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日,工業與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表示,建筑領域對鋁的用量較大,是化解電解鋁過剩產能、擴大鋁應用的重要方向之一,工信部將鼓勵擴大建筑鋁模板、泡沫鋁抗震防護模板、鋁結構活動板房在建筑領域的應用。
制定鋁模板行業標準 鼓勵租賃經營
駱鐵軍介紹,在推廣建筑鋁模板的應用方面,工信部將工作重點放在推動行業標準和規范的制定上。
駱鐵軍表示,建筑鋁模板在我國建筑領域算是一個新興事物,而新產品標準的制定肯定是滯后的。由于我國建筑鋁模板的生產和應用起步較晚,面臨產品標準規范的缺失,通用性較差,生產、租賃、工程設計及承包等環節缺乏銜接等問題,導致鋁模板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推廣受阻。鋁模板一旦大面積推廣應用不僅涉及到鋁模板自身產品標準的制定,同時還涉及到相關的建筑規范。因此工信部將建筑鋁模板行業標準的制定、加強行業管理作為推動建筑鋁模板應用的主要方向。相比于木質模板和鋼模板,鋁合金模板存在銷售和使用初始成本較高的問題,因此工信部將鼓勵國內鋁模板租賃經營模式充分發展,從而促進成本制約鋁模板在建筑領域推廣問題的解決。
同時,駱鐵軍建議建筑鋁型材行業要抓住鋁材建筑市場小批量、多樣化的特點,積極探索建筑鋁材的生產由集中向分散轉變,產品由同質化向個性化轉變,開發由客戶導向向客戶全程參與轉變,創新優化生產組織和供應體系。
抓住“一帶一路”契機 鼓勵新疆當地進行鋁材深加工(詞條“深加工”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駱鐵軍向記者透露,下一階段,工信部將鼓勵在新疆當地進行鋁模板以及其他鋁材的深加工,推廣新疆原鋁的就地轉化。
雖然新疆的電解鋁產量在全國位居前列,但存在著運輸成本高的問題。駱鐵軍算了一筆賬:新疆電解鋁單向運費為600元/噸,兩噸氧化鋁能夠生產一噸電解鋁,把兩噸氧化鋁從內陸運到新疆運費為1200元,加工成一噸電解鋁往內陸運輸又需要600元,因此完成一噸電解鋁的生產和銷售在運費就需要1800元,再加上電解鋁的加工費用,成本會更高。如果能夠在新疆當地進行鋁材的深加工,每噸可節省向內陸運輸的600元費用。另外鋁水要鑄成鋁錠才能運出,如果在新疆本地發展鋁型材(詞條“型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加工60%以上鋁水就可以直接做成鋁加工材,這樣燒損還可以節約200塊錢。算下來成本大大降低。
新疆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陸上主要通道和重要鐵路樞紐,“一帶一路”將給新疆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駱鐵軍表示,希望今后新疆借助“一帶一路”的契機,利用新疆當地和中亞的市場發展鋁模板及其他鋁材的深加工。同時也鼓勵建筑鋁模板企業充分利用西部地區城鎮化建設和發展電解鋁產能的契機,在靠近消費地和原鋁生產地發展鋁模板加工,推動建筑鋁模板從東部沿海地區向西部地區的轉移和發展。以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進一步拓展鋁模板的發展市場。
支持開發鋁材新產品 推廣高檔鋁材的應用
提高鋁材檔次和擴大鋁消費是化解電解鋁產能過剩的關鍵和有效途徑。駱鐵軍表示,工信部正在積極引導支持高檔鋁材的推廣應用,鼓勵鋁材新產品開發,推動運輸輕量化、電力節約化、建筑高檔化。而在11月初工信部發布的《關鍵材料升級換代工程實施方案》中,也將銅包鋁導電合金、高品質鋁合金汽車板等列為重點支持對象。
據駱鐵軍介紹,貨運列車和貨運火車、飛機自動化、汽車輕量化等將成為鋁材高、精、尖的一個發展方向,但目前存在著成本、用量上的問題。中國在2025年將成為世界制造業強國,要達到和世界同檔產品的品種在一個水平線,鋁型材的高精尖加工必須要做。駱鐵軍對記者說,為什么我們國家在材料的應用上比一些發達國家要滯后?因為我們在飛機、汽車等終極產品的制造上比較落后,總是處于跟蹤和模仿的狀態,那么在材料上必然也是滯后的。未來國家對鋁型材行業的引導將從靠資金的投入轉向通過標準和規范的制定來引導行業的發展,跨行的產業鏈合作和協助今后可能將成為工信部促進鋁材應用升級換代的一個重點工作方向。


廣東興發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84年,是民營股份制企業,其前身為“廣東興發鋁型材集團公司”,是全國著名的專業生產鋁合金建筑型材、工業鋁型材的大型企業之一,是國家建設部首批確定的生產基地。
公司占地面積38萬m2,生產能力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