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后一罐混凝土的注入,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大廈的超厚大體積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正式完成。本次澆筑持續93個小時,一次性連續澆筑總量達56000立方米,創造了北京建筑史上混凝土澆筑的新記錄。目前,該工程底板進入全面養護階段。

現場施工圖
“中國尊”大廈位于北京市CBD核心區Z15地塊,占地面積1147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3.7萬平方米,該工程由中信股份投資建設,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承建,建筑高度528米,地上108層,地下7層;集高端辦公、城市觀光等功能于一體,建成后將成為“北京第一高樓”,首都新地標,同時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抗震設防烈度8度區建造的500米以上超高層(詞條“超高層”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大樓。
工程自2013年7月29日開工以來,創造性地在-38米的坑下搭建起了一座東西長138米、寬20米、高27米的鋼結構平臺,打破了施工零場地的困局,先后完成了896根工程樁施工、20000多噸鋼筋綁扎作業。
中建三局中國尊大廈項目經理湯才坤表示,工程底板澆筑總共分三次進行,總體積達到6.2萬立方米,約相當于30個標準游泳池的容量。此次澆筑的底板達到6.5米厚、一次性澆筑混凝土5.6萬立方米,成為北京市一次性混凝土澆筑的最大底板。
中國尊大廈基坑深度38米,局部達到40米,是中國未見、全球罕見的超深民用建筑基坑,創中國超高層建筑(詞條“超高層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基坑深度之最。其基礎底板東西長136米、南北寬84米。本次澆筑的塔樓區、過度區底板厚度分別為6.5米、4.5米,總體積達56000立方米。為實現不間斷澆筑,項目動用200臺混凝土罐車、組織2000余名建設者共同參加本次會戰。底板的澆筑完成與下部896根基礎樁形成堅實有力的基礎,共同托起未來拔地凌空的528米高摩天大樓。
底板是中國尊大廈地基的核心部分,其決定了北京第一高樓能否“站得穩”,能被稱作“京城第一大板”,其一次性澆筑5.6萬立方米的體量遠超前輩——央視新址一次性澆筑的3.9萬立方米記錄。中建三局“中國尊”大廈項目執行經理曾運平說:“就拿基坑來說,平均深度位于地下38米,最深處達到40米。”而在這塊底板之上,承載的就是京城未來的第一高樓——528米的“中國尊”。
走在工地現場,隨處可見直徑4公分、長度達到12米的鋼筋,項目執行總工程師許立山說:“這個底板用掉了20多萬根這樣的鋼筋,如果把它們連起來,相當于繞五環路25圈。”項目副總工程師盧松回憶自己初見這些鋼筋綁扎時的表示:“這些鋼筋是目前強度最高的四級鋼,每根鋼筋重達200多斤,需要8—10名工人一起抬才能舉過頭頂。”
如此罕見的基坑深度、筏板厚度和一次性澆筑的超大體量,再加上北京CBD核心區復雜的交通現狀,對于澆筑部署和交通疏導都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中國尊”大廈項目書記劉曉霖表示,考慮到交通影響澆筑,為保證運輸效率,“中國尊”大廈項目部給每家混凝土供應商制定了一條運輸路線和一條備用路線,同時設立7個距離工地半徑不足一公里的“壓車區”,一方面緩解作業面車輛積壓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堵車造成混凝土不能及時運抵的問題。
同時,項目會同CBD管委會、市區兩級交管部門(詞條“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經過多方論證,編制了嚴密的交通組織方案,盡最大可能減少對路面交通的影響,創造性地使用了“串管加溜槽”的施工方法,在施工場地非常狹小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輸送效率,在93小時連續澆筑期間,實現了交通零事故、零投訴,澆筑一次成優,創造了北京建筑業的新奇跡。

新京報訊 (記者自曾暉)記者昨日從中信地產高層獲悉,其開發的CBD Z15地塊即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項目將于2016年底封頂,
預計總投資達240億元。據中信地產介紹,“中國尊”項目頂部設置觀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