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Low-E玻璃又稱低輻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鍍上多層金屬或其他化合物組成的膜系產品,其鍍膜層具有對可見光(詞條“可見光”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高透過,及對中遠紅外線高反射的特性,使其與普通玻璃及傳統的建筑用鍍膜玻璃相比,具有優異的隔熱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
長期關注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的廣大讀者都知道:玻璃作為重要的建筑材料,隨著人們對建筑物裝飾性要求的不斷提高,玻璃在建筑行業中的使用量也不斷增大。然而,當建筑師、業主及施工單位在選擇建筑門窗(詞條“建筑門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的時,除了考慮其美學和外觀特征外,更注重其熱量控制、制冷成本和內部陽光投射舒適平衡等問題,這就使得鍍膜玻璃家族中的新貴——Low-E玻璃脫穎而出,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近幾年,無論是原片供應商,還是玻璃深加工企業,又或是門窗幕墻施工單位,都會有很多行業人士提出疑問:到底中空玻璃內的Low-E膜要放置在哪一面,是2#面還是3#面?今天,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轉發來自《建筑光學》的一篇專業文章,共享為大家解讀一下相關知識!

圖1 Low-E膜在2#面

圖2 Low-E膜在3#面
總的來說,大家無非是關心Low-E膜放在不同的面,對遮陽系數、K值等參數有什么影響,下面用Window軟件對不同類型的玻璃進行計算,通過數據來看Low-E膜的位置不同對應玻璃的參數到底有何不同。
01 遮陽系數SC和K值的不同
表1 玻璃性能參數隨Low-E膜位置的變化

大家由表1可見,玻璃的遮陽系數SC隨Low-E位置的變化,產生較大的改變,因此,我們可以根據不同氣候區的特點及其對玻璃遮陽系數的要求,來調整Low-E膜的位置。
而傳熱系數K值,無論是單銀、雙銀或者三銀,Low-E膜面位于2#或者3#時,K值不會發生變化。
02 表面溫度比較
表2 Low-E膜面位于2#和3#時
玻璃表面溫度的比較

由表2可見,無論是單銀、雙銀還是三銀,當膜面在2#面和3#面時,室內側玻璃表面即第4#面,玻璃溫度差異非常大,最大可達10℃以上。因此,為了室內舒適性的需求(例如超低能耗被動房要求玻璃表面與室內空氣溫差不超過3℃),減少熱輻射,應優先選擇將膜面放在2#。
03 原理分析
那么,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數據呢?
從JGJ/T 151 門窗幕墻熱工(詞條“熱工”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計算規程我們可以看到如下遮陽系數SC的計算公式:


上述公式可見,若鍍膜面放在2#面,有以下原因導致SC值低:
1)通過第一片玻璃后,有很大一部分近紅外輻射被反射掉;
2)直接透過輻射少;
3)吸收得熱的熱量由于第一片玻璃的外表面(1#面)輻射率高內表面(2#面)輻射率低,所以向室外輻射的熱量多,向室內中空腔輻射的少,到達第二片玻璃的熱量就少。
以上三點原因使得到達中空玻璃的中空腔及第二片玻璃熱量少,進而傳到室內的熱量較少,最終的SC值較低,第二片玻璃的兩個表面溫度也低。
而當鍍膜面在3#面,第一片玻璃假設為普通白玻,有以下原因導致SC值高:
1)絕大部分熱量會透過第一片玻璃,到達中空腔和第二片玻璃;
2)3#面反射大部分近紅外輻射但玻璃和膜層的輻射吸收傳熱導致第二片玻璃升溫;
3)第二片玻璃的溫度高,3#面由于有低輻射膜層,導致向室外側的熱輻射少,而4#面的輻射率高,導致向室內輻射的熱量多。
以上三點原因導致low-E膜面在3#面比在2#面的遮陽系數SC高。
其實兩種配置的玻璃的太陽光直接透射比都是相同的,是二次傳熱不相同,導致太陽能總透射比不同,遮陽系數自然也就不同了。
仔細探究傳熱系數的計算方法,作者認為是對中遠紅外低輻射率和中遠紅外高反射做了簡化等價,使得Low-E膜在2#和3#面的K值都一樣。當然這種差異在工程上是可以忽略的。
04 結論
由上述分析可見,Low-E膜放2#和3#面,會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遮陽系數不同,但傳熱系數K值相同。
室內側玻璃表面溫度不同,造成室內舒適度會有顯著差異。
室內外觀察,顏色和視覺效果不同。
基于本文的分析,在使用Low-E玻璃時,Low-E膜在哪個面不能隨意選擇,應根據設計要求,與鍍膜玻璃廠家充分溝通,最后決定Low-E膜的位置。
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小百科:
LOW-E玻璃具有優異的熱性能——外門窗玻璃的熱損失是建筑物能耗的主要部分,占建筑物能耗的50%以上。有關研究資料表明,玻璃內表面的傳熱以輻射為主,占58%,這意味著要從改變玻璃的性能來減少熱能的損失,最有效的方法是抑制其內表面的輻射。普通浮法玻璃的輻射率高達0.84,當鍍上一層以銀為基礎的低輻射薄膜(詞條“薄膜”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后,其輻射率可降至0.15以下。因此,用Low-E玻璃制造建筑物門窗,可大大降低因輻射而造成的室內熱能向室外的傳遞,達到理想的節能效果。
另外,室內熱量損失的降低所帶來的另一個顯著效益是環保。寒冷季節,因建筑物采暖所造成的CO2、SO2等有害氣體的排放是重要的污染源。如果使用Low-E玻璃,由于熱損失的降低,可大幅減少因采暖所消耗的燃料,從而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我們都知道透過玻璃的熱量是雙向的,熱量即能由室內傳遞到室外,反之亦然,并且是同時進行的,只是傳遞熱量差的問題。在冬天的時候,室內的溫度比室外高,要求保溫。夏天室內溫度比室外的低,要求玻璃能隔熱,就是室外熱量盡量少的傳遞到室內。Low-E玻璃能夠實現冬天和夏天的要求,既能保溫又能隔熱,起到環保低碳的效果。
同時,LOW-E玻璃還擁有良好的光學性能——Low-E玻璃的可見光透過率從理論上的0%-95%(6mm白玻很難做到)不等,可見光透過率代表室內的采光性。室外反射率(詞條“反射率”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從10%-30%左右,室外反射率就是可見光反射率,代表反光強度或者耀眼程度,目前,中國要求幕墻的可見光反射率不大于30%。
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了解到:Low-E玻璃的上述特性使得其在發達國家獲得了日益廣泛的應用,我國是一個能源相對匱乏的國度,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而建筑能耗已經占全國總能耗的27.5%左右。因此,大力開發Low-E玻璃的生產技術并推廣其應用領域,必將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