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輻射(LOW-E)玻璃,是Low Emissivity Glass的簡稱,漢語名稱為:低輻射玻璃。它是一種鍍膜玻璃。通過在浮法玻璃基片表面鍍上具有低輻射特性的功能膜,來降低玻璃表面的輻射率,從而提高玻璃的節能性能。低輻射玻璃在可見光波段具有較高的可見光透過率。在紅外線波段,具備阻隔遠紅外線的特點。在夏季可以阻隔物體受太陽照射后發出的二次輻射熱,同樣冬季可以減少室內的熱量向外流失,從而發揮隔熱保溫節能降耗的目的。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除此之外還有碳酸鈉、碳酸鉀、氧化鈣等原料。
浮法玻璃是由皮爾金頓兄弟公司的阿士達·皮爾金頓爵士于1952年發明創造的。首先把玻璃原料熔化、澄清后,
流入到(錫槽)熔融的金屬錫液的表面形成標準玻璃厚度后,進入退火窯將玻璃帶的溫度降至低溫;然后,切割、包裝的過程。
鍍膜玻璃按照產品性能分為:熱反射鍍膜玻璃和低輻射鍍膜玻璃。主要的區別就是玻璃的輻射率。國家標準GB18915.2-2002《鍍膜玻璃 第二部分 低輻射鍍膜玻璃》中第5.9款輻射率。規定:在線低輻射玻璃的輻輻射率等于小于0.25。離線低輻射玻璃的輻射率等于小于0.15。也就是說:大于此輻射率的鍍膜玻璃只能是熱反射鍍膜玻璃了。
鍍膜玻璃按照生產工藝分為:在線和離線鍍膜工藝。
低輻射玻璃主要生產方法
低輻射玻璃按生產制造工藝方式分為:在線低輻射玻璃和離線低輻射玻璃兩種。由于兩者的膜層成分和結構、生產工藝、制造設備等相差很大,所以膜的性能特點也有一定差異。
在線低輻射玻璃
在線低輻射玻璃是在專用的浮法玻璃生產線,采用化學氣相沉積(CVD)工藝,就是在浮法玻璃生產線的錫槽內,玻璃形成標準厚度后,在浮法玻璃帶大約700度溫度時,在玻璃表面鍍制具有低輻射性能的膜層。這種工藝生產的低輻射玻璃稱為在線低輻射玻璃,其膜層材料為半導體氧化物。按其性能可分為石線低輻射玻璃和陽光控制型低輻射玻璃兩種,前者只能阻隔紅外線的輻射,不能有效阻檔太陽直接輻射,適用于北方區域。后者具有遮陽和隔熱雙重功能,但可見光透過率相對較低,適用于南方區域。
圖1 在線低輻射玻璃膜層的基本結構
離線低輻射玻璃
離線低輻射玻璃采用真空磁控濺射鍍膜工藝,在浮法玻璃基片表面濺射多種金屬氧化物復合膜層。膜層中起主要功能的為銀(Ag)膜。其它膜層為介質膜,起加強連接、保護、降低反光和調整顏色等作用。銀膜層數的不同又可分為單銀、雙銀,三銀等低輻射膜。根據膜系的不同又可分為高透型和遮陽型的功能。
單銀結構

雙銀結構
圖2 離線低輻射玻璃膜層基本結構
上一頁123下一頁

低輻射玻璃是中空玻璃的一種,能夠通過玻璃轉換熱能與冷能來提高玻璃的能源利用率。

現代建筑無論是商廈還是住宅,都趨向于大面積玻璃采光,然而普通玻璃夏季無法阻擋陽光中的熱能向室內傳遞,冬季也無法阻擋室內熱能的外泄,保持室內適宜溫度的代價只能是大量消耗空調和暖氣的能耗,因此大面積玻璃采光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整個建筑節能性的極大

在德國,建筑用玻璃采用節能的Low-E(低輻射鍍膜)早已成為常規做法。據德國BINE信息社最新報道,德國又開發出一種對建筑薄膜進行低輻射鍍膜的
方法,為這種節能工藝開辟了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所謂Low-E玻璃又稱低輻射鍍膜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