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爆炸性消息!
由“武漢綠地中心項目部”
7月6日出具的《工程聯系函》(如下):

接武漢市政府通知,武漢綠地中心項目主塔樓高度正式獲批。確定為海拔高度500米。武漢事業部技發部已通知上海市華東建筑設計院出相關變更圖,請貴司督促各分包單位盡快組織相關變更工作。茲事重大,特告知貴司。
此事落定,即可正式宣告:
武昌江邊這棟原規劃建筑高度636米的
超高樓“綠地636”
最終將只能建480米左右
(武漢市城區平均海拔為23.3米)
“武漢第一高樓、華中第一高樓
中國第二高樓、世界第五高樓”,
全部成為奢望
擺在武漢綠地中心團隊面前的
除了主樓被砍掉150多米后的一系列建筑變更難題
以前按636米的高度賣出去的
那些數千萬元一套的“總裁公寓”等
亦將面臨巨大的尷尬
建了大半的超高樓,“削”起來遠遠不是那么簡單:


▲網友對此事的討論
不得不嘆息這棟樓因高度而多桀的命運
綠地636,是武漢綠地國際金融城項目的核心部分
位于武昌濱江商務區,動工于2011年7月

▲武漢綠地中心效果圖
這幾年,它隔三差五傳出關于空管限高的消息
去年,干脆停了下來
媒體報道
武漢市委、市政府多任領導也非常關心
綠地主樓的限高問題
市府領導更是多次為此前往
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湖北空管局協調

▲建設中的武漢綠地中心
在“盡了百分百的努力”后
現在仍被定格在了海拔500米
一切的癥結,都在于民航安全考慮
當地政府部門對此最新一次的官方表態
是今年5月28日
武漢市規劃部門在城市留言板上的答復(如下):
為加強保障民用航空安全,民航中南局2015年出臺了《民航中南地區民用機場凈空航行評估管理辦法》(民航中南局航務【2015】17號),明確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包括“機場障礙物限制面”及“機場航行服務程序保護區”。
其中,“機場航行服務程序保護區”是以機場基準點為圓心,半徑55公里范圍構成的區域。按其管控要求,天河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基本覆蓋武漢全市域范圍。
按照國家民航有關法規要求,武漢市凈空委2016年委托民航中南設計院編制了《武漢天河機場航行服務程序凈空保護區域一體化圖》,管控武漢市域范圍內的建構筑物海拔高度,目前正在民航主管部門完成審批程序中。
而綠地中心項目建設高度已很接近該區域的凈空保護限高,為嚴格確保航行安全,按相關行業規定要求暫時停工。綠地公司也全力配合,積極推進凈空保護工作,在取得民航部門對該項目所在區域批復意見后,可恢復施工。

這一回復的信息含量很大
也解答了與此相關的很多疑問:
中國幕墻網工程庫gck.alwindoor.com正式收錄武漢綠地中心工程,敬請關注對該工程進展、幕墻技術、材料應用等相關資訊的動態更新!
武漢綠地中心
武漢綠地中心項目地處武漢長江主軸區,一線臨江。塔樓建筑高度636米,結構高度578米,地上120層,地下5層,總建筑面積40.63萬平方米,整棟建筑分為三個功能區,4-62層是辦公業態,67-85
1、以機場為圓心,半徑55公里范圍,基本快劃到孝感、嘉魚、鄂州這一圈了。而武漢天河機場中心直線距離綠地中心大概只有20多公里。
2、民航中南局航務【2015】17號文是2015年6月3日起實施的,彼時綠地中心已經在建。而施工在建工程與民航評估管理辦法相悖的,都需要重新評估。這也是綠地中心這幾年“苦不堪言”的總緣由。
3、《武漢天河機場航行服務程序凈空保護區域一體化圖》目前是否已完成審批程序,官方尚未發布權威消息。但從如果綠地中心主樓被砍高度之事揣測,應該差不多了。
比起一棟高樓的高度被砍
更重要的是
如果“武漢濱江,乃至武漢市內所有區域
超高層必須受限500米以下”
會是什么結果?
目前,以武漢綠地中心為代表的
一批濱江區超高建筑(詞條“超高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不是在規劃,就是已經動建

▲39棟高樓布局示意
有數據表明
長江主軸沿線將啟動和續建200米以上高樓達39棟
大部分位于漢口濱江、漢正街
武昌濱江、青山濱江等區域。
上月11日
位于漢口濱江商務區的超高層地標
“周大福金融中心”舉行開工典禮
無論是官方的新聞稿,還是官網上
對其高度、樓層方面的具體數據,均只字未提
此前周大福傳出的消息稱高度為707米
所以又稱“武漢707”(另有一說是648米)
所有超高層建筑,在未封頂前
高度幾乎都是“不可控”的
綠地,不是第一個面臨如此尷尬的房企
武漢,也不是第一個面臨建筑高度受限的城市
超高建筑物被迫調整已規劃的高度
其他城市早有先例
廣州地標小蠻腰
國際競賽方案確定高度是610米
而經過空管部門完成機場評估并與政府協調后
縮減到600米以下
縮減的主要方式也是削天線
多耗資一千多萬,工期拖延幾個月
深圳的平安金融大廈
設計高度660米
最終也是因為航空限高
只能鎖定在600米
好在矮了的60米主要是取消塔尖的“天線”
未影響原有的主體設計

▲武漢綠地中心鳥瞰
天際線的誕生與拔高
都反映了城市核心地塊資源日益稀缺的現實
因此,超高層的商業綜合體
被寄希望最大限度發揮品質地段的經濟功能
這些年
我們在武漢陸續出臺的濱江標桿樓盤規劃上
看到了武漢的操盤者對江景土地利用價值的全新視野
從這一點上說
綠地636還能否是此前宣傳中的
那個匯聚一切光芒的城市IP
并不重要
或者說
并不是那么地重要
城市有了新的思路
建筑的高度只是一個方面
祝福武漢的“綠地”們
在質量和服務上
能有超越海拔的“高度”!
如果您知道該工程的更多幕墻(門窗)參建企業、建筑型材、玻璃、膠、五金、隔熱材料等材料供應商信息,歡迎提供,經核實后,我們將免費發布。值班郵箱:7120503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