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ALwindoor.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隨著城鎮化建設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以及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基本完成,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將建設重點由房地產主導的增量建設,逐步轉向以提升城市品質為主的存量提質改造,促進資本、土地等要素根據市場規律和國家發展需求進行優化再配置,從源頭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成為未來建設的主旋律。
2021年11月,住建部發文,在北京、廈門、景德鎮等21個城市(區)開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工作。重點探索城市更新統籌謀劃機制,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及探索建立城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

2022年伊始,幾乎每個省市政府都在今年的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建立城市體檢評估機制、老舊小區、街區、片區整體改造提升、構建“15分鐘生活圈”、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城市道路與管網改造升級、舊公園改造、江河生態修復治理、數字賦能城市智慧管理、鼓勵多元主體參與更新治理……
北京市
有序推進老舊樓宇、老舊廠房等6大類更新項目,完成老樓加裝電梯200部以上,支持配合央屬產權單位老舊小區改造。探索市場化更新機制,鼓勵多元主體參與街區更新和商圈升級。
上海市
完成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實施1000萬平方米舊住房更新改造,深化“美麗家園”建設,完成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2000臺以上,新增1萬個公共充電樁。完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功能。
天津市
扎實開展有條件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惠民工程;推進供熱舊管網和503公里燃氣管網改造;實施中心城區內澇和積水片治理;推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利用。
廣東省
以省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制定實施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以繡花功夫、更多采用微改造方式推進城市更新,堅決防止出現急功近利、大拆大建等破壞性“建設”問題。
福建省
重點推進老舊小區、街區、片區整體改造提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提升改造濱海風景道、福道、生態廊道、郊野公園,推動串點連線成網。持續加強危房排查整治,加快城鎮燃氣設施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海綿系統。
安徽省
推進城市更新單元(片區)試點建設,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000個以上,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5萬個、充電樁1.8萬個。開展“臟亂差”治理,支持爭創文明城市、衛生城市,讓每個城市都干凈整潔有序。
江西省
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062個、棚戶區7.91萬套,開工(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28萬套。推進高品質智慧社區建設試點,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和綠色社區創建,改進現有車位管理。統籌“城市大腦”建設,讓城市更智慧、更綠色、更韌性、更宜居。
湖北省
改造棚戶區4.8萬套、老舊小區3053個。實施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8萬戶。更大力度解決“一老一小”問題,新建養老服務綜合體80個,完成適老化改造1.5萬戶。
湖南省
加快城市燃氣等管網改造升級,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改造,加力解決重點區域停車難問題,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建立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加快智能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建設改造地下管網3500公里,實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50%以上。著力解決群眾住房問題。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6.1萬套。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2萬套,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
海南省
探索棚戶區和舊城區改造新模式,開工改造608個城鎮老舊小區。推動空置住房資源盤活利用。開展城鎮燃氣老舊管網改造。強化對城市“天際線”、江河湖“岸際線”管控,高標準規劃建設南渡江最美岸線。有效治理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加快構建“15分鐘便捷生活圈”。
重慶市
做靚“兩江四岸”主軸,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新開工改造1277個城鎮老舊小區,實施1.5萬戶棚戶區改造,開展城市管道更新改造和生命線工程專項治理,實施城市內澇治理五年行動。修復城市生態,推進“四山”保護提升,統籌生態園林城市系列創建,推動坡坎崖灘治理向區縣延伸,打造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口袋公園等休閑空間。加強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保護。

四川省
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00個,改造棚戶區3.5萬套。加快城鎮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加大資金撥付力度,完成5800部。統籌規劃、加快推進城鎮燃氣、供水、污水等老化管道改造。加大文物古跡、古樹名木等保護力度。
河北省
推進凈化、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改造老舊小區3698個,新增城市公共停車位17萬個。開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宜居環境等七大專項行動。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發展。因地制宜建設特色小鎮。
河南省
開展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等改造,實施城鎮燃氣管道設施更新。利用數字技術賦能社會治理,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智慧社區。暢通城市交通,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萬套,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20萬套。
黑龍江省
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開工1.3萬戶,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萬套以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開工35萬戶以上。持續推進供熱和二次供水改造三年行動,新建改造城鎮排水管網400公里,改造供熱老舊管網1000公里,改造庭院內供水管網1500公里,擴大城鎮污水管網覆蓋面。
江蘇省
統籌抓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共服務提升、安全隱患化解、停車資源共享、歷史文化保護等工作,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浙江省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燃氣管道更新、城市內澇治理扎實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深化“千萬工程”,強化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完成全省520公里國省道起伏不平等病害點段、100座橋頭整治,完成全省460公里城市道路起伏不平等病害點段、260座“橋頭跳車”城市橋梁整治。
遼寧省
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先導區建設,改造老舊小區1000個。支持沈陽城市更新試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推進智慧健康養老,增加醫養結合服務供給。
山東省
注重提升城鎮發展智慧化、綠色化、均衡化、雙向化水平。建設1200個智慧社區,打造2000個惠民應用場景。新改建城市道路1200公里,新建城市綠道500公里以上,新增綠色建筑1億平方米。開工改造老舊小區67.1萬戶、棚戶區7.6萬套。
山西省
推進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提升城鎮老舊小區和住房品質,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城鎮燃氣設施改造。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
廣州市
優化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加強片區統籌和計劃管控。推進白云機場、國際金融城、廣州南站、琶洲等周邊“三舊”改造提升,建設一批“主題活力街區”。采用微改造“繡花”功夫,推進100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加強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等保護和利用。
成都市
打造20條特色街區,完成15個片區的既有建筑風貌提升,打造200個“金角銀邊”示范場景。啟動30個片區更新項目、 改造601個老舊小區、4394戶城鎮棚戶區,增設1500臺電梯。
沈陽市
推進老舊小區及背街小巷整治,道路有機更新,三四環、鐵路沿線及高速公路出入口周邊環境整治,城鄉接合部整治,老舊市政管網改造等五項工程。
石家莊市
推進石煤機城市更新項目等12項重大工程建設,推動“爛尾樓”項目整治,穩步實施1975年以前建設的危舊住房更新、9個城中村改造高品質示范區項目建設,改造老舊小區956個,在全市范圍內創建100條精品街道。推動供水管網建設改造。推進民心河綜合整治和提升改造二期工程,謀劃新建塔南公園等4座以上綜合性公園和10萬平方米以上街旁游園。
青島市
統籌推進歷史城區和郵輪港區2個重點片區的保護更新。推進郵輪港區改造更新,結合郵輪旅游和服務功能,植入餐飲、娛樂、購物、酒店等配套業態。
福州市
開展閩江沿線水體山體保護,推進岸線治理。改造老舊小區3萬戶,重點推進50戶以上成片棚戶區改造,新增4000個路外公共停車泊位,新建改造供水管網100公里,改造二次供水設施1萬戶,新建改造修復市縣污水管網180公里,新建鄉鎮污水配套管網190公里,新建改造公園綠地141公頃,建設街頭(口袋)公園185處,全市實施拆墻透綠215處等。