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nèi)容由[中國幕墻網(wǎng)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fā)布:
自然環(huán)境中的最大熱能是太陽輻射能,其中可見光的能量僅占約1/3,其余的2/3主要是熱輻射能。自然界另一種熱能形式是遠紅外熱輻射能,其能量分布在4~50μm波長之間。在室外,這部分熱能是由太陽照射到物體上被物體吸收后再輻射出來的,夏季成為來自室外的主要熱源之一。在室內(nèi),這部分熱能是由暖氣、家用電器、陽光照射后的家具及人體所產(chǎn)生的,冬季成為來自室內(nèi)的主要熱源。
太陽輻射投射到玻璃上,一部分被玻璃吸收或反射,另一部分透過玻璃成為直接透過的能量。被玻璃吸收太陽能使其溫度升高,并通過與空氣對流及向外輻射而傳遞熱能,因此最終仍有相當部分透過了物體,這可歸結為傳導、輻射、對流形式的傳遞。
玻璃吸收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玻璃對遠紅外熱能的阻擋效果。輻射率低的玻璃不易吸收外來的熱輻射能量,從而玻璃通過傳導、輻射、對流所傳遞的熱能就少,低輻射玻璃(詞條“低輻射玻璃”由行業(yè)大百科提供)正是限制了這一部分的傳熱。
以上兩種形式的熱能透過玻璃的傳遞可歸結為兩個途徑:太陽輻射直接透過傳熱、對流傳導傳熱。
通過對玻璃,尤其是中空玻璃進行改良設計,實現(xiàn)很好的阻擋太陽直射輻射目的,同時保障太陽光能夠進入室內(nèi),這是門窗玻璃節(jié)能的主要效果。玻璃的幾大參數(shù)指標,傳熱系數(shù),遮陽系數(shù),可見光透過率等往往是設計師在進行建筑節(jié)能設計和選材時同時考慮的。這幾個指標基本呈一種相同趨勢的變換,例如將玻璃的傳熱系數(shù)做到很低保溫(詞條“保溫”由行業(yè)大百科提供)很好,則其遮陽系數(shù)可能就很低,可見光透過率也較小,雖然保溫節(jié)能,但卻不利于采光。下面這些照片基本呈現(xiàn)出不同的可見光透過率的玻璃所展現(xiàn)的透視效果,希望這些生動的案例能給你的設計選材帶來更理性的認識。
玻璃透光率1.0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95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90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85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80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75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70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65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60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55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50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45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40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35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30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25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20的效果
玻璃透光率0.15的效果
看完這些照片,對比一下,你們家的節(jié)能玻璃處于哪一種透光效果呢?是否符合設計師的需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