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發展軌道交通,是現代大都市交通發展的重要方向,是解決“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徑。近期,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獲悉:同濟設計集團(TJAD)軌道交通建筑設計院與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成聯合體,在與國內外多家知名設計單位的競標中,經過多輪方案比選,脫穎而出,成功中標重慶東站站房及配套綜合交通樞紐,這一我國特大型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

重慶東站綜合交通樞紐是國家交通強國試點項目,是重慶市鐵路樞紐客運系統“四主”客運站之一。工程總建筑面積122萬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積12萬平方米,站場規模為15臺29線。
重慶東站設計充分提取重慶市地域性元素和文化特點,建筑造型以“山水千里、黃桷參天”為構思立意,采用中國山水畫的筆法,正面通過六個遒勁有力的樹型柱,展示重慶市樹——黃桷樹堅韌挺拔的姿態;同時,屋頂帶狀的曲線也是重慶水的特色的表達,寓意該樞紐連接千里山水,廣闊通達。

重慶東站綜合交通樞紐設計結合目前鐵路站房創新型、智慧型、智能型的發展趨勢,致力于打造一座站城融合、交通立體、生態節能、智能智慧的現代化交通樞紐。
站城融合
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以“站城融合”為指導思想,貫徹“暢通融合”的設計理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站城融合”發展道路。設計提出交通中心的設計理念,交通中心不僅是樞紐的交通核心,也是該區域的城市客廳,旨在建立高鐵車站與城市之間暢通融合的公共交通活動場所,形成站-城關系的和諧界面,交通中心通過層層平臺構建立體綠化造型,為旅客和城市提供環境怡人的活動場所。

立體交通
樞紐采用立體交通和“零”換乘的理念,各類交通方式立體、集約、一體化設計,相互換乘快速、高效、便捷,在實現樞紐內部“零”換乘的同時,也完成了車站與周邊道路交通的高度整合,形成多維度的立體城市交通網絡。

生態節能
樞紐采用生態節能、綠色發展的策略,通過建筑與結構的高度結合,科學的運用自然通風、采光、遮陽(詞條“遮陽”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等節能減排技術措施、塑造高鐵綜合交通樞紐未來發展的綠色建筑新理念。樞紐整體按照綠色三星標準進行設計。

智能智慧
設計利用最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將各類智能系統高效集成利用,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信息共享實現樞紐最大限度的便民服務;樞紐還設置大量無障礙電梯、無障礙衛生間、母嬰室等一系列人性化的設施,充分考慮不同旅客差異化的需求,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重慶東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是集國鐵、地鐵、公交車、長途車、出租車、社會車、網約車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綜合型、服務型、國際化、現代化的大型鐵路綜合交通樞紐。
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經過了解后發現,重慶東站不僅設置了完備的各類交通設施,也設置了適當規模的其它城市服務設施,使站與城達到高度的融合;同時,也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讓我們共同期待它的早日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