉庫存儲數量已達2800萬重量箱的較高點位。今年
浮法玻璃總產能或達到11.1356億重量箱,產能將過剩2.78億重量箱。在目前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玻璃行業進入供大于求的被動局面,去庫存化成了玻璃行業當前最重要的手段。
3.價格波動情況
目前我國玻璃行業價格完全市場化,價格波動幅度相對較大。以5mm
浮法玻璃為例,2008年其月平均價格最低為12月份的57.3元/重量箱,最高為3月份的70.2元/重量箱,年內最大波動幅度接近22.5%。2009年月平均價格最低為2月份的48.40元/重量箱,最高為12月份的80.34元/重量箱,年內最大波動幅度接近66%。2010年受建筑行業的利好影響,玻璃價格整體維持在高位運行,年內最低價格為4月份的68.8元/重量箱,最高價格為1月的84.3元/重量箱,最大波動幅度為23%。而到
2011年月平均價格最低為12月的57.6元/重量箱,最高為1月份的71.7元/重量箱,最大波動幅度為24%。
4.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的玻璃行業中,
深加工約占60%,未加工的玻璃使用為25%,原片直接出口占15%。因此,玻璃價格受市場波動影響,造成深加工企業原片采購價格的不穩定,尤其是面對批量較大的年度訂單時,風險較大。
玻璃行業還存在很多其他問題。如玻璃的保質時間長短不一及玻璃自身的品質良莠不齊,深加工行業所使用的原片玻璃存在質量問題較多;玻璃重量大,搬運過程中易碎及不易存放等因素造成所需存儲空間較大、裝卸難度較大、運輸成本過高;許多玻璃加工企業因價格波動及供應、采購等問題,需動用足夠資金備貨,造成較高的資金占用情況等。這些問題制約了玻璃及加工行業的成長與健康發展。
機遇與挑戰
針對目前玻璃行業存在的問題,鄭商所從服務企業的角度出發,擬推出玻璃期貨品種,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對沖工具。
1.通過玻璃期貨平臺,企業可以合理利用最有效的原片玻璃資源,從而更有利于浮法玻璃資源的均衡調配。
2.通過玻璃期貨的交易功能,企業可以更方便合理地選擇廠家及保質期內的玻璃。
3.玻璃期貨中的完全廠庫交割方式具有成本低、易于買方需求、交割風險較小等優勢。
4.通過期貨套期保值功能,玻璃加工企業可以鎖定價格,保證利潤目標,降低經營風險。
玻璃期貨的推出,將為相關企業做大做強提供機遇,而如何靈活運用這個平臺,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完】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